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01题
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实施动静交替的原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需要贯彻落实动静交替原则,是由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3~6岁儿童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节奏快、容易疲劳、容易注意力分散和转移。
策略:(1)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保育活动和教育活动要落实动静交替原则;(2)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育活动的动静交替;(3)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保育活动的动静交替落实。
第1102题
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第1103题
教师组织管理幼儿睡眠时,不适宜的做法是( )。
A.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眼姿势,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
B.估计幼儿对睡眠需要的差异性
C.随时唤醒幼儿,以免遗尿
D.注意环境的动态变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组织管理幼儿睡眠时,在睡前应提醒幼儿先大小便,而不是在幼儿睡眠过程中随时唤醒幼儿,影响睡眠质量。
第1104题
教师引导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 )。
A.把鼻涕吸进鼻腔
B.先捂一侧鼻孔,再轻擤另一侧
C.同时捏住鼻翼两侧擤
D.用手背擦鼻涕
参考答案:B
解析:
擤鼻涕时应让幼儿上身稍微前倾,先用手指压住幼儿的一侧鼻翼,让幼儿稍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翼的鼻涕;在用同样的方法擤出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
第1106题
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 )。
A.允许幼儿按需如厕
B.要求排队如厕
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
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儿生理发展不成熟,因此如厕频率较成人高,但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如厕行为不应加以控制。
第1107题
简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基本环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接待幼儿人园;(2)早操(或问操);(3)有组织的教育活动;(4)间隙活动;(5)游戏或自由活动;(6)盥洗;(7)进餐;(8)睡眠;(9)午点;(10)户外游戏;(11)劳动;(12)散步;(13)实验操作活动;(14)离园;(15)晚间活动。
第1109题
谈如何做好离园的组织工作。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组织离园活动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保育工作:①提醒幼儿整理要带回家的物品,做好准备工作;②稳定幼儿的情绪;③有序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④简要地与家长交流当日幼儿在园的情况。
第1110题
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行为的适宜性。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师的方法不合适,过于简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幼儿园组织睡眠活动的要求是:①为儿童创设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②教师应重视睡眠的护理工作;③细心照顾个别儿童。幼儿午餐后不宜进行兴奋性较强的活动,所以教师应在午饭后引导丽丽和艳艳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不宜跑来跑去。
此外,要从孩子进幼儿园时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进入睡眠室后,要保持安静,立即上床睡觉,不能在室内随便走动或说话,并要提醒和检查幼儿不把玩具和其他东西带到睡眠室内。也可以采用其他一些方法,如把两个孩子睡觉的床安排得远一些,多关注两个孩子的举动,多耐心引导。
第1111题
( )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生活方面的基本内容。
A.学习“安静”
B.学习开门
C.学习浇花
D.学习穿衣服
参考答案:D
解析:
独立自主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活方面、动作方面、关注环境、待人接物以及学习的自主性。其中,生活方面的内容包括:学习扣纽扣、穿衣服、穿鞋子、系鞋带,自己洗手、洗澡、刷牙、剪指甲等。
第1112题
体育活动中与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合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解析】
在幼儿进行体格锻炼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面色、精神状态、呼吸、出汗量和儿童对锻炼的反应,如果有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措施或停止锻炼。运动后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食欲、睡眠等状况。
(1)在体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面色、精神状态、呼吸、出汗量和儿童对锻炼的反应。如果面色正常、没有出现先脸颊泛红、精神状态良好,表现出对体育活动很积极,呼吸不急促,相对平稳,身体微微出汗等都属于状态正常的表现,体育活动可继续进行。如出现脸颊泛红严重、呼吸急促、筋疲力尽,对体育活动表示出厌烦的状态,可能是运动量过大,则需要适当终止体育活动。
(2)活动后要观察幼儿的精神,饮食和睡眠。幼儿的精神状态良好,还有精力从事其他活动,饮食正常,睡眠也比较规律则体现出体育活动的运动量适中。如出现精神状态不好,无精打采、浑身乏力,食欲不振,到头昏睡的状态,则体现出幼儿的体育活动中运动量过大,超出了幼儿的身体承受能力,若继续组织体育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幼儿的活动量。
A.与幼儿积极互动
B.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
C.按作息时间表按部就班的进行
D.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师在活动中的的行为体现了她根据幼儿的需求灵活调整。
第1114题
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 )。
A.观察了解幼儿,制定教育工作计划
B.知道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安全
C.创设良好的环境教育,合理组织教育内容
D.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参考答案:B
解析:
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卫生的是厨师、营养师,而非幼儿教师。
第1115题 论述如何确保幼儿一日活动中充足的游戏时间和良好的户外环境?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确保充足的游戏时间和良好的户外环境,具体方法如下:
(1)给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一方面,儿童在2岁以后逐渐开始了游戏活动,他们除了睡眠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另一方面,无论是哪类游戏都需要充足的游戏时间去探索和尝试.只有充足的时间,儿童才可能真正投入、探索和享受游戏的快乐.如果游戏时间仓促.儿童无法深入了解玩具的特性和玩法,会降低游戏的作用,也会阻碍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中,游戏是主要的活动.游戏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游戏和孩子的教育割裂开来.教师应该坚定信念,把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在幼儿园里,既要给儿童比较充分的自由游戏的时间,又要以游戏的方式去组织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使游戏成为教育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开展自选游戏,以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2)良好的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的重要一环.两千多年以前,柏拉图设想的儿童教育,便是从提供良好的、宽敞的、露天的游戏场地着眼的.
①场地是儿童游戏必须的空间条件.户外游戏场地是幼儿户外活动的空间.室外的游戏场地要平坦,有遮阳处,不远离活动室.各个班级最好有专用的游戏场地,同时全园也要有公用的游戏场地.游戏场地放置一些大型的设备和用具,如体育游戏的大型器械和玩具、大型积木等.室外场地的布置要合理,以不妨碍儿童奔跑、活动为原则,避免因设备密集而妨碍儿童的活动和发生不安全的问题.
②户外活动时间的保障.《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两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三小时.由于各个地区、各季节的气候各不相同,要因地制宜,尽可能让儿童有更多的时间在户外活动,包括游戏活动。
第1116题
保护幼儿听觉器官的正确做法是( )。
A.导幼儿遇到噪音时捂耳,张嘴
B.经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
C.要求幼儿提任鼻翼两侧擤鼻涕
D.常让幼儿用耳机听音乐、故事
参考答案:A
解析:
婴儿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所以当噪声比较大的时候,捂耳或者张开嘴巴均可保护听觉器官。
经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容易引起造成外耳道感染。
捏住鼻翼两侧摈鼻涕容易引起中耳炎。
家长应提醒孩子注意用耳卫生,特别是听MP3等音乐时,连续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第1117题
“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属于晨间检查的方法中的( )。
A.一看
B.二摸
C.三问
D.四查
参考答案:D
解析:
晨间检查的一般方法有:一看,看脸色,看皮肤,看眼神,看喉咙;二摸,摸摸是否发烧,摸腮腺是否肿大;三问,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四查,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
第1118题
幼儿每日的进餐次数应为三餐一点或( )。
A.三餐二点
B.二餐三点
C.二餐两点
D.四餐一点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于普通食品的排空时间为3~4小时,所以参考幼儿的食量,幼儿每日的进餐次数应定为三餐一点或二餐两点。
第1120题
有研究者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做了一个调查,调查题目是“要全面真实地了解你园的保教质量,你认为最好什么时间段到你园?”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从幼儿一日生活的意义和角度,阐述你对这一结果的看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数幼儿园院长、教师认为要想全面真实地了解幼儿园的保教知识,应该从上午就入园进行考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需要从幼儿园一日整体生活着手。
原因在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体功效。
(1)有助于处理好幼儿的发展与各种环境中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幼儿园日常各项活动的设置,全面了解幼儿园对幼儿保教工作的进行情况。
(2)有助于考察幼儿园的各项保教工作是否适当。一日的考察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游戏、保教措施等是否到位和得当,是否有助于幼儿均衡协调地发展。
因而,一日的考察要比一上午的考察更全面,更有助于了解幼儿园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