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1570题)


第1081题

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  )方面。


A.入学的适应性

B.幼儿身体素质

C.文化课学习

D.社会性培养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是要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因为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也关系到其以后的生活质量和在小学的学习质量。幼儿只有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后,才能安心学习、生活,进一步发展。


第1082题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  )现象。


A.提前为幼儿进小学打好基础

B.促进幼儿极大地发展

C.小学化倾向严重

D.小学教育学前化


参考答案:C


解析:在幼儿园阶段,教师让幼儿学习小学的知识,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第1083题

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及原因,并突出改革建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案要点】

(1)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①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②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③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④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①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②师资力量薄弱;

③办学条件差。

(3)学前教育区别与学校教育,要杜绝学前班“小学化”倾向,改革建议如下:

①确立学前教育的独立地位与性质,牢固树立学前教育不是小学预备教育的理念,将幼小衔接的任务交回小学来完成。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都有其独立的要求和标准。学前教育不是小学的附属教育.不是小学的预备教育。那种“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得上小学的基本能力而进行幼儿园教育的理论和说法”都是错误的。如何引导刚入学的孩子学会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本来就是小学的责任。而不是幼儿园的责任。我们的幼儿教育专家们却偏偏本末倒置地提出一个“幼小衔接”的理论和政策,用国家文件予以规定,要求幼儿园把小学的这一责任担负起来,这种本末倒置的理论和政策,必然导致“小学化”的后果。因此.要解决“小学化”问题,就必须正本清源,从理论和政策上科学区别幼儿园与小学的地位、性质、任务、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牢固确立幼儿园教育的独立地位和性质,牢固确立学前教育不是小学预备教育的办学理念,把“幼小衔接”的理论和政策驱除于学前教育,物归原主,交还给小学。

②加强幼儿园教材管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地文化、基础差异很大,幼儿园教师和园长缺乏基本专业教育,急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实践证明,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阶段,应该有教师使用的参考用书。在这方面,不能照搬外国的做法。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小学并不编制统一教材,而是由学校自己编写或选择,不少国家至今仍采用这一办法。而我国,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国家统一管理国家课程及其教材,保证了全国教育的基本水准。因此,建议国家教育部制定《幼儿园国家课程标准》,并对幼儿园教师用教材试行国家审定制度。

③加大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化”的治理力度。

教育部门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取向。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学化”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建议教育部加强调研,发布文件和规定,明确责任,提出要求,制定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加大治理力度,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强化幼儿园评估年审机制和督导监督,在幼儿园年度评估审验时,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实施诫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要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检查。各级教育部门要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业务指导,端正幼儿园办园方向,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9加强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培训。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园长教师素质低。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家和地方应加大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转变思想,提高素质,使全体园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使其素质更加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


第1084题 简述幼小衔接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理解错误。
(2)幼儿园违背相关规定,提前开设小学课程。
(3)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


第1085题

下列关于幼小衔接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B.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C.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

D.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参考答案:C


解析:

C项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的误区之一,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造成幼儿怕学、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


第1086题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应把其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这体现了幼小衔接工作中(  )的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B.终身性

C.整体性

D.突击性


参考答案:A


解析: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以幼儿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坚持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指导思想。题目中“将幼小衔接工作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考虑”就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


第1087题

简述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第1088题

学期过了一半,晨晨的新鲜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兴奋。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小学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不能午睡。晨晨觉得还是上幼儿园好…… 

结合案例,谈谈应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明确并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主要矛盾: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教育目标;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教育对策。

(2)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减缓两者之问的教育坡度:调整观念;体制方面保持沟通与衔接关系;让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工作保持衔接关系,相互靠拢。


第1089题

请根据上述说法,分析家长观念中存在的问题。(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①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认识不清。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家长建议“增加识字、算术等教学内容”体现了家长对幼儿身心特点的不了解,过于功利化,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也不利于进入小学后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品质的培养。

②对游戏活动的价值认识不清。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游戏活动还能促进幼儿身体、智力、社会性、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材料中家长建议“减少游戏时间”是正是“没有认清游戏对幼儿发展价值”的体现。

③对幼小衔接工作内容不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第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第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第三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材料中,家长建议“增加狮子、算术等教学内容”是比较片面的,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良好学习习惯、非智力品质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1090题

请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针对问题,我的解决方案如下:

①加强家园合作,变家长的错误观念。幼儿园或班级教师,可通过不同形式的家园合作方式,如家长学校、家园共育栏、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观念幼小衔接的主要工作内容等,让家长意识到游戏活动对幼儿的价值以及如何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②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幼儿园和小学的管理。幼小衔接工作离不开行政部门的管理,不管是对幼儿园,还是对小学,都应加强管理,双方在重视阶段性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


第1091题

学前教育要严格区别于小学教育,防止小学化或成人化倾向。这体现了学前教育的(    )。


A.基础性

B.非义务性

C.启蒙性

D.公益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学前教育的启蒙性是指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不损伤“幼嫩的芽”,并且要促使其茁壮成长。


第1092题

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

B.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

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在中小班也应该开展

D.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等内容


参考答案:C


解析:

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有:幼儿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社区的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不同地区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第1093题 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

B.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

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小中班也应该开展

D.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等内容


参考答案:C


解析:幼小衔接应该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应该仅从大班后期开始,C正确;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B错误;幼儿入学适应困难主要是因为对新环境所需要的各项要求,如身体、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准备不足,A错误;幼小衔接需要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而不仅是教拼音、认字等,D错误。故选C。


第1094题 如何认识幼小衔接工作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整体的工作,其表现在: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不应当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应当看到,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只是幼儿园教育的近期目标,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长远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对幼儿园来讲,在时间上要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在内容上要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准备;在人员上要包括幼儿园全体人员、家长及有关成人,而不仅仅是大班老师。对小学来讲,也不能仅仅把衔接工作看成是幼儿园的事情,而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在幼小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比较严重。有的教师一谈到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研究表明: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充足的自信心与自我控制能力、稳定的情绪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等,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入学后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对新环境所需的身体、心理素质、独立自理能力等准备不足。幼儿入学适应困难不仅仅是在“智”的方面,还有可能是由于身体、态度、习惯、意志、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独立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不足而造成的。要搞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入学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在衔接中仅偏重某一方面是错误的,而在某一方面中又偏重某些因素则更片面了。


第1095题 简述幼小衔接的意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双向互接的关系。(1)幼儿园要为幼儿人小学积极做准备,使幼儿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2)小学也应以幼儿园保教目标为基础,引导孩子顺利地度过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阶段;(3)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顺利衔接,既是幼儿园应有的教育责任和义务,也是小学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第1096题

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

B.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

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开展,小中班也应该开展

D.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等内容


参考答案:C


解析:

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有:幼儿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社区的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不同地区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第1097题

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  )。


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B.与家长交流,沟通情感

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参考答案:C


解析:

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第1098题

请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张老师的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就餐时,教师要保证幼儿心情愉快,绝对不能让幼儿哭、叫,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饭作为体罚的手段。张老师需对莉莉多关注,耐心地引导莉莉吃饭,吃完饭再细致地解决问题。


第1099题

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交替安排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动静交替,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穿插进行,不同性质的活动轮换,这是因为幼儿大脑皮质活动的哪项原则(    )。


A.镶嵌式原则

B.优势原则

C.动力定型原则

D.自我催眠原则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儿大脑皮质活动的规律具有(1)优势原则:大脑的某个功能区在从事某项活动和工作的时候处于兴奋状态或优势地位,其他区域则相对抑制。兴趣可以促使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事物或事情上去,对其他无关刺激却不关注。(2)镶嵌式原则:不同种类和性质的活动可以激发大脑不同功能区处于兴奋或“工作”状态,因此变换活动的性质可以使大脑各个功能区劳逸交替。(3)动力定型原则:又称为“自动化”。若一系列刺激总按照一定时间、顺序和模式出现,这样多次重复之后,大脑就会记忆这些刺激,形成规律。每到相似时间或相似情景,大脑就提前作好了准备。


第1100题

区角活动结束了,可是乐乐画的“我和我的朋友”还没有画完,他走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还差一点儿就画完了,再给我3分钟,行吗?”老师说:“行,我等你”一边说,一边指导其他幼儿收拾、整理……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应该(    )。


A.与幼儿积极互动

B.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

C.按作息时间表按部就班的进行

D.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师在活动中的的行为体现了她根据幼儿的需求灵活调整。而不是因为区角活动结束了将幼儿强行拉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