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历史真题(720题)


第21题 在确定是否认识一个人时,我们的大脑会做出三个反应。首先,我们会确认这个人的面部特征,例如他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高鼻梁还是薄嘴唇;之后,大脑根据这些特征进行人脸识别,判定我们是否认得这张脸;最后再回忆他的名字。简而言之,我们在看到一张脸后,大脑只需简单地识别是否见过;而人的名字藏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我们需要通过检索、回忆等过程,才能最终确定答案,比识别更加复杂。所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合适的一项是:


A.大脑确定是否认识一个人的过程非常的复杂

B.记住一个人的名字比记住他的长相要难得多

C.大脑根据一个人的面部特征来回忆他的名字

D.记忆名字需要与对词语、句子的记忆相联系


参考答案:B


解析:横线位于文段结尾,且横线前出现“所以”,所填句子应对前文内容进行总结。文段开篇指出,我们确定是否认识一个人时,大脑会有三个反应,接下来通过“首先”“之后”和“最后”对三个反应进行具体解释说明。随后通过“简而言之”进行总结,并通过“;”引导并列,指出我们看到一张脸时,大脑是简单识别,而人的名字需要检索、回忆等复杂过程。故横线处所填句子应对“记住名字”和“识别长相”之间的难度对比进行总结,即记住名字比记住长相更复杂、更难,对应B项。
A项,“是否认识一个人”对应文段首句内容,与“简而言之”总结后论述的话题无法衔接,排除;
C项,“根据一个人的面部特征来回忆他的名字”前文并未论述,无法衔接,排除;
D项,“与对词语、句子的记忆相联系”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今日文摘《名字和脸,哪个更好记》


第22题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智慧治理时代。智慧治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正在推进的智慧治理面临治理效率低下、数据信息安全存隐患等困境和风险。对智慧治理面临新任务新期待的理论认识不足、主动适应不够,以及过度依赖智能技术对智慧治理的定位不准是导致困境和风险的重要原因。解决智慧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实现从智能技术赋能到技术融合的转变,理念融合、过程融合及目标融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路径。
假如这是一篇文章的摘要,那么这篇文章的标题可能是:


A.迈向技术融合的智慧治理

B.理论认识不足制约智慧治理

C.智能技术赋能的智慧治理路径

D.智慧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为标题填入题,需要把握文段中心。文段开篇交代背景,介绍人类社会进入了智慧治理时代。接着引出智慧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后,文段具体介绍了智慧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原因。文段最后通过“需要”提出对策,强调从智能技术赋能到技术融合的转变可以解决智慧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故文段是分总结构,重在强调智慧治理中的问题需要通过技术融合来解决,对应A项。
B项,“制约智慧治理”为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C项,“治理路径”表述不明确,且“智能技术赋能”为文段非重点内容,文段重点强调的对策为“技术融合”,排除;
D项,“问题及成因分析”为对策前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文期刊-掌桥科研《迈向技术融合的智慧治理》


第23题 1万多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中国中东部地区形成五大文化系统,彼此之间已有一些联系,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交流,中国大部地区整合成四个文化系统并开始接触融合:受上山文化的陶壶等泥质陶器的影响,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出现泥质陶,裴李岗文化人群的西进催生了白家文化,而且向北对磁山文化、向南对彭头山文化都有影响。裴李岗文化发挥了纽带作用,四个文化系统初步联结为一个相对的文化共同体,从而有了早期中国文化圈或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起源。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中国文化共同体源于新石器时代

B.中国文化圈地理范围不断演变发展

C.裴李岗文化是早期中国文化圈的核心

D.文化上早期中国源于各文化系统的交融


参考答案:D


解析:文段开篇介绍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中国大部地区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交流后整合成了四个文化系统并开始融合,随后通过冒号对文化系统之间接触融合的过程进行解释,接着指出在裴李岗文化的作用下,多个文化系统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的文化共同体,从而构成了早期的中国文化。故文段为分总结构,意在强调多个文化系统融合之后形成了早期的中国文化,对应D项。
A项,对应文段开篇部分,非重点,文段重在强调各文化系统融合是早期中国文化的起源,而非强调“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性,排除;
B项,“地理范围不断演变发展”对应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排除;
C项,“裴李岗文化”对应结论之前,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人民论坛网《文化上和政治上早期中国的起源与形成》


第24题 关于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中外许多文艺家都有精辟论述。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自己愿意充当“法国社会的书记员”,“活在民族之中的大诗人,就应该总括这些民族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应该成为他们的时代化身才是”,俄国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说过,“只有那些在强大而蓬勃的思想影响之下,只有能够满足时代迫切要求的文学倾向,才能得到灿烂的发展”,等等。这些都说明文艺既要反映时代的现实,又要超越时代的现实。今天,我们迎来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我们文艺工作者应正确认识文艺与时代的关系,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艺术理想,积极响应“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号召,拿出更多艺术精品献给人民和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艺创作绝不能脱离当下时代的社会现实

B.时代需要更多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好作品

C.艺术家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文艺理论

D.文艺既要反映时代现实又要超越时代现实


参考答案:D


解析:文段开篇指出文艺与时代的关系许多文艺家都有论述,接着进行举例,后文通过指代词“这些”对前文进行总结,点明文艺与时代的关系,即文艺要反映时代现实,又要超越时代现实。最后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指出文艺工作者应正确认识文艺和时代的关系。故文段论述的核心话题为“文艺”与“时代现实”,强调文艺要反映时代现实并超越时代现实,对应D项。
A项,“不能脱离当下时代的社会现实”表述不明确,文段已明确指出文艺要反映时代现实并超越时代现实,排除;
B项,缺少“文艺”这一主题词,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C项,缺少“时代现实”这一主题词,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人民日报《交出我们时代的文艺答卷》


第25题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相较于传统农业,现代设施农业把保护环境、低碳节能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按照循环发展理念,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还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此外,现代设施农业使用高科技技术和先进设备,通过农业生产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让土地利用率、劳动产出率更高,资源能耗、生产成本更低,产品更有品质、生态更加安全,助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关于现代设施农业,这段文字未提及:


A.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B.减少资源消耗将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C.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D.运用人工智能实现农业无人化生产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根据“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相较于传统农业······”可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可以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文段已提及,排除;
B项,根据“此外,现代设施农业······资源能耗、生产成本更低,产品更有品质、生态更加安全,助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可知,文段已提及,排除;
C项,根据“相较于传统农业,现代设施农业······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还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可知,文段已提及,排除;
D项,“实现农业无人化生产”文段并未提及,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光明日报《用现代设施打造富农强农新引擎》


第26题 “中华”一词始于胡汉的区分,却终于胡汉的融合。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根本原因在于“中华”一词并不是一个狭义的“汉人”概念,而是一个较宽泛的文化概念,既不对胡族设限,胡族对其也无明显的抵触与排斥。特别是“中华”之“华”所具有的以“衣冠礼乐”来喻指文化的象征意义,给“中华”这一概念带来了极大的包容度。入唐以后,“中华”一词作为唐朝别称与中国名号被广泛使用的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华”概念的实质是“华夷融合”。从很大意义上说,这正是后来历史发展中被“中华”所称谓的人们共同体得以不断扩大的原因。
根据这段文字,“中华”一词的特点是:


A.文化性

B.历时性

C.模糊性

D.开放性


参考答案:D


解析:文段围绕“中华”一词展开论述。首先通过转折指出“中华”一词终于胡汉的融合,紧接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即“中华”一词本身就是一个较宽泛的文化概念,具有极大的包容度,随后又介绍入唐以后“中华”概念的实质是“华夷融合”。最后通过“从很大意义上说”再次强调“中华”的包容度和融合性使得被“中华”所称谓的人们共同体不断扩大。由此可知,文段强调“中华”一词的特点即是包容、融合,对应D项“开放性”。
A项“文化性”、B项“历时性”、C项“模糊性”均与“包容、融合”的特点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清华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 《东晋南北朝至隋唐胡汉融合与“中华”词义嬗变》


第27题 ①他们认为成绩不好是老师和父母的责任,遇事不愿主动解决而是更多地选择抱怨
②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和家长有效沟通后,孩子能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③有研究显示,规则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④那些家里规则清楚、始终保持一致且合理可执行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有信心,成绩也较为优秀
⑤而那些生活在规则意识不清且标准不稳定的、父母情绪易怒、高控制感、指责型家庭的孩子,更加自卑胆小
⑥这样有助于他们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并给自己制定目标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②⑥⑤①③

B.③④⑥②①⑤

C.③②⑥④①⑤

D.③④②⑥⑤①


参考答案:D


解析: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④句指出家里规则清楚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具有优势,③句指出规则有助于孩子的发展,根据逻辑顺序,应先引出话题,再论述这一话题的具体作用,故③句应在④句之前,排除A项,保留B、C、D三项。
继续分析所给语句,①句出现指代词“他们”,强调这部分人认为成绩不好是老师和父母的责任,这部分人身上存在消极表现。结合选项分析,①句前分别为②④⑤三句。⑤句说明生活在规则意识不清的家庭的孩子更加自卑胆小,可与①句构成指代词捆绑,D项当选。②句指出孩子与家长沟通的积极影响,④句论述家里规则清楚的孩子的优秀表现,均无法与①句构成指代词捆绑,排除B、C两项。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光明网《亲子对话:从操控指责到信息引导》


第28题 科创企业往往轻资产、高风险,缺乏担保资金和抵质押物,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不匹配。科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研发资金投入大、技术转化周期长等问题。当前,大多数银行的科创金融产品依赖于传统信贷模式,对于大量科技创新企业信贷融资存在不敢贷、不愿贷的情况。实践中,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应用依然存在一定阻碍,现有产品仍以短期为主,缺乏针对科创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产品。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科创企业的贷款不足

B.科创企业创业风险高

C.缺少适合科创企业的金融产品

D.金融机构对科创企业信心不足


参考答案:C


解析:文段开篇介绍科创企业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不匹配的现状,接着介绍科创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而后指出当前大多数银行的金融产品无法满足科创企业的信贷融资需求,尾句从金融机构角度论述实践中缺少针对科创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产品,故文段重点强调目前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难以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要,对应C项。
A项,文段强调缺少能够适应科创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贷款不足”偏离核心话题,排除;
B项,“创业风险高”对应文段首句介绍的科创企业现状,非重点,且表述片面,排除;
D项,“信心不足”对应银行金融产品无法满足科创企业需要的部分原因,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金观平:协同发力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


第29题 开发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的实践价值在于,通过将前沿技术落地转化为生产力。高技能人才的可贵之处不在于突破核心技术,而在于为产业痛点、难点问题找到核心技术的最佳实践运用场景。例如,将智能技术引入水、电、煤等公用事业领域,但不同行业在应用场景选择上存在差异,电力企业重点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燃气行业的建设重点是智能表具系统······这些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是原始创新,而是技术的跨界融合,需要一线技术人员基于行业特点寻找适合的前沿技术实现赋能和融合。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具有行业选择性

B.技术落地的基础——突破创新,跨界融合

C.找准问题——开发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的核心

D.高技能人才——前沿技术应用落地的“嫁接者”


参考答案:D


解析:文段开篇介绍了将前沿技术落地转化为生产力是开发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的实践价值,接着引出“高技能人才
”这一话题,并提出观点,强调其重要作用在于能将核心技术应用于产业问题的解决,使这些核心技术得以转化为生产力。后文通过“例如”列举了智能技术在水、电、煤等公用事业领域应用的例子,表示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具有差异性,随后指出这些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需要一线技术人员来实现赋能和融合,对前文观点进行论证。故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点论述高技能人才在前沿技术应用落地中的融合作用,对应D项,“高技能人才”为文段核心话题,“嫁接者”可体现将技术融合之意。
A项,缺少文段主题词“高技能人才”,且“行业选择性”仅能对应举例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缺少文段主题词“高技能人才”,且“技术落地的基础”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缺少文段主题词“高技能人才”,且“开发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的核心”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工人日报 《技术赋能、跨界融合: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技能新特质》


第30题 天文学家用基尼系数来描述星系的面亮度分布不均(用星光替代社会学基尼系数定义中的人类财富):基尼系数越大,意味着亮度越集中分布在少数区城,星系越倾向为椭圆(年老)星系。年轻和年老星系的分界线就在0.5-0.6左右,即:如果一个星系的亮度分布不均匀程度超过0.5,则该星系很大概率近似椭圆星系,已失去了制造新恒星的能力了(变成年老星系)。基尼系数在区分不同类星系中的巨大成功使其成为研究星系及星系形态的一个重要参数。
根据这段文字,基尼系数在区分不同类星系中的成功表现是:


A.区别不同星系表面的明亮程度

B.演示不同星系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

C.可以用来描述不同星系与恒星的形状

D.判断不同星系是否失去制造新恒星的能力


参考答案:D


解析:项,根据“天文学家用基尼系数来描述星系的面亮度分布不均(用星光替代社会学基尼系数定义中的人类财富)”可知,基尼系数被用来描述“亮度分布”,“明亮程度”偷换概念,排除;
B项,根据“年轻和年老星系的分界线就在0.5-0.6左右”可知,文段仅论述两者的分界线,而非“星系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表述错误,排除;
C项,根据“基尼系数越大,意味着亮度越集中分布在少数区城,星系越倾向为椭圆(年老)星系······则该星系很大概率近似椭圆星系”可知,“恒星的形状”无中生有,排除;
D项,根据“如果一个星系的亮度分布不均匀程度超过0.5,则该星系很大概率近似椭圆星系,已失去了制造新恒星的能力了(变成年老星系)”可知,基尼系数在区分不同类星系中的成功表现即为“判断不同星系是否失去制造新恒星的能力”,表述正确,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中科院物理所《宇宙社会学:宇宙与人》


第31题 高校管理学院某期培训班有不到100名学员参加,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平均分分别为68分和75分,期中考试不及格学员平均分为53分,及格学员平均分为74分;期末考试不及格学员平均分为47分、及格学员平均分为83分。问这期培训班有多少名学员参加?


A.42

B.54

C.63

D.77


参考答案:C


解析:

方法一:设该期培训班期中考试及格人数和不及格人数分别为x、y人,期末考试及格人数和不及格人数分别为a、b人,根据题意可知,期中考试总成绩为74x+53y=68(x+y),化简可得2x=5y,所以,则总人数x+y为7的倍数;期末考试总成绩为83a+47b=75(a+b),化简可得2a=7b,所以,则总人数a+b为9的倍数。综上,总人数为7和9的公倍数,即为63的倍数,结合总人数不到100人,则总人数为63人。
故正确答案为C。
方法二:由期中考试不及格学员平均分为53分,及格学员平均分为74分,期中考试平均分为68分,根据线段法口诀“距离与量成反比”可得,,解得,则总人数为7的倍数;由期末考试不及格学员平均分为47分、及格学员平均分为83分,期末考试平均分为75分,根据线段法口诀“距离与量成反比”可得,,解得,则总人数为9的倍数。综上,总人数为7和9的公倍数,即为63的倍数,结合总人数不到100人,则总人数为63人。



故正确答案为C。


第32题 某单位从所有职工中选出若干人参加培训,如果选择4人,可能的选择方式正好是选择3人时的10倍,问该单位有多少名职工?


A.32

B.33

C.42

D.43


参考答案:D


解析:

设该单位有x名职工,根据题意可知:




解得x=43。
故正确答案为D。


第33题 一块直角三角形绿地的三边均铺有长度为整数米的水管,其中一条直角边外的水管长7米。若在水管上随机任选1个点做标记,则该标记点在斜边上的概率在以下哪个范围内?(忽略水管直径)


A.小于0.35

B.在0.35~0.42之间

C.在0.42~0.50之间

D.大于0.50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为a,a=7米,设另外一条直角边为b,斜边长为c,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即(c+b)×(c-b)=49×1,


可得:c+b=49······①,c-b=1······②,联立①②两式,


解得:b=24米,c=25米。


根据公式:概率


若在水管上随机任选1个点做标记,则该标记点在斜边上的概率为


,在C项范围内。
故正确答案为C。


第34题 部队射击比赛中,5名参赛的战士共击中了88次目标。已知任意2人击中的目标数量均互不相同,问射击成绩排前两名的战士至少击中了多少次目标?


A.37

B.39

C.58

D.82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要使排前两名的战士击中的次数尽可能少,则其他战士击中的次数要尽可能多。设第二名击中x次,又因任意2人击中的目标数量均互不相同,可得击中次数如下:



根据“5名战士共击中了88次目标”,可列式:x+1+x+x-1+x-2+x-3=88,解得x=18.6,则第二名至少击中19次目标,第一名为x+1=20次,可得前两名至少击中了20+19=39次目标。
故正确答案为B。


第35题 某羽毛球俱乐部推出充值会员优惠活动,具体为月卡会员费用打八折,年卡会员费用打七折,充值总时长1年的月卡比1年的年卡所需费用,打折前后分别多88元和100元,问打折后充值18个月的会员最少需要:


A.不到340元

B.340-400元之间

C.400-460元之间

D.460元以上


参考答案:B


解析:

设打折前月卡和年卡的会员费用分别为x和y,根据题意可列:


12x-y=88······


,······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x=32,y=296。打折后充值18个月的会员可以采取1张年卡+6张月卡花费最少,总费用=296×0.7+32×6×0.8=207.2+153.6=360.8元,在B项范围内。
故正确答案为B。


第36题

一个白色圆柱体零件的底面半径是高的1.5倍,现将其表面涂上黑漆之后,沿下图所示虚线方向切割为4个完全相同的部分。问单个部分的黑色面积是白色面积的多少倍?(π≈3.14 )



A.不到1.1倍

B.1.1-1.2倍之间

C.1.2-1.3倍之间

D.1.3倍以上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赋值该圆柱零件高为2,则底面半径为3,




切割后单个部分如图所示,其黑色面积




其白色面积




则所求倍数为


倍,在B项范围内。



故正确答案为B。


第37题

一个半径300米的圆形湖泊中有一个半径100米的圆形人工岛,该人工岛的中心在湖泊中心的正西方150米处。甲从湖正北的A点开船出发,绕行人工岛西侧到达正南的B点。如果保持最短路线行驶,那么行驶多少米后甲到达人工岛的岸边?



A.150√5-100

B.300

C.50√41

D.200√3


参考答案:C


解析:

如下图所示,要保持最短路线行驶,甲开船行驶的路线为线段AC-弧线CD-线段DB,其中线段AC、DB与圆形人工岛相切。则甲从A点开船出发至到达人工岛岸边的路线为线段AC,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C2=AM2-MC2,且,AM2=OA2+OM2则AC2=OA2+OM2-MC2=3002+1502-1002=102500,





故正确答案为C。


第38题 企业将12个技术培训名额分配给甲、乙、丙三个研发团队。要求乙团队分配的培训名额比甲团队少,但比丙团队多,且每个团队至少分配1个名额。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A.6

B.7

C.36

D.42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条件,各团队分配的培训名额甲>乙>丙,采用枚举法,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共有7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故正确答案为B。


第39题 运动会招募志愿者,第一次招募了不到100人,其中男女比例为11:7;补招若干女性志愿者后,男女比例变为4:3。问最多可能补招了多少名女性志愿者?


A.3

B.5

C.6

D.10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男女比例为11:7”“补招若干女性志愿者后,男女比例变为4:3”可知,男生人数既是11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男生人数为44n。结合“第一次招募了不到100人”可知,男生人数是44人,原来女生人数为44÷11×7=28人;补招后女生人数变为44÷4×3=33人。可知女生最多可能补招人数为33-28=5人。
故正确答案为B。


第40题 某餐饮店接到一份粽子订单,张师傅与李师傅同时工作8小时可完成。现张师傅先独自包粽子3小时,李师傅接着独自包了1小时,还剩订单总数的没完成。已知张师傅每小时比李师傅多包14个粽子。问这份订单粽子的总数是多少个?


A.224

B.296

C.320

D.416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张师傅和李师傅的效率关系为:3×张+1×李=8×(张+李)×(),整理可得,张:李=3:1,设张师傅的效率为每小时3x个,李师傅的效率为每小时x个。根据“张师傅包粽子比李师傅每小时多14个”可得,3x-x=14,解得x=7,则一共有8×(3×7+1×7)=8×28=224个粽子。
故正确答案为A。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