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41题 婴幼儿最易缺乏的无机盐是( ),必须注意补充。
A.钾和钠
B.锌和铁
C.钙和铁
D.钾和锌
参考答案:C
解析:婴幼儿最易缺乏的无机盐是钙和铁,必须注意补充。钙构成骨骼、牙齿,缺钙可能患佝偻病。铁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可能患缺铁性贫血。
第1142题
简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紫外线照射不足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2)食物中维生素D摄入不足;
(3)生长速度过快,所需维生素D更多;
(4)其他疾病影响;
(5)某些药物的影响。
第1143题
婴幼儿应多吃蛋、奶等食物,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以防止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 )。
A.呆小症
B.异嗜癖
C.佝偻病
D.坏血病
参考答案:C
解析:
呆小症往往由于缺碘而引起;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佝偻病往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
第1144题
儿童时期因( )所致的贫血最为常见。
A.失血
B.缺乏造血物质
C.缺乏溶血物质
D.其他原因
参考答案:B
解析:
儿童时期因缺乏造血物质所致贫血最为常见,包括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1145题
正常幼儿每日总热量的需求为每千克体重( )千焦耳,而且各种供能营养素之间应保持平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重量的合理比值十分重要。
A.230
B.380
C.560
D.420
参考答案:D
解析:
正常幼儿每日总热量的需求为每千克体重420千焦耳。
第1146题
婴幼儿应多吃蛋、奶等食物,保证维生素D的摄人,以防止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 )。
A.呆小症
B.异嗜癖
C.佝偻病
D.坏血病
参考答案:C
解析:佝偻病是3岁以下小儿的常见病,是缺乏维生素D导致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第1147题
请你根据幼儿园集体儿童膳食的相关理论,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并谈谈有何对策。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幼儿园的饮食问题也是影响幼儿安全健康的因素之一;幼儿在幼儿园的进食全权交给食堂,所以食堂卫生的优劣与否直接决定幼儿饮食的卫生质量,幼儿的用食从食堂到教室,需要经过食堂的工作人员,食堂用具,保育员等环节,这中间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不出问题,案例中当幼儿园暴发了细菌性痢疾,说明食堂是病毒主要来源,食堂的卫生是否达标是保证幼儿在幼儿园健康与否的重中之重。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以下对策:
(1)幼儿园的食堂包括厨房必须达到卫生局的标准。
(2)食堂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卫生标准和行为规范。
(3)幼儿园的食物来源要保证其健康卫生。
(4)没有得到批准,非食堂工作人员绝对不可以进入食堂。
第1148题
降温的方法有两种: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对学前儿童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量采取( )的方法。
A.药物降温
B.物理降温
C.冷敷
D.酒精擦拭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学前儿童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量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这样做更安全,能减少药物对幼儿肌体的伤害。冷敷和酒精擦拭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
第1149题
要预防中耳炎,就要教会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不能擤得太猛,以免将( )的分泌物挤进中耳,引起感染。
A.眼部
B.耳部
C.鼻咽部
D.脑部
参考答案:C
解析:
咽鼓管和鼓室相连,鼻子不通或擤鼻涕的时候,不可太用力,以防对鼓膜造成伤害而导致听力下降。感冒时应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通过咽鼓管有时也会染及中耳,造成中耳炎。
第1150题
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普及口腔卫生及龋齿预防知识刻不容缓。卫生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发起,将每年( )定为“全国爱牙日”,以唤起各部门对儿童口腔保健 工作的重视。
A.3月22日
B.9月20日
C.10月15日
D.6月5日
参考答案:B
解析:
“全国爱牙日”是9月20日。3月22日是“世界节水日”。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第1151题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幼儿教师应如何帮助并教育幼儿注意眼的保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很多幼儿沉迷于电脑游戏,导致视力下降,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幼儿为此困扰,幼儿教师初步具备帮助幼儿保护和提高视力的能力。例如,材料中罗老师说的话,视力不佳的幼儿明显增多了。在日常生活中眼保健的措施主要有:
(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画画;看书写字时眼睛距离书本保持一尺以上距离;不躺着看书,以免眼和书距离过近;不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因为身体活动可导致书与眼睛的距离经常变化,极易造成视觉疲劳;集中用眼一段时间后应望远或到户外活动,以消除眼的疲劳。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适宜的读物和教具。幼儿活动室窗户大小适中,使自然光充足。室内墙壁、桌椅家具等宜用浅色,反光较好。自然光不够充足时,宜用白炽灯照明。为幼儿提供的书籍,字体宜大,字迹、图案应清晰。教具要大小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
(3)定期给幼儿测查视力。要定期为幼儿测查视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矫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行为,及时发现幼儿视力异常表现。
(4)教育幼儿要注意用眼卫生和安全。幼儿教师要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揉眼睛,毛巾、手帕要专用,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以防沙眼、结膜炎等;教育幼儿不玩可能伤害眼睛的危险物品,预防眼外伤。
第1152题
皮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手心更少)的疾病是( )。
A.麻疹
B.水痘
C.手足口
D.猩红热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疾病的呈现形式为水痘的表现。麻疹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前期会发热,出疹期幼儿先是耳后、颈部等后遍及全身。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病情轻而短暂,儿童多见。猩红热出疹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还会出现杨莓舌。答案为B。
第1153题
教师引导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 )。
A.把鼻涕吸进鼻腔
B.先捂一侧鼻孔,再捂擤另一侧
C.同时捏住鼻翼两侧
D.用手背擦鼻涕
参考答案:B
解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先捂一侧鼻孔,再轻擤另一侧。
第1154题
下列不属于风疹症状的是( )。
A.病初可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B.发烧当日或次日出现皮疹
C.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D.起病突然、高烧可达40℃
参考答案:D
解析:
风疹病发烧多为低烧,而不是40℃,其余三项均为风疹症状。
第1155题
( )是由于疼痛、闷热、站立时间过长、精神紧张等原因,造成幼儿短时间的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了知觉。
A.晕厥
B.中暑
C.冻伤
D.毒物咬伤
参考答案:A
解析:
晕厥是由于疼痛、闷热、站立时间过长、精神紧张等原因,造成幼儿短时间的大脑供血不足,发生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继而失去知觉、晕倒。晕倒后,患儿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第1156题 下列不属于传染病:三环节的是(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染途径
D.易感者
参考答案:A
解析: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构成了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形成传染病的流行。
第1158题
小儿伴随高烧而出现喷射性呕吐、抽风等,可能患(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一氧化碳中毒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急性传染性肝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可出现喷射性呕吐、抽风等。
第1159题
对学前儿童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量采取( )降温的方法。
A.物理
B.药物
C.冷敷
D.酒精擦拭
参考答案:A
解析:
降温的方法有两种: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对学前儿童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量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这样做更安全,能减少药物对幼儿肌体的伤害。冷敷和酒精擦拭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
第1160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强调一些卫生常识,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是为了(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B
解析:
饭前便后要洗手可以去除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细菌,从而切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