“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题库(2004题)



第1582题

结合文段谈谈“守望”的两层含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一是我满怀担忧、焦灼地在路灯下等待单车远骑做工,深夜不回的母亲;二是母亲对我的深切关怀,守望我一生。


第1583题

文末作者为什么说“每每回首来时路,就觉得这青春一半是明亮的,而另一半,分明是灰暗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青春一半是明亮的”源于母亲对我的呵护,守望我一生,让我不至于被生活丢弃;“另一半分明是灰暗的”是指我的年轻、任性,辛苦了母亲,我对母亲深怀愧疚。


第1584题

小说主人公称自己是“实习医院”,请谈谈它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实习医院”是主人公自认为百病缠身的形象表述,它运用比喻达到幽默的效果。


第1585题

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第1586题

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7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文中的“我”开始是一个不敢面对困难的人,后来在父亲的鼓励引导下,变得执着、奋进,有勇气。


第1587题

本文要告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理解。(7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文要告诉读者在成长的路上,定会遇上各种困难,但是坚强勇敢地面对一切,我们定会战胜困难,定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第1588题

由于缺铁,40%到60%的婴儿面临着大脑发育迟缓的威胁,每年大约10万名婴儿在围产期面临死亡的威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适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专家们提出了铁强化酱油的办法。只要食用“铁酱油”,就能基本改善缺铁的现状。政府接纳了专家的意见,启动了铁强化酱油的全国性营养改善项目,并采取措施保证“铁酱油”的价格与普通酱油相当。可惜,公益性的营养改善计划无人知晓,铁酱油至今大都在货架上睡觉。这段话的主旨是(  )。


A.由于缺铁.我国初生婴儿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B.铁强化酱油的全国性营养改善项目无法迅速有效地传递给大众,并为大众接受

C.政府启动“铁酱油”项目前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其做法值得商榷

D.食用铁强化酱油不能解决婴儿缺铁的问题


参考答案:B


解析:

文段由我国大量婴儿由于缺铁而面临发育、死亡威胁的状况,引出政府启动的铁强化酱油全国性营养改善项目。然而,由“铁酱油至今大都在货架上睡觉”可知,这个公益项目却并不被公众所普遍接受。究其原因,“无人知晓”背后反映的是宣传力度不够致使项目无法迅速有效传递给大众的问题。B项恰当地概括了文段主旨,当选。


第1589题

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四段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文段可知,作者对家乡非常想念,以致夜有所梦,这种难以割舍的想念之情萦绕在意识深处,不断地形成梦境.这样写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第四段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等的回忆,语言很朴素,但恰恰从朴素中体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以及此刻的凄凉之感。 


第1590题

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通读文章可知,作者对老家的情感比较复杂.如“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都可以体现。文中多次出现的“老屋”,其实是作者对家乡的寄托,证明自己曾经是村中的一户,但终会因家乡的变化而消失,虽理解但却止不住内心的伤感之情。 



第1592题

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

B.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

C.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

D.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与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文段最后一句“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是对前文的总结,分析此句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即可抓住文段主旨。根据就近原则.此句中“这”指代的是前一个句子,即“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结合文段最后的总结句,本文的主旨就是“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即答案为B。


第1593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已经成为一些人不思进取的借口。不要再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侥幸,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青山不是资本,可能只是一线希望。吝惜“青山”会颓废你的心灵,吝惜“青山”会埋没你的斗志。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  )。


A.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

B.把握今天胜予等待明天

C.留得青山在,也许没柴烧

D.要苦心志,砺筋骨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题干“不要再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檗烧’的侥幸”、吝惜‘青山’,会颓废你的轰心灵,吝惜‘青山’会埋没你的斗志”可知,这段话意在告诉我们不要吝惜“青山”,要大胆利用“青山”积极进取。而“青山”即指人本身。所以不吝惜“青山”即意味着磨炼意志,锻炼筋骨,D项正确。A项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在文中也没有提及;C项并非题干意图所在。故选D。


第1594题

文章第①段说:“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出一副凄哀的无奈状。”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随着大工业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含蓄典雅的传统式建筑。被简单、直露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无情地取代,而这种趋势是难以阻挡的。


第1595题

在第②段,作者说:“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一件剥光。”从全文看,被剥光的有哪些“服饰”?请分条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式建筑;②“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的服饰观念和保守的服装;③人们追求的古典情结、永恒的情愫;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审美观、价值观。


第1596题

在第⑧段,作者说“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较”,可是在行文中,作者还是将服装与园林作了比较,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是因为:二者都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观和生活观。作者想通过比较来唤醒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在接受外来事物的同时,要好好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具有优良传统的东西。

(答出大意即可)


第1597题

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城市”总的“感觉”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你对作者感觉的看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第1问:①城市在变化(洋化),城市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生存状态、思想观念的变化;②传 统的优良的事物正在消逝。第2问:此为开放题,回答扣住文意,言之成理,表述清晰、完整即可。


第1598题

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你对“枕边的夜莺”的理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放在枕边经常用来夜晚阅读的中国古典诗词的书籍。


第1599题

在作者看来,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的作品有着大悲悯、大哀愁。


第1600题

品读全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作者通过叙写读书经历,特别是夜晚读古代诗词的体会,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钟爱之情和人生感悟。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