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⑥ ② ④ ⑦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要在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把握主要情节和人物,根据题干要求作答。此题已给出同学所写的读后感的标题,根据标题的意思,联系名著内容即可确定适合的名著书名。①从《傅雷家书》以家书的形式表达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可知,读后感的标题适用“见字如面 纸短情长”。②“旧事重提”的意思与《朝花夕拾》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相符合。③《海底两万里》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充满奇特的幻想,读后感适用“想象奇幻 预见未来”的标题。④《骆驼祥子》语言的一大特色就是充满京味儿,很明显适用“京味浓郁 环境造人”作为读后感的标题。
参考答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解析:
①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水浒传》第3回,史进私通少华山贼寇,被李吉告发,官兵包围史家庄。史进无奈,火烧史家庄,并率领众庄客及少华山好汉杀出了庄,躲进了少华山。史进不愿落草,辞别了朱武等人,去了渭州。在渭州一酒楼上,史进结识了鲁达。二人出了酒楼,在街上又结识了李忠。三人上了酒楼喝酒,遇上了金老汉父女,知道了他们的遭遇后,鲁达义愤填膺,给了父女两人钱叫他们快逃,又找镇关西算账,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又慌张逃到了雁门县,竟遇上了金老汉。这一回的回目是“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根据“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可知,这里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
②本题考查名著情节。从这首诗的“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等关键语句判断,这是写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情景。可知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主要讲述了:柴进将林冲接到自己庄上休养。其庄上有一教师姓洪,这洪教头十分轻慢林冲,招惹林冲,要与之比武。林冲无法只好上场。林冲武艺高强,一棍打倒洪教头,柴进众人喝彩不已,林冲又被柴进留住几日,便与二公人再朝沧州去了。陆虞候再次设计陷害林冲,曾被林冲救过命的店主人李小二向林冲报告了消息,林冲怒寻陆谦不遇。管营派林冲管草料场,欲烧死林冲。风雪之夜,忍无可忍的林冲杀死了前来放火的差拨、富安、陆谦。在逃亡途中,林冲在一庄上烤衣讨酒,打散庄客,醉倒雪地,被庄客捉住。
第43题
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符的是( )(2分)
A.作家总是有那么多东西可写。一是由于天才,他在捕捉题材时有过人的敏感与敏捷;还有可能是因为专注——注意力集中,别人发现题材的机会跟他一样多,只是别人心不在焉,往往视而不见。
B.作家往往需要主动去找材料,如有人“漆身吞炭”,装扮黑人,到美国南部最歧视黑人的地方去挨打受骂。
C.平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却往往错过,精微隐秘的现象只有作家方才看得见。
D.作家是生命力的见证人,美的发现者。有一个诗人说:“如果我不来,这一山野花都白开了。”正是此意。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C.根据第一段句子“有人说这就是天才,他在捕捉题材时有过人的敏感与敏捷;有人说这是因为专注——注意力集中,别人发现题材的机会跟他一样多,只是别人心不在焉,往往视而不见。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通常,你需要什么就特别注意什么,经常注意什么就能多知道什么。我在子女幼小时熟知小儿科名医的住址,老大后却能背诵心脏病医生的电话号码”可知,“平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却往往错过,精微隐秘的现象只有作家方才看得见”说法太绝对。
故选C。
第44题
下面对文章所用论证方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句用到了举例论证,使“你需要什么就特别注意什么,经常注意什么就能多知道什么”一句更具说服力。
B.(乙)句用例证法论证了作家的观察各有独到,“满杯的山光”“早晨的山和中午的山几乎不是同一座山”,他们眼中之物总别有一番天地,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们往往又受作家观察方法的影响,进而觉出酒中尚有月色,人在不同光线作用下模样迥异。
C.(丙)句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正好对应听觉、嗅觉、触觉三个观察角度,更为直观地印证了观察以眼睛为主力,但听觉、嗅觉、触觉也是观察力的一部分。
D.(丁)句用到了正反对比论证,以给英国文豪约翰逊写传记的人为反例,提出观察还有连续的、总体的观察,复杂的题材大都由连续的、总体的观察得来。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辨析论证方法。
D.“【丁】句用到了正反对比论证”分析错误,本句话中列举了在茶叶公司做事的小说家观察公司老板的事例,台北的两位作家叙述台北变化的事例及给约翰逊写传记的人天天跟随约翰逊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论证了本段的分论点,“观察还有连续的、总体的观察”。
故选D。
A.文章开篇以疑问的方式引入,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能巧妙引出本文的论题“题材来源”,这种写作技巧在议论性文本中十分常见,如《谈创造性思维》一文中,罗迦·费·因格也正是利用大量的疑问句层层推进论述的。
B.本文主要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丰富的事实论据,对论点的迭陈、论述的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C.作者思维缜密,论述严谨,巧妙承接,自然流畅。“所以”屡次出现,点明因果联系,往往表明由前文的论据能推出后文的论点。比如“无论他是不是作家,他生活在世界上,人生和自然必定在人心里留下一些东西。”是论据;“所以,有些人,他从未想到要做作家,最后也写了一本书”是论点。
D.本文多为写作干货,旨在说理,但语言却毫不教条,反而文意隽永,值得反复咀嚼。“这些花就可能永远不谢,价值也可能不只是一些花。”花开有时,落花无声,可作者却道“花”“不谢”,那是因为这些花儿早已化作作家笔下的一个意象,在文学中葆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花开不败。读至此,对于写作的价值和意义,读者又有了更深层的悟得。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C.“往往表明由前文的论据能推出后文的论点”错误,论点论据颠倒了。应该是“无论他是不是作家,他生活在世界上,人生和自然必定在人心里留下一些东西”是论点,这是作者发表的观点。“所以,有些人,他从未想到要做作家,最后也写了一本书”是论据。
故选C。
第46题
阅读材料一,说说你从图表中得到的主要信息。(4分)
参考答案:①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逐年增多;
②到2018年,增长率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解答本题先要读懂图表。柱状图表示中国短视频人口用户的数量,从左往右,柱状图不断增长,说明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逐年增多。线形图表示中国短视频用户的增长率,从左往右先上升后下降,说明到2018年,增长率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
第47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一中第②段加点的“目前国内”“目前”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国内”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了到现在为止,在中国之内已经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如果去掉,则与实际不相符合,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材料二中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著名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讲述中国红色经典故事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主旋律纪录片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观点。
C.短视频有较强的用户黏性的原因一是短视频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迎合人类的“生动性偏好”心理;二是短视频能够满足参与者的围观心态和自我表露诉求;三是短视频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适应信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四是短视频平台的垂直深耕、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
D.短视频有如此多的优点,建议青少年可以多看短视频,尤其是多看一些宣传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的短视频或者主旋律纪录片。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D.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句子“据报道,在国家网信办指导下,目前国内已有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第③段内容及句子“其实,不只是青少年,一些成年人也在低头中感到‘时间知觉麻木’,在虚拟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可知,短视频虽然有利的方面,对青少年也有危害,国家电信平台已经有相应的措施;可知,本题句子阐述错误;
故选D。
第48题
阅读材料三,谈谈李子柒短视频的特点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①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方面展开,让更多的外国人通过短视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②李子柒短视频散发着一种原生态的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隐藏在这种美的最深处;③李子柒的视频短时间内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已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内容筛选要点。
解答本题要根据相关语段进行提炼。
根据材料三第①段句子“四川女孩李子柒,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中取材拍摄视频,作品散发着浓浓的烟火味道和田园气息”可知,李子柒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中取材拍摄视频,作品散发着浓浓的烟火味道和田园气息,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
根据第③段句子“李子柒视频作品的共性是散发着一种原生态的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隐藏在这种美的最深处”可知,李子柒视频作品的共性是散发着一种原生态的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隐藏在这种美的最深处;
根据第④段句子“子柒的视频可能抵得上甚至超过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影视作品、舞台艺术作品”可知,李子柒的视频可能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已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
第49题
文章开篇为何从英子家的晚餐写起?(4分)
参考答案:引出“妈妈的剩菜”,为下文对母亲的叙写做铺垫,抒发对已逝母亲的强烈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开头的理解。要综合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的结构安排,体会开头的作用。本文第①段“日前在英子家晚餐……可是英子说:‘我最爱吃妈的剩菜’”引起下文要写的“妈妈的剩菜”,开头写英子家的晚餐是做铺垫,引出后文思念母亲的情节,自然而真切的表达出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第50题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2)段划线部分的内容。(4分)
参考答案:划线句用到了比喻、引用、反问等修辞手法。将他们的笑容比作春风里盛开的蔷薇;引用增加文采,生动简练地写出了亲人间其乐融融的场景;反问加强抒情肯定语气,依偎慈母笃定是再幸福不过的事。这些都表现了母爱的温馨柔软,沐浴在母爱中孩子的幸福,强烈地衬出此刻因失去母亲,不能与母亲依偎的“我”内心的孤单与伤感,为后文在悲伤浓郁的思母之情下展开回忆,奠定了情感基调,字里行间蕴满深情,真切动人。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要结合语境意,根据题干的要求,深入理解句子,体会其语言、内容等方面的妙处。此题划线句使用多种修辞方法,一是比喻,“她们的笑容美得像一簇春风里盛开的蔷薇”,本体是笑容,喻体是蔷薇。二是引用,引用“亲旁一言笑,四座生春晖”。三是反问:“人间哪有比偎依在慈母身边更幸福的呢?”运用多种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加强抒情语气。使内容表达更加突出,体现了能够依偎在母亲身边是多么幸福的事。同时,形成反衬,“亦使我泫然欲涕”,衬托“我”失去母亲的无比孤独与伤感,为后文奠定感情基调,引发作者展开对母亲的回忆,表达浓浓的思念之情。
第51题
“那里面好像下了一点什么特别的作料”,“这里面一定有点什么说不出来的特别作料”反复出现,请根据文意揣摩,到底是什么“特别作料”?(4分)
参考答案:这种“特别作料”是具有母亲气息、独属于母亲的味道;菜里盛放着母亲的爱;菜里有孩子对母亲的回忆、思念。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中心,结合重点语句概括回答。根据第④段“为了想母亲……我也时常烧几样母亲当年价廉物美的拿手菜以飨好友”可知,母亲的菜里有“我”深深的思念,满满的回忆;根据第⑤段“母亲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真是有福不会享,有被子偏盖蚊帐,妈吃的都是剩菜呀’”可知,母亲的菜里的“特别作料”是母亲的爱;根据第⑩段“为了他,为了孩子,更为了彼此都思念母亲,我常常学做母亲的菜,我也像母亲那样,把剩汤剩卤或是腌菜根等搁在自己面前,把好菜留给孩子吃”可知,母亲的菜里是有着所有母亲的共同特点,那是天下母亲所特有的气息和味道,是最无私、最伟大的一种情怀。
第52题
文中(10)段提及“她的美德又岂止勤俭而已”,请结合材料,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对母亲“勤俭”之外的美德进行补充。(4分)
参考答案:①母亲忧伤苦难的一生可见母亲的坚韧;②母亲责骂我以后的眼泪里,是严厉过后的慈爱;③价廉物美的拿手菜可看出母亲持家有道;④为我操心饭食,可见她心细如发,关心疼爱孩子。(任意两点)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进行分析。本文主要表现母亲“勤俭”,除此之外母亲还有许多美德。从第③段“更由于母亲一生都在忧伤苦难中度过”可见其坚韧,从“立刻就会想起母亲责骂我以后的眼泪”可见其严厉又慈爱。从第④段“我也时常烧几样母亲当年价廉物美的拿手菜以飨好友”可见母亲持家有道。从第⑤段“母亲因为我吃不下饭,每天给我换各种各样的菜。热腾腾一大碗放在我面前,让我一个人享受”可见母亲非常细心,深爱孩子,从“母亲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真是有福不会享,有被子偏盖蚊帐,妈吃的都是剩菜呀’”母亲将剩菜留给自己,好菜给孩子,可见母亲具有先人后己、独自吃苦、默默奉献的精神。
第53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B.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C.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D.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断句。要根据虚词、句子结构及文句意思断开停顿。
第一句的主语“尧佐闻”,“之”常用于句末,“鳄”主语,故在“鳄”前断开。再根据句子的意思:尧佐听说后为这件事感到伤心,命令两个小吏驾着小舟带着网前去捕捉。鳄鱼最为凶暴,平常不能网到。故正确断句为: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第54题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奇其志 奇:对……感到惊奇
B.鳄鱼尾而食之 尾:尾巴
C.知寿州 知:担任……知州
D.后卒如尧佐议 卒:最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注意根据句意推知词语意思。
A.句意:人们惊奇他的志向。奇:对……感到惊奇。
B.句意:鳄鱼尾随而吃掉了儿子。尾:尾随。
C.句意:担任寿州知州。知:担任……知州。
D.句意:钱塘江的筑堤工程最终按陈尧佐的建议实行。 卒:最终。
故选B。
第55题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尧佐写文章列举鳄鱼的罪状并在各个市镇公示,然后烹杀了它,人们都感到惊异。
B.尽管丁谓听了陈尧佐的建议用“下薪实土”法来筑固江堤,第二年堤还是损坏了。
C.陈尧佐奏请朝廷免除河东百姓的赋税,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几十万的课税。
D.陈尧佐做宰相时的业绩虽不多见,世人却称赞他是宽厚有德的长者。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B.根据“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可知,钱塘江用竹笼装石筑堤,堤第二年就损坏了。
故选B。
第56题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 ⑵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参考答案:⑴当年大饥荒,陈尧佐拿出俸米做成粥供饥饿的人吃。
⑵陈尧佐为他们修筑堤防,栽植柳树几万株,修造柳溪,百姓靠此受益。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要注意重点实词的解释及句式的理解。
(1)重点词语有:岁,当年。为:做成。食:给……吃。
(2)重要词语有:为,替、给。植:种植。赖:依靠。
【点睛】
参考译文:
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写《海喻》一篇,人们惊奇他的志向。百姓张氏的儿子与其母亲在江中洗澡,鳄鱼尾随而吃掉了儿子,母亲不能营救。尧佐听说后为这件事感到伤心,命令两个小吏驾着小舟带着网前去捕捉。鳄鱼最为凶暴,平常不能网到,到这时,鳄鱼顺服地被网住,陈尧佐写文章(列举鳄鱼罪状)在各个市镇公示,然后烹杀了它,人们都感到惊异。(皇上)召陈尧佐回朝,在史馆当值,担任寿州知州。当年大饥荒,陈尧佐拿出俸米做成粥供饥饿的人吃,官吏都来献米,赈济了几万人。移任庐州,因为父亲患病请求辞官回家。后来担任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用竹笼装石筑堤,堤第二年就损坏了。陈尧佐请求放进柴薪装满泥土才坚固耐久,丁谓不以为然,陈尧佐移任京西转运使后,钱塘江的筑堤工程最终按陈尧佐的建议实行。陈尧佐移任河东路转运使,因为河东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依靠石炭为生,陈尧佐奏请朝廷免除他们的赋税。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税几十万。天禧年间,黄河决口,起用陈尧佐任滑州知州,制造木笼来减轻水浪冲激,又修筑长堤,人们称作“陈公堤”。移任并州,每次汾水暴涨,并州百姓往往忧虑不安,陈尧佐为他们修筑堤防,栽植柳树几万株,修造柳溪,百姓靠此受益。论赞中说:陈尧佐做宰相时的业绩虽不多见,世人却称赞他是宽厚有德的长者。
A.首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诗人站得高,望得远,这一“尽”、一“迥”、一“开”,渺远辽阔的景色尽收眼底。
B.醉后凉风四起,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因凉风扫兴,舞袖败兴而回的理解显然是一种误读。
C.颈联想象神奇,诗人恍惚看见仙人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的情景。诗人分明也有些醉意了。
D.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参考答案:C
解析:
C.“诗人恍惚看见仙人在云间连榻”错误,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置身仙境,这是诗人的想象,以衬托楼之高。
故选C。
第58题
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将改动前后的两句诗加以比较,说说前者好在哪里。(2分)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中“引”有带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与下句“山衔好月来”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情趣盎然。“雁别秋江去”只是写雁儿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要结合全诗的内容,联系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运用的手法,体会语言的妙处。本诗写于诗人流放途中遇赦,心情非常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了欢快之情。前者“雁引愁心去”恰恰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忧愁被大雁带走了,山又送来了好月,巧妙运用拟人手法,突出情感,富有情趣。如果改为“雁别秋江去”只是客观描写景物,缺乏感情色彩,不符合诗意。
第59题
大作文 请以“看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要有真情实感;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例文:
看见
晨光熹微,东方欲晓。
室友一早便打开学校网页,查看绘画比赛的结果。
她一直是我们班上的丹青高手,在她的鼓励下,我与她同时报名参加。初次参加这种比赛,我可没抱得奖的希望。
“嗨,你的作品在绘画比赛中得了二等奖,恭喜你啊!”室友的祝贺声在耳边。没听错吧,这可是几个学校联合举办的绘画比赛,顿时,我的心情激动到无以复加。
“你太牛了!”室友的祝贺声不断。和我一起参赛的还有她呢,当时,她给我的创作提供了不少建议。这次,我能得二等奖,她一定能夺冠呢!“谢谢你!怎么样,第一名是你吧?”“没有,我什么奖都没得到。”我惊叹道:“不会吧?
你指导我画画,我都取得了名次,你怎么……”“没关系,我们是朋友,虽然这次我没取得名次,但是你拿了奖,不也代表我们班级的实力嘛!”我的脸上飞上一抹红霞。看见她一双栗色的眼眸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从里面投射出来的是真诚、开心,温暖了我的心房。“谢谢你!”我微笑,她弯眸。幸福如气泡升腾,忽隐忽现,飘浮在空中,映着晨光,绚烂多彩。
月上中天,夜凉如水。
我把全身都埋在被子里,却还是温暖不了那颗冷言冰凉的心。脑海中是老师轻描淡写的表扬和同学的冷嘲热讽,留在心底的,只有一个孤独的灵魂。下了晚自习,我躲开室友,想缩在床上,默默地独自疗伤。“怎么了?别人误解你了就这么不开心?”温婉的声音此时听来充满了虚情假意。我裹紧被子,丝毫不想让她看见我的内心是对她才能的妒忌、对同学讥讽的怨恨,还是为自己能力不够感到自卑?也许都有。“别捂着了,这样不闷吗?大家都说你抄袭我的画,你生气了,但清者自清,你我都知道不是这样的。”她的声音不大,却瞬间揭开了我的伤疤。我内心很痛,眼泪顿时溢出眼眶,紧咬着嘴唇没有哭出声来。
“你能取得好成绩,说明你具有绘画的才能。为什么大家会怀疑你,是因为你没有把你的才能更多地施展开来。以后,你多努力,做出成绩,大家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没事啦,来,伸出头来……”细柔的声音还没停止,一双手就轻轻地扯了扯我头顶的被子。这次,我没有拒绝,不知是因为把自己闷得太久了,还是她的话起了作用,在接触新鲜空气的一刹那,
我的心情好了许多。或许,我真不该纠结于他人的嘲讽。她探过身子,轻轻替我拭去眼角的泪,有了她的安慰,我孤独的灵魂有了陪伴,伤痛不复存在。
幸福的气泡腾空而起,在盈盈的月光下旋转升腾,折射出五彩光圈。看得见的幸福呀,愿你永驻心间。
【详解】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看见”可以是用眼睛看到,也可以用心感悟到。然后可以用扩题法,加上一些成分变成“我看见你的关心”,或者“我看到你的真诚”,“我看到你的勤奋”等,这样就能确立要写作的内容。可选择的立意:(1)可以写同学努力上进,突出努力的人最美的主题。(2)可以表达对父母老师对自己关心的感激之情。(3)可以表达真诚待人的可贵。
第二,选材构思。可以选择看到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叙写环境变化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歌颂对强大祖国的赞美之情。可写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帮互助,营造了和谐校园,感受生活的幸福美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作,还要注意细节描写。
第60题
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虐nüè 祈qī 霾mài
B.虐nüè 祈qí 霾mài
C.虐xüè 祈qí 霾mái
D.虐nüè 祈qí 霾mái
参考答案:D
解析:
虐——nüè,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物)大肆侵扰或破坏。
祈——qí,祈盼:恳切盼望。
霾——mái,阴霾,比喻环境恶劣。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