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集(204题)


第81题

文中的邹忌具有哪些可贵品质?请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①能冷静思考,不盲目轻信他人。②善于进谏。③热爱国家,关心国家政事。


解析: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叙写邹忌以自己的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以及“暮寝而思”,思考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由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而想到国家治理的大事,并运用类比的手法对威王进行劝谏,可见邹忌具有善于冷静思考问题,不盲目轻信他人;关心国家政事,抬爱国家且善于进谏的可贵品质。


第82题

请结合以上两个语段,简要分析邹忌和晏子分别是如何成功劝谏君主的。4分)



参考答案:邹忌:从个人生活小事说起,由小到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用含蓄的话语委婉规劝齐王。晏子:看似列举烛邹的三条罪状,其实是在婉转地提醒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自己的声誉,以此达到劝谏目的。


解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先从自己的私事说起,随后以私事比国事,让齐威王从中受到启发。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事大事,用设喻类比来讲道理,含蓄委婉规劝齐王,使得威王愉快的接受劝谏。而《晏子谏杀烛邹》中的晏子则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先列举烛邹的三条罪状,实则是在婉转地提醒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自己的声誉,从而达到了劝谏目的,使齐景公放弃杀死烛邹的想法。

【点睛】


参考译文:


(一)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二)齐景公喜欢捕鸟,就命令烛邹管理鸟,不久,鸟逃跑了。齐景公气坏了,决定亲手杀掉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数他的罪状然后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的罪已经列举结束,请杀死烛邹。”景公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第83题

请结合“可怜白发生”一句,分析诗人是如何将“雄壮”之志化为“悲壮”之情的。2分)



参考答案:诗人用梦回军旅生活与战斗场面抒发收复失地的雄壮之志;用“可怜白发生”一句,从梦境拉回到现实,写自己年近半百、赋闲在家,表达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壮之情。


解析:

考查赏析作者感情。读词可知,作者深夜无眠,挑灯看剑,在梦中回到了曾经的军营。在军营里,他与壮士们喝酒吃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志为国建功。此为“雄壮”。“可怜白发生”一句,作者从梦境中回到现实,白发渐生,垂垂老矣,再想回到疆场杀敌建功已是不可能,雄心壮志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只是在梦中回忆往事了。此为“悲壮”。“雄壮”之志化为“悲壮”之情,让人唏嘘不已。


第84题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如何描写战斗场面的? 2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运用比喻修辞,将“弓弦发声”比作“霹雳”,生动形象地描写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示例二:引用“的卢”的典故,写出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突出表现惊险的战斗场面。
示例三:侧面描写,以马快弦急烘托战斗的激烈。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

"弓如霹雳弦惊”: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将“弓弦发声”比作“霹雳”,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从运用典故的角度。“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引用“的卢”的典故,形象地写出马跑得飞快,表现战争场面的惊险。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写马跑得飞快,弓弦响如惊雷来表现战斗场面的激烈。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描写角度。“马作的卢飞快”从视觉上写马奔跑的迅速,“弓如霹雳弦惊”从听觉角度描写弓弦响如惊雷,形象地表现了战斗的激烈和惊险。


第85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要飞》这首歌的歌词写道:我要飞/飞越伤悲/一种接近光的感觉/自由是梦想无边无际的能源/我敢飞/有梦就追……。痛过的泪水/换来是甜美/我要用力飞/不管有多远/超越了极限/挑战的冒险/我要勇敢追/奔向到终……


读了这一段歌词,你有何感触?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要飞”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请根据材料内容,提炼观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例文一:

我要飞


幼时,在公园看到芳草如茵的草地上飞腾起一群一群的白鸽,想得更多的,不是自由,而是飞翔。


“为什么它们可以飞?”“我怎么飞不了?”……一连串的问题常把爸妈问得头昏脑胀,于是他们不耐烦地应付一句:“因为它们有翅膀。”“为什么它们有翅膀我没有?我也要飞,”然后又开始絮叨。


儿时的我,常常幻想自己有双翅膀可以到处飞翔,也常常拿个鸡毛掸子在空中乱舞,期待挥舞羽毛可以让我飞起来。那时,“我要飞”成了我最大的心愿。现在回想起来因为是最天真,最幼稚。


现在的我,正值豆蔻年华。有了青春的小伤感,有了与我一样正值青春的女生一样的烦恼:不够漂亮,不够苗条……再没了童年的幻想与天真,再没了“我要飞”的愿望。


告别童年,步入青春,那飞翔的愿望只在梦中成为一个清晰的点,人醒梦睡,又成了一个模糊的点,被笼罩在那虚无缥缈的雾气中,朦朦胧胧。想靠近却又不敢,因为那代表着幼稚,我们像躲避一场瘟疫那样惶恐不安。


小时候,总感觉大人的世界很复杂,然而现在的我们也在逐步走向复杂么?


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竟有了把那尘封的装着童年美好愿望的盒子打开的冲动,不,不能,不要幼稚。我抑制住自己的冲动,尽量平静地在心底对自己劝告。可怜的青春!丢失了童年,也丢失了真实的自己。


时光变幻,光线扭曲,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我又见到了一群一群的白鸽在芳草如茵的草地上向展览的天空飞去。


“自由!”那一刻,我发自内心的呼喊了出来。


我真的渴望自由,渴望像白鸽那样自由的地翱翔在蓝天里。寄人篱下,多少离别,多少无奈,多少忧愁,总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带着面具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宫廷里,那种感觉,有点“深宫尽日闲”。


怀念无法回归的童年,怀念渐行渐远的自由,怀念童年带来的幻想、天真、美好,怀念自由带来的欢愉、真实、洒脱……


怀念那些曾经拥有,现在失去的一切。


让我用青春感受童年,怀念自由,我要飞得更高,像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像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因为翅膀带我飞翔,不用害怕受伤。我要在蓝天飞,我要在风中飞,像白鸽那样。


踮起脚尖,张开双臂,等风来,我要飞……


例文二:


挑战自我


挑战,这是一个数千载来一直萦绕在人的耳畔,令人怦然心动的词。就是它激励着人们,使人们把潜在内心的雄心壮志和无穷力量激发出来。


为了它,有了在雷雨中放金属风筝的勇士——富兰克林;为了它,有了极地旅行的冒险家——斯蒂芬;为了它,有了踏上月球土地的飞行者——加加林。人们为了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不惜以自己渺小的身体向大自然发起了挑战。躯体死亡了,但这种挑战精神将获得永生,它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勇敢的人。


挑战会让我们更加充实。也许你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儿,是大河里不起眼的一叶小舟,甚至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惊叹。对此,我们更需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自身的价值。


诚然,人类在向大自然挑战的同时,也在向自身挑战。当刘易斯纵身一跃,跨过“世界纪录”时;当约翰逊风驰电掣,比原记录提前0.1秒冲过终点时,人们欢声雷动,如痴如醉。殊不知这0.1秒背后是多么大的一个里程碑。在浩瀚的宇宙,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挑战精神是伟大的,它足以震撼宇宙!


挑战者永远从今天开始,而不是空空观望明天,绝不会沉湎在昨天里,应该好好把握今天,不让它匆匆逝去。


挑战并不可怕,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我们要飞翔,去接受风雨的洗礼;为了实现人生的追求,我们要飞翔,去迎接春风和朝阳。虽然我们并不坚强的翅膀会受伤,但我们一定要坚忍,坚忍是通向成功的浪船,是一切任重而道远的有志之士必不可少的品质。谁想达到光辉的顶点,摘取高峰的明珠,夺取人生征途最后的胜利,谁就得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到底。


让我们一起挑战,一起超越,怀着“更快、更高、更强”的信念去向极限挑战!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详解】


分析材料:材料引用了歌曲《我要飞》的歌词。歌词中提到的“飞”,并不是飞翔的意思,而是奋斗的意思。通过奋斗,战胜成长路上的侨,敢于奋斗,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到达人生终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引导语意在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1)本题考查命题作文。要求以“我要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动笔之前,需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我为什么要飞?我要飞到哪里?我要怎样飞?在飞的过程中,我得到哪些启示与感悟?这里说的“飞”当然不是本义上的飞翔,而是超越、逾越之意。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超越困难等。应从真实生活中选取材料,选取自己某一次超越,某一次战胜的经历,表达自己要努力“飞”的真挚愿望。如,自己升入了初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不适应新的环境,与同学无法相处,和老师有某些隔阂等。此时的自己就如同被雨打湿了翅膀的鸟儿,无法飞翔。爸爸知道了这种情况,与自己一番长谈,让自己明白了要努力适应,懂得宽容他人,一定要努力“飞”。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抒情和议论来抒发真情,点明主旨。


(2)本题考查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根据材料中的“我要飞/飞越伤悲”可得观点:忘记伤悲,奔向明天。根据“我敢飞/有梦就追……”可得观点:敢于立志,追求梦想。根据“痛过的泪水/换来是甜美”可得观点:痛苦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根据“我要用力飞/不管有多远/超越了极限/挑战的冒险”可得观点:努力追求梦想。挑战自己的极限,战胜自己,就是成功。写作议论文,首段应引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要鲜明,首段还要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可引用典故,列举社会热点事件等。然后围绕着中心论点进行论述,可以逐层深入,可以从中心论点中分化出几个分论点,通过证明分论点的正确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末段应再次强调中心论点,与首段相呼应。


第86题

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参考答案:故患有所不辟也


解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第89题

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参考答案:英雄末路当磨折





第93题

是《儒林外史》中的________________(人名)。



参考答案:周进


解析:

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从“天字号”“又是一头撞将去”等信息可知,指的是周进。


第94题

他见到天字号和号板,为什么要一头撞死?他和范进有哪些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他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所以想一头撞死。(3分)俩人都醉心于功名,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都半生潦倒,受人欺凌和嘲笑侮辱。都晚年中举,飞黄腾达。(2分)


解析:

据名著中“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可知周进自杀的原因,这说明周进是一个受科举毒害很深,精神脆弱的书呆子。周进与范进都是受科举制度毒害的穷苦读书人,他们都读了好几十年的书还没有考中秀才,除了读书,就什么也不会了。他们晚年都是利用八股这块敲门砖敲开了仕途的大门,终于从社会的底层挤进了统治者的行列。


第95题

鲁迅曾评论《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是一部“讽刺之书”。请你以书中的严监生为例,结合与他相关的情节,简要说说作品的讽刺意味。



参考答案:示例:严监生临终之际,因心疼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灯草,他才咽气。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夸张手法来表现他的极度吝啬,让人读了觉得十分可笑,从而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讽刺意味。(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作答时要依据小说中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分析其讽刺手法。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第96题

请你参加以“走近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晓时令】“大地春又回,长空裂惊雷。万物生欲动,无为自有为。”这首诗展现了哪个节气的时令特征?



参考答案:惊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节气的把握。结合“长空裂惊雷”可知描述的是“惊蛰”。“蛰”是的意思。惊雷惊动了蛰伏的动物。




第99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本文叙述了阿拉山口油站的员工们与大风做斗争的事迹

B.本文以老员工的讲述为线索,首尾呼应,思路清晰。

C.老站长是一个不怕困难、以苦为乐、恪尽职守的人。

D.文章赞扬了边境线油站员工为国奉献的可贵精神。


参考答案:B


解析:

B项,本文的线索应该是“我”在阿拉山口油站的采访,或者“我”在阿拉山口油站的见闻感受。


第100题

阿拉山口加油站处于风口位置,文中是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风力之大的?



参考答案:示例:①大风刮雪堵门。②窗户挡不住风(风把窗户吹下来)。③大风吹走人和车。④大风刮塌用粗钢结构扎的雨棚。(写出三点即可得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筛有效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材料,找到相关段落,再结合原文语句进行筛选提炼即可。从“风一刮,雪直接把门堵住”“风把窗户拽下来是常事”“这是把人吹走的,把车吹走更叫家常饭”“当天晚上雨棚就塌了”等语句即可提炼概括出答案。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