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请依然相信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故事性很强的书。读书的时候,总能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然而读《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这本书,却让我仿佛感受了人的整整一生。
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过着四处放牧、无忧无虑的生活。他总是在一座废弃的古老教堂过夜,教堂里有一棵巨大的无花果树。有一次,他连续两次在树下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埃及的金字塔下有一批属于自己的宝藏。经过撒冷王的启示,他坚信自己只要到达金字塔,就能够找到宝藏。
少年舍弃了自己习惯的生活,前往埃及金字塔。经过一番辛苦奔波,他到达一个码头,却在那里被骗走了所有的钱。同时,他还闻知另一个噩耗:宝藏所在的金字塔比自己想象的要远得多。
少年踌躇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梦想是否能够实现。他开始在一个水晶店打工,决定攒够回乡买羊的钱之后,就继续过回曾经的生活。
一年后,他攒够了钱,可在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水晶店老板梦想去麦加朝圣,却一生都被生意困住手脚的生活。从面前这个人的一生中,他越来越感受到梦想的呼唤。终于,少年决定重新出发。他在沙漠里经历了恐怖的风沙、战乱,甚至几乎丧命,然而他再也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
少年终于来到了金字塔下,他在选定的地方不断挖掘却一无所获。这时,一群劫匪劫持了他。了解了他的意图之后,劫匪头子嘲笑他不该愚蠢到去相信梦里说的事,并告诉他:“两年前,我在这里也重复做了同一个梦。我的梦告诉我,我必须到远方一座倒塌的教堂去,那里的无花果树下有一个牧羊人在睡觉,无花果树根下就是我的宝藏,可是我才不会愚蠢到横越整个沙漠,只为了一个重复做过的梦。”
少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在教堂的无花果树下找到了自己的宝藏。这本书是一个寻找宝藏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关于人们生存深厚尺度的寓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和牧羊少年一样。我们过着自己习惯的生活,就像少年曾经习惯于四方游牧一样。我们也和他一样,曾经相信自己的梦想,甚至曾经真诚地追寻过自己的梦想。然而不同的是,牧羊少年始终相信自己的梦,并坚持到了最后。
而我们大多数人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困难之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梦想,并且绝大多数人或早或晚在追寻梦想的不同阶段止步了。此后的日子里,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是沉湎于平凡的生活,只能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缅怀曾经的梦想,咀嚼轻易放弃梦想的失落感。
每个人的寻梦之旅都以运气开始,最终又以命运的考验结束。而这过程中,相信就是最强大的动力。这使我不禁又想起了一部叫作《当幸福来敲门》的电影。影片中,父亲告诉儿子:“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请依然相信、笃信并坚信自己的追求。
如果说一本书哪怕能给人以生活智慧上的一点启示就是好书,那么这本书无疑可以称得上一部“人生指南”。它告诉我们有关爱情与友谊、幸福与痛苦、梦想与现实等人生的终极意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榜样的力量
一位母亲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每天苦口婆心地教育他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家。她觉得儿子都是她在教育,而孩子的父亲却从不管教儿子。
这则材料中讲到,孩子的父亲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来就常常看书,在母亲的眼里,父亲只顾他的公事和看书,却不曾管教过儿子。其实她不知道,父亲的做法表面上看是任其儿子放任自流,其实他每天都在做儿子的榜样。父亲每天晚上回来看书,就是教育儿子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所以说,学习要以身作则,只要自己拿出热爱学习的榜样,在儿子面前营造出学习的氛围,儿子还能不学好吗?
在大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年纪尚幼之时,盂母为了儿子的学习曾多次搬家。起初,他们搬到了一家卖猪肉的隔壁。每天与卖猪肉的为邻居,孟子经常跑去看老板做生意,久而久之,便没有心思读书了。于是,孟母再次搬家。然而这次的邻居是做送葬的花圈生意的,经常有人到邻居家哭丧买花圈,孟子于是也跟着学了起来。孟母没有办法,决定再一次搬家。这次她们搬到了一家私塾的边上。从此以后,孟子每天跑到邻居家外面听先生们讲课,久而久之,他的学问也开始见长。他后来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
大教育家孔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叫做曾子。有一天,曾子要和他的妻子上集市赶集,他的儿子也吵闹着说要跟去。曾子妻子就跟儿子说只要儿子听话,他们回家后就杀猪给他吃。曾子夫妇回来后,曾子果然讲信用地抓起一只小猪宰了,煮了猪肉给儿子吃。妻子不解,解释说自己只是骗骗小孩子的,曾子却回答说,答应的事情就要讲信用,如果这次欺骗儿子,下次他就不相信你了。由此可见,做好表率,讲究诚信,是教育孩子的基本要求。
反观现实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家长对子女普遍都是溺爱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一般只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其他任何事情都不用做。而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小孩大多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承受不住一点打击。相较而言,在一些农村落后地区,由于生活、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教育条件艰苦,家长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的处境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所受的教育方式大多是简单粗暴的“打”。家长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打”能帮助孩子成才。在这些地方,只要孩子不好好学习或是调皮捣蛋,家长就是简单地打,不问青红皂白。而这样的家庭环境无疑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阴影,而这些创伤和苦痛往往深深根植于他们心中,使他们成年后性格上表现出或多或少的缺陷。
榜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儿童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毫无主见地溺爱行为,还是手拿棒子的霸道家长,都不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而作为孩子的启蒙导师和人生道路上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家长要担负起自己的教育责任,改正不良的行为方式和教育手段,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会做好榜样。
第2003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知行合一,贵于行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动—知识一再行动”的教育思想。
我们通过观察、通过听闻获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的一种境界。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问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师传播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行”,是做。如果只有学知,有远见,但只空论,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水瓶”,没有真才实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也曾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课外活动、观察自然环境等方式,使学生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懒于动手实践,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最终败北;今有学生空谈理想,最终无所成就。
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用眼、耳、手、脑等多个感官参与学习,实现闻、见、做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2004题
题目: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师.我向往的职业教师.
一个很微小又很朴实的词,却又闪耀着平凡的光辉。教师多少年来被各种各样的人评价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教师是个既伟大又平凡的职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之所以说是“最崇高”、“最光辉”,就是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造一座房子或桥梁的人,我们称他为建筑工程师;设计工厂合理流程的人,我们称他为工业工程师:研究更好地养花种花、美化环境的人,我们称他为园艺工程师。然而教师却是灵魂的工程师,那就意味着要塑造人类的思想,建设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精神文明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精神花园里的一个园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播人生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除心中困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教师所要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等于是把知识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所以,在我看来.教师更像一个接力赛的队员。这个接力赛的总长度是人类的整个时间长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悠悠无尽头。整个接力赛的队员主要由一代一代的教师组成,一代相当于一棒。历史赋予我们特定的一程,我们从上一代手中接过知识接力棒,然后跟时间赛跑,直至跑完我们的这一段,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的人。一棒一棒,无穷无尽。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三种情况:一是没有按要求传到或是传错了、传丢了,这是混者。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而误人子弟者即是。二是刚刚符合要求传出,这是庸者,平庸无进而得过且过者即是。三是不但按要求传到,而且增进了自己的内功。使知识接力棒本身越来越新、越来越有用,这是智者。创造发明,作出贡献,人类会一定记住他。我想,我绝不能做阿混,至少要平庸,然后追求智!当然要达到智,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首先必须有一颗爱心,然后是练好教师的各类基本功,如语言、写作、书写、板画、计算机等,再是不断学习,终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让教师这个职业带给人们更多的真知,让我的生命燃烧得更有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