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1题 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是在(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参考答案:A
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第62题
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有权威的人决定的,不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改变,这说明儿童的道德认知处于( )。
A.习俗阶段
B.他律道德价段
C.前道德阶段
D.自律道德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他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第63题
毛毛第一次看到骆驼时惊呼道:“快看 ,大马背上长东西了。按皮亚杰的理论。毛毛的反应可以用下列哪个概念解释? ( )
A.平衡
B.同化
C.顺应
D.守恒
参考答案:B
解析: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如儿童原有认知图式认为哺乳动物是胎生的、生活在陆地的,了解到马的成长后知道马是胎生,是哺乳动物,将新信息纳入到原结构就是同化。
A.格赛尔
B.华生
C.班杜拉
D.皮亚杰
参考答案:D
解析: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毕生研究儿童认知的发展,创立了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成熟因素。
所谓成熟,即指在遗传程序控制下,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逐渐发育成长的过程。在有的学者看来,儿童之所以随着年岁的增加而表现出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乃是这种成熟因素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神经系统的成熟对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为智力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机能,必然依赖于一定的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基础。因此,生理机能的成熟无疑就成为智力发展的必要因素。概括起来,成熟是影响智力发展的一个因素,它为智力结构的演化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还必须有一些其他因素。
(2)经验因素。
皮亚杰认为经验在人的智力发展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他非常重视经验,指出经验是知识的来源,是智力增长的重要条件,但是经验因素也是不充分的,不能决定心理及智力的发展。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种经验。任何一个动作都可以抽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但人们一般容易注意获得物理经验而不容易注意获得逻辑数理经验。因而在儿童智力培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丰富儿童的生活,提供各种自然环境材料,使儿童获得物理经验;另一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应该在上述活动环境中,指导孩子通过分析、综合、思索和探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获得逻辑数理经验。
(3)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涉及社会生活、教育、学习及语言等方面。很显然,社会环境因素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人的一生就处于社会生活环境中,婴儿自出生一刹那起就开始了其社会化。社会生活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是明显的。
(4)平衡化因素。
生理成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儿童智力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但儿童智力成长也不是这些因素简单机械相加的结果。皮亚杰提出了平衡化因素的概念,并认为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在皮亚杰看来,既然成熟、经验及社会环境各自都不能完全解释发展的根本原因,那么必然存在其他因素,这个因素在原有三种因素之间起协调和调节作用,这个协调者或调节者就是平衡化。皮亚杰认为:智力是一切认知结构趋于平衡的形式之一。智力是有结构基础的,智力的提高就是智力结构的不断发展,同化与顺应是智力不断建构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个体在遇到外部刺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时,同化与顺应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旧的图式与将形成的新图式之间存在冲突,表现在人们认知方面,即是旧观念与新观念的斗争。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1)强调活动的重要性;(2)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3)发现式教学方法;(4)强调智力发展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5)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6)发展儿童的主动性;(7)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8)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第68题 3岁以后,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参考答案:B
解析:3至6、7岁的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个阶段的幼儿在开展游戏活动、扮演各种角色、遵守规则等活动时,主要是依靠在他们头脑中的有关角色、规则和行为方式的表象。
第70题
请问:这一案例揭示了儿童的什么问题?请加以分析原因。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尚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具有不可逆性。这个案例揭示的正是儿童思维不可逆性的特点。 儿童思维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灵活性增强,开始从单维集中向两维集中过渡,形成“守恒”概念,思维的可逆性开始形成和发展。
第71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发展受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和( )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A.适应
B.同化
C.顺应
D.平衡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皮亚杰认为,儿童发展受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化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第72题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 )。
A.儿童的深度知觉
B.儿童的计数能力
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儿童的守恒能力
参考答案:C
解析: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第73题
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第74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受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 )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A.适应
B.同化
C.顺应
D.平衡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平衡化指儿童内部的一种自我调节过程,也是儿童主体内部存在的适应环境的机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平衡化是发展的基本因素,它甚至是协调其他三种因素的必要因素。
第75题
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范围,是在(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参考答案:B
解析: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孩子,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第76题
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这是在(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对人类认知发展过程的过度单纯化表示,其年龄也只是近似值;
(2)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幼儿并不是在某一时刻忽然就从前一阶段跃入下一阶段;
(3)每一阶段都在为下一阶段作准备,上一阶段中包含着下一阶段的萌芽,但是两个阶段的思维模式有质的区别;
(4)由于幼儿所在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的不同,以及个体差异,发展的阶段可能提前或滞后,但是,发展阶段的顺序不会改变。
第78题 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是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逻辑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A
解析:皮亚杰把幼儿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感知运动阶段(0~2岁),智力表现为运动神经的活动,即对可看见、可触摸、可感觉的事物的探索。
第79题
幼儿拿一把椅子当小汽车开,小椅子在这个游戏中属于( )。
A.工具性符号
B.表演性符号
C.象征性符号
D.规则性符号
参考答案:C
解析:
2—7岁的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说的“让我们假装”游戏的阶段,即象征游戏。把一个物体假想成另一个物体。题目中的小椅子属于象征性符号。
第80题
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D
解析:
前运算阶段(2~7岁)的特征是不守恒、不可逆、泛灵论和以自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