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63题 施 工 现 场 应 设 置“五 牌 一 图”, 下 列 选 项 中, 属 于“五 牌 一 图” 内 容 的 有( )。
A.工程概况牌
B.安全生产牌
C.文物保护牌
D.消防保卫牌
E.施工现场平面图
参考答案:ABDE
第864题 铁路工程现场完整的技术管理内容包括技术基础管理工作、( )、技术开发 管理工作和技术总结。
A.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
B.测量与试验管理工作
C.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D.施工过程技术管理工作
参考答案:B
第869题 施工单位在施工图核对时,重点检查的项目有( )。
A.设计文件是否齐全
B.设计文件有无差错漏碰
C.将设计文件与现场核对
D.确认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E.确认设计标准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参考答案:ABCD
第871题 试验管理标准与制度主要包括( )。
A.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B.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C.场地地质情况检验制度
D.施工过程中的检测、试验制度
E.竣工验收中的检验、试验制度
参考答案:ABDE
第872题 对于企业级别的科研创新项目,应按企业有关规定进行申报立项,管理流程是( )。
A.策划→评审→申请→批准→经费管理→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管理
B.策划→评审→批准→申请→经费管理→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管理
C.策划→申请→评审→批准→经费管理→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管理
D.策划→申请→评审→批准→过程管理→经费管理→结题验收管理
参考答案:C
第873题 铁路建设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建设项目为平台,通过组织参建单位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达到的目的有( )。
A.消除安全隐患
B.化解社会矛盾
C.优化施工方案
D.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E.提升建设项目工程质量
参考答案:ACDE
第874题 下列智慧工地的技术特点中,属于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获取工地各项 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预测,提供决策支持和预警机制的是 ( )。
A.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
B.安全监控和预警机制
C.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D.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参考答案:D
第875题 下列信息化管理手段中,属于质量管理方面的有( )。
A.通过试验室信息系统监控原材料和半成品试验
B.通过监控系统实现拌和站混凝土生产过程监控
C.采用远程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技术等信息化手段
D.应用桩基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施工过程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和监控
E.通过收集隐蔽工程的影像文件,实现检验批、施工日志、试验报告数字化
参考答案:ABDE
参考答案:↓
解析:答:
1.(1)在投标阶段,B 企业的行为属于违法出借资质。理由是:《建设工程质量管 理条例》规定,禁止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
(2)中标后,B 企业的行为属于转包行为。理由是:B 企业没有履行合同规定的责 任和义务,没有组织实施工程施工管理,在收取 5% 的管理费后将全部工程交由 A 企业 施工。
2.(1)合作协议无效。
(2)理由:协议的主要内容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双方签订 的协议属无效协议。
3.(1)正确。
(2)虽然 A 企业与 C 企业是实质供需关系,但由于供货合同是 A 企业以 B 企业项 目经理部的名义与 C 企业签订的,A 企业行为仅属于表见代理行为,所以 B 企业与 C 企业是供货合同的法律主体。
【分析与提示】
1.理解本案例要从投标过程和施工过程这两个时间段上分开来分析。
2.此题需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要求,分包、转包相关法律规定。
参考答案:↓
解析:答:
1.施工单位 A 将桥涵顶进工程分包给施工单位 B 不合法。 原因:施工单位的分包应征得业主同意。
2.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 18 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 48h 以上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3.保证营业线上桥涵顶进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1)顶进桥涵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线路进行加固,防止路基塌方和线路 横向移动。
(2)顶进箱身时应在列车运行间隙进行,严禁在列车通过线路时顶进。
(3)顶进现场应具备适当数量的应急物资如道砟、枕木、钢轨等料具,一旦线路 变形时,应立即抢修,确保行车安全畅通。
4.当掌子面前方发生坍塌时,如果未超出安全距离,立即顶进;如果超出安全距离时,要立即顶进,达到安全距离;如果有列车通过,又无抢修时间,严重影响列车通 行安全时,宁可拦车,不可放车,且及时组织人员抢修线路,在确认具备列车通行条件 时方可放车。
【分析与提示】
1.转包、分包的法律规定。
2.掌握营业线桥涵顶进的技术要求、安全措施。
3.掌握顶进施工安全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参考答案:↓
解析:答:
1.错误之处:(1)工艺试验确定 4 项工艺参数不完整;(2)检验成果由项目总工 程师确认不妥。
正确做法:(1)再增加提升速度和单位桩长喷入量 2 项工艺参数;(2)工艺参数 及成桩检验成果需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分析与提示】此题考查浆喷搅拌桩施工方法在软基工程中的应用。
2.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原因是:(1)原材料水泥不合格;(2)水泥浆配合比不合 理;(3)水泥浆的喷量不足;(4)搅拌不均匀;(5)桩头段复搅拌不充分。
处理措施:对质量不合格桩进行侧位补桩。
【分析与提示】此题考查浆喷搅拌桩施工方法在软基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分析原因 的解题思路:要熟悉浆喷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分别从原材料选用、配合比选定、材料 用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等影响成桩质量方面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对于处理措施解题 思路:要明确设置浆喷搅拌桩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一旦成桩质量不合格势必影响地 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通过侧位补桩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3.错误之处:(1)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为 50cm,不符合规范要求;(2)纵向搭接长 度为 1.5m,不符合规范要求;(3)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为 2m,不符合规范要求。
正确做法:(1) 分层最大压实厚度应不大于 30cm;(2) 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m;(3)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应小于 3m。
【分析与提示】此题考查路基填筑工艺和质量要求。
参考答案:↓
解析:
答:
1.A 区段名称:检测区段;B 工艺名称:检验签证。
2.整改及防治措施:
(1)加强质量培训和技术交底。
(2)采用挖槽、定型模板等施工工艺。
(3)严格过程管理和工序验收,按照浇筑段对挖槽、模板安装质量进行验收,未 经验收不得浇筑或砌筑。
3.事件 2 中做法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高边坡防护应自上而下分级进行,开挖一 级,防护一级。
4.事件 3 中施工单位进行路堤填筑碾压施工的整改措施:碾压顺序为先两侧后中 间;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得小于 3m。
参考答案:↓
解析:
答:
1.该路堤段软弱土层地基处理措施:
两段软弱地基,采取换填 A、B 组填料处理,其余地基在挖沟排水后采用推土机推 除松软表土,然后采用压路机反复碾压处理。
2.该标段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是:
路堑表层采用推土机破土,然后分层开挖,采取潜孔钻钻爆和预裂爆破方法,路 基填筑采取分层平起法。以挖掘机为主进行装土、自卸车运土、推土机摊平、压路机碾 压,路堤填筑前软弱地基采取换填处理,其他地段采取推表后碾压处理,路基基床采用 A、B 组填料分层填筑,压路机碾压,基床质量采用密实度、孔隙率、地基系数三项指 标检测控制。
3.该标段挖方安全施工的控制重点:
(1)挖方路堑钻爆施工;
(2)高边坡防护施工;
(3)土方运输和装卸车作业;
(4)高路堤两侧边缘处碾压。 4.该标段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重点:
(1)软弱地基的换填质量控制;
(2)路堑边坡稳定性、平顺性控制;
(3)钻爆时岩块粒径控制;
(4)过渡段填筑质量控制。
【分析与提示】
1.铁路工程上软弱地基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同,软弱地基在厚度不大的情况下采 取换填是常用的措施,换填的填料一般是要求渗水性好的粗填料,避免黏性土和细粒土。 2.施工技术方案描述一般是要表达所采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方法、重要检测方法
和主要施工过程这几项主要内容。 3.质量安全控制重点一般要反映施工控制的重点部位或重点作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