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一级建造师铁路实务章节精编题库及答案(978题)



第962题 项目管理机构是合同管理主体,项目管理机构的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是( )。


A.工程管理部

B.物资设备部

C.计划合同部

D.综合办公室


参考答案:C


第963题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最基本的检验单元是( )。


A.分项工程

B.检验批

C.分部工程

D.单位工程


参考答案:B


第964题 线下工程施工前,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交控制测量成果资料。现场交接的桩 橛有( )。


A.CP0 控制桩

B.CPⅠ控制桩

C.CP Ⅱ控制桩

D.CP Ⅲ控制桩

E.线路水准基点桩


参考答案:ABCE


第965题 涵洞施工放样定位的方法包括( )。


A.偏角法

B.测距法

C.极坐标法

D.直线延伸法

E.逐渐趋近法


参考答案:ACD


第966题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应根据( )确定。


A.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B.水泥用量

C.所处环境类别

D.作用等级

E.拌和设备


参考答案:ACD


第967题 关于钢绞线表面质量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油、润滑脂等物质

B.钢绞线表面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有害缺陷

C.不允许存在轴向表面缺陷

D.允许钢绞线表面有轻微浮锈

E.钢绞线表面允许存在回火颜色


参考答案:ABDE


第968题 铁路施工中常用的降水措施有( )。


A.特大井点降水

B.大井点降水

C.小井点降水

D.深井点降水

E.浅井点降水


参考答案:BC


第969题 关于钢吊箱围堰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吊箱围堰适用于低桩承台

B.吊箱围堰可在浮箱上组拼

C.吊箱围堰施工平台可利用正式桩

D.吊箱围堰封底厚度不宜小于 0.5m

E.封底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吊箱内抽水,浇筑承台


参考答案:BCE


第970题 下列量测仪器中,属于纵向位移、掌子面挤出位移量测的有( )。


A.全站仪

B.多点位移计

C.激光测距仪

D.滑动测微计

E.三维激光扫描仪


参考答案:ADE


第971题 在铁路线路附近常用的电缆敷设方式有( )等。


A.电缆拖车敷设

B.电缆夹层敷设

C.绞磨机牵引敷设

D.电缆架空敷设

E.人工敷设


参考答案:ACE


第972题 下列高压电器设备中,属于铁路牵引供电用的有( )。


A.高压断路器

B.合闸线圈

C.隔离开关

D.高压熔断器

E.电流互感器


参考答案:ACD


第973题 根据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成内容表,大型临时设施设置方案包括 ( )。


A.混凝土集中拌和站

B.填料集中加工站

C.钢结构加工场

D.钢梁拼装场

E.接触网预配场


参考答案:ABD


第974题 【案例 1】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 长度为 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 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 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 要堆载预压。依据现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2 的规定,路基沉 降观测频次见表 1。

表 1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

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 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 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 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 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 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 150m。

事件 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 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 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 每天均不得大于 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问题】

1.分别给出表 1 中 A、B 和 C 所代表的观测频次。

2.针对事件 1 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 2 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 3 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案例 1】答:

1.表 1 中所代表的观测频次:A 为 1 次/3d、B 为 1 次/2 周、C 为 1 次/3 月。

2.事件 1 中做法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需对截水沟进行铺砌或采取其他防渗 措施,并安排专人经常检查排水情况;(2)发现坑穴应及时向监理、设计单位反映,申 请变更(变更设计)。

3.事件 2 中路基观测方案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 测量;(2)观测断面间距设置应根据设计确定,但不超过 100m。

4.事件 3 中技术交底内容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

30cm;(2)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 5mm;(3)沉降值一旦超标,应立即停 止填筑,加强观测。


第975题 【案例 2】

某公司项目经理部承建某铁路第三标段,起止里程为 DK1013 + 100~DK1025 + 850。设计资料显示标段内有正线桥梁 11 座,共有圆端形墩身 89 个,墩身形式有实心、 空心两种,墩身坡比分别为 35∶1、38∶1、42∶1,其中墩高 30m 以下空心墩 2 个;有2 个桥台位于隧道口,施工场地狭窄,交通困难,桩基为钻孔灌注桩,桩径均为 1.25m, 桩长分别为 12m、14m。根据施工方案,墩身内、外模板均要求采用定型钢模,且不改 造后利旧。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 1:项目经理部采用架子队模式组织施工,经招标选用了有资质的某劳务公司 组建架子队承担桥梁墩身施工。双方签订了劳务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架子队管理人 员及技术人员由劳务公司人员担任,施工机械由劳务公司自带,定型模板及主要材料由 项目经理部供应,劳动合同由项目经理部与劳务人员签订”。

事件 2:桥梁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部长组织编写完技术交底资料,立即 下发给架子队,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召开会议对班组长及全体劳务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宣 讲,技术交底资料经工程部编制人员及工程部部长签字后存档。公司对项目经理部技术 交底资料进行了检查,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责令整改。

事件 3:项目开工一个月,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了责任成本合同,明确项目成本 预算目标为 43500 万元。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变化情况为:设计变更增加成本 500 万元,因质量问题返工增加成本 200 万元,因发生安全事故赔偿 60 万元,因市场变化材料价格上涨增加费用 300 万元,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成本 160 万元。工程竣工后,公司按 照成本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对项目成本预算目标进行了调整,并确定了项目经理部竣工 考核成本预算目标。

【问题】

1.针对事件 1 中项目经理部架子队管理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2.根据背景资料,从降低成本和方便施工的角度分析,该桥梁工程设计方案有哪 些方面可以优化?如何优化?

3.针对事件 2 中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事件 3 中,项目经理部竣工考核成本预算目标是多少万元 ?(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


解析:

【案例 2】答:

1.正确做法:

(1)架子队主要管理人员应由施工企业(公司)正式职工担任;

(2)施工机械及基本施工机具应由施工企业(公司、项目经理部)配置(提供);

(3)劳动合同应由劳务公司与劳务人员签订。

2.可优化的设计方案有:(1)墩身坡比;(2)墩身形式;(3)桩基成孔方式。 设计方案可以优化为:

(1)墩身坡比做到统一,提高模板利用效率;

(2)低于 30m 空心墩可以优化为实心墩;

(3)靠近隧道口处桥台钻孔桩改为人工挖孔桩。

3.正确做法:

(1)技术交底应分级进行,项目总工程师(技术主管)应对项目经理部各部室及 技术人员交底,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应向架子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架子队技术 负责人应对班组长及全体劳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技术交底资料应由全体参加交底人员签字并存档。

4.43500 + 500 + 300 = 44300 万元


第976题 【案例 3】

某施工单位承建高速铁路某隧道工程。该隧道正洞长 12600m,进口平行导坑长 4400m,出口平行导坑长 4500m。隧道围岩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局部为花岗岩,全隧道设计以Ⅱ级、Ⅲ级围岩为主;局部地段隧道埋深浅,围岩破碎、软弱,地下水发育,设 计为Ⅴ级围岩,地表有大量稻田,村庄密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全隧道按进、出口两 个工区组织施工。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 1:项目经理部计划在隧道进、出口平行导坑均采用压入式管道通风方案,正 洞采用混合式管道通风方案。

事件 2:正当对隧道进口正洞掌子面进行钢拱架支护作业时,监控量测组反映仰拱 开挖地段的隧道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发生突变,建议值班领工员采取措施。该领工员经过 仔细观察,发现该段隧道拱顶喷射混凝土表面已局部开裂,情况比较危险。为了避免隧 道塌方,他立即安排一部分掌子面现场作业人员在隧道拱顶变形部位补打锚杆,加强初 期支护。

事件 3:在隧道出口正洞开挖时,掌子面围岩突然变差,围岩破碎,渗水量明显增 大。施工单位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监理单位,申请将掌子面前 10m 范围的隧道围岩 由原设计Ⅲ级围岩变更为Ⅴ级围岩。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实后随即签发变更指令。

【问题】

1.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合理的隧道治水原则,并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 1,指出该项目经理部采取的隧道通风方案的不妥之处,并给出合理 方案。

3.指出事件 2 中领工员做法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 3,指出隧道围岩类别变更程序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变更程序。



参考答案:↓


解析:

【案例 3】答:

1.项目经理部应按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进行治水。理由:因为该隧道局部地段埋深浅,地表有大量稻田,村庄密集,项目经理部必须按正确的原则,制定施工方 案,进行有效治水,防止地表失水。

2.不妥之处:在隧道进、出口正洞采用混合式管道通风方案。 合理方案:在隧道进、出口正洞均利用平行导坑进行巷道式通风。

3.错误之处:当发现监控量测数据突变、喷射混凝土表面出现异常开裂等险情 时,该领工员还在组织作业人员继续施工。

正确做法:应安排现场全部作业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并尽快向项目经理部(或工 区)汇报紧急情况。

4.错误之处:施工单位未及时向业主单位报告;监理单位无权单方签发变更指令。 正确的变更程序:施工单位向业主立即报告情况,由业主组织勘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到现场进行确认,由勘测设计单位进行围岩类别变更,业主审查通过 后,施工单位现场施工,监理单位检查验收。


第977题 【案例 4】

某单线铁路车站(图 1),在复线施工中需将站台抬高 10cm,原先的两股到发线有 效长度为 850m,新增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为 1050m。

图 1 某单线铁路车站示意图

【问题】

1.写出车站施工过渡方案。

2.写出全部单号道岔铺设方案和作业内容。

3.写出临时要点封锁施工程序。



参考答案:↓


解析:

【案例 4】答:

1.车站施工过渡方案:

(1)施工与营业线无干扰的增建二线(Ⅱ)线及(Ⅱ)线上的到发线(Ⅳ)。

(2)12 号道岔预铺插入,铺设(Ⅲ)道延长部分及旧岔拆除,12 号道岔利用旧岔 信号做平移。

(3)行车走(Ⅲ)道形成过渡,9 号与 12 号道岔直股锁闭,侧股开通,(Ⅰ)线、(Ⅱ)线股道区进行抬高改造施工,(Ⅱ)线两端道岔拆除。

(4)要点临时封锁,9 号、12 号道岔一次抬高 10cm。

(5)行车走(Ⅰ)道,(Ⅲ)道封锁,9 号与 12 号道岔直股开通,侧股锁闭。

(6)抬高(Ⅲ)道,恢复(Ⅲ)道行车。

(7)施工过渡完成。

2.单号道岔铺设方案和作业内容:

(1)1 号、7 号、11 号道岔采取原位组装铺设方案,其作业内容有铺砟碾压、铺岔 枕、铺轨、精细整道(岔)。

(2)3 号、5 号道岔采取侧位预铺插入的铺设方案,其作业内容有预铺道岔、要点 封锁、整体滑移、恢复信号连接、精细整道(岔)。

3.临时要点封锁施工程序:

(1)提前 1 个月递交申请报告;

(2)批准后进行施工准备;

(3)实施前 1h 施工单位安全人员驻站;

(4)设置施工标识,封锁作业至完成;

(5)检查线路与信号,解除封锁,撤除移动施工标识牌;

(6)施工人员撤出,驻站人员撤出。


第978题 【案例 5】

某新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线路平面布置如图 2 所示。

图 2 线路平面布置示意图

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土石方共 60 万 m3。如图 2 中所示 D1 是在营业线旁的帮宽路堤。该段营业线 路堤填料为透水性材料。

双线桥梁两座,均为旱桥,墩高 8~10m,桥址处地形平缓、地质良好,上部结构 均为跨径 32m 简支箱梁。箱梁由本标段自行负责施工;设计要求箱梁采用预制架设或 支架现浇,具体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并按建设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单洞双线隧道两座,均无不良地质,其中 2 号隧道围岩为Ⅲ级、Ⅳ级和Ⅴ级,三 种围岩的长度各占 1/3,Ⅳ级和Ⅴ级围岩在进口和出口段均衡分布。隧道均采用钻爆法 施工,洞渣弃运至图示弃渣场。由于工期紧张,需要对 2 号隧道增加斜井,图 2 中拟定 的斜井 A 和斜井 B 处均具备斜井设置的条件,只需选择其中一个斜井进行施工;两个 拟定的斜井长度均为 300m,纵坡均为 5%,洞口地势均较为平缓;斜井 A 围岩为Ⅲ级, 斜井 B 围岩为Ⅴ级。

全线铺设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单位制定的轨道工程施工方案为:(1)无 砟轨道在全线正式施工前,进行首件工程施工,首件工程由监理单位选定。(2)浇筑的 道床板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松开螺杆调整器、扣件,释放钢轨温度应力。具体松开螺杆 调整器和扣件的时机需要根据施工环境温度提前通过试验确定。(3)铺设区间无缝线路 时,工地钢轨焊接方法优先采用铝热焊。

根据合同约定,施工单位要按设计要求,在站前工程施工中为“四电”专业提供必 要的接口条件。

本标段总工期为 36 个月,其中隧道工期为 24 个月。本工程为总价承包合同。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帮宽路堤本体应采用什么填料?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资料,本标段箱梁应选择何种施工方案?说明理由。

3.根据背景资料,应选择哪个斜井设置方案?说明理由。

4.针对施工单位制定的轨道工程施工方案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5.根据背景资料,写出站前工程专业为电力工程专业提供的接口内容。



参考答案:↓


解析:

【案例 5】答:

1.帮宽路堤本体应采用的填料:砂砾石或碎石或渗水土等透水性材料。

理由:(1)上述材料首先是符合高铁路基填料要求。(2)营业线的路堤是透水性 材料,新线路基应选用与营业线透水性相同的填料(或透水性更好的填料)。(3)选用透水性材料能保证新线及营业线路堤的排水(或防止路基病害产生)。

2.本标段箱梁应选择支架现浇的施工方案。

理由:(1)预制架设方案需设置预制场和大型运架设备(或投入大),不适合孔 跨少的工程,而本标段箱梁数量少,且分散。采用支架现浇比预制架设能降低成本。

(2)桥墩不高,地形、地质条件良好,具备支架现浇条件。(3)运梁需要过隧道,隧道 施工制约着架梁工期,但不制约现浇方案的工期。

3.根据背景资料,2 号隧道拟定的斜井位置应选择斜井 A 设置方案。

理由:(1)斜井 A 的围岩比斜井 B 的围岩好,能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和加快施工 进度。(2)斜井 A 距离弃渣场近(或能降低成本)。

4.施工单位制定的轨道工程施工方案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由建设单位或

(业主单位)选定。(2)浇筑的道床板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松开螺杆调整器、扣件, 释放钢轨温度应力。(3)工地钢轨焊接应优先采用接触焊(或闪光接触焊或电阻焊)。

5.站前工程专业为电力工程专业提供的接口内容:电缆槽道、电缆上下桥锯齿 孔、过轨预埋管(或过轨钢管)等条件。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