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
妈妈的菜
琦君
①日前在英子家晚餐,满桌色香味俱佳的菜已使我胃口大开,而伯母最后端上一小碟子鸡血豆腐,我们又抢着伸过筷子去。她笑着说:“这是中午的剩菜呀,你们吃新鲜的吧。”可是英子说:“我最爱吃妈的剩菜。”
②英子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孩子们围着她爱娇地喊妈妈,或故意逗她生气。她也爱娇地逗着自己的妈妈笑乐。她们的笑容美得像一簇春风里盛开的蔷薇。“亲旁一言笑,四座生春晖。”人间哪有比偎依在慈母身边更幸福的呢?这美丽的情景感染了我,使我欣羡,亦使我泫然欲涕。
③我的母亲去世已二十五年了,可是我思母之情,却是与日俱深。这也许由于我是独女,承受了母亲全部的爱,更由于母亲一生都在忧伤苦难中度过,我们母女之间,除了骨肉至爱之外,更有一种患难中相依倍切的知己之感。因此,二十多年来,我遭到忧患时,希望母亲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遇到欢乐时,痛悼母亲已不在人间,不能与我共享欢乐。二十五年来,母亲的一颦一笑,都深印我脑际。当我失去耐心,打了我惟一的七岁儿子时,立刻就会想起母亲责骂我以后的眼泪。有了孩子,我更懂得母亲对我天高地厚的爱,有了孩子,我也更需要母亲的爱。
④为了想母亲,我时常去有母亲的朋友家以求分享那一份幸福。我也时常烧几样母亲当年价廉物美的拿手菜以飨好友,她们吃了赞不绝口,我心中的安慰是难以言喻的。
⑤幼年时,母亲带着我住在乡间,乡间有的是新鲜的鱼虾鸡鸭。母亲因为我吃不下饭,每天给我换各种各样的菜。热腾腾一大碗放在我面前,让我一个人享受。而我呢,偏偏想看母亲摇摇摆摆从厨房里端出的小碗剩菜。那往往是上一餐的剩汤剩卤,或是葱蒜炒豆腐渣、酱萝卜皮、腌菜根、鲞鱼头蒸豆腐。这都是废物。她舍不得丢,就做来自己下饭,我却觉得比我面前的虾仁蒸蛋、红焖黄鱼等更香,我要抢。母亲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真是有福不会享,有被子偏盖蚊帐,妈吃的都是剩菜呀。”
⑥可是妈妈的剩菜总是最鲜甜的,那里面好像下了一点什么特别的作料,是什么呢?我说不出来。
⑦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我的孩子也爱抢吃我面前的剩菜。尽管我给他特别作了最新鲜的菜。
⑧记得母亲的小碟里,最好吃的是腌菜根。加点麻油糖醋,那么香,那么酥软,到嘴便化。现在想起来,还似乎齿颊留香、凉沁心脾。我曾试做多次,总不及母亲做的好,深悔当年没有请教她这点秘诀。但无论如何失败,只要是摆在我自己面前的,孩子的筷子第一下就伸过来。仿佛妈妈留了最好吃的菜给自己,哪怕啃不动的菜根都是好的。
⑨别说孩子,连他爸爸都不例外,他总赞我的咸菜做得清香可口,跟他母亲的“三江榨菜”可以比美。于是他也如数家珍似的跟我说起他母亲的拿手名菜,夹沙肉、糯米鸡、八宝豆腐、鱼香肉,他一样样地说,我一样样的试着做。无论做得像不像,他总连连点头,以浓重的四川乡音赞许我:“亨耗(很好),亨抢(很像)。硬是要得。”我明明知道,这不是我学得到家,而是由于他内心的无限思亲之情。
⑩为了他,为了孩子,更为了彼此都思念母亲,我常常学做母亲的菜,我也像母亲那样,把剩汤剩卤或是腌菜根等搁在自己面前,把好菜留给孩子吃。我深深品味得菜根的滋味凊香隽永,也深深领悟了母亲于默默中度过艰难淡泊的一生,她的美德又岂止勤俭而已。
⑪有时为了哄孩子多吃点,我却故意把一碟新鲜菜搁在自己面前,说:“这是妈妈的专利。”孩子立刻就会喊起来:“我也要吃,我要吃妈妈的菜。”
⑫对了,妈妈的菜最好吃,因为这里面一定有点什么说不出来的特别作料。
“那里面好像下了一点什么特别的作料”,“这里面一定有点什么说不出来的特别作料”反复出现,请根据文意揣摩,到底是什么“特别作料”?(4分)
参考答案:这种“特别作料”是具有母亲气息、独属于母亲的味道;菜里盛放着母亲的爱;菜里有孩子对母亲的回忆、思念。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中心,结合重点语句概括回答。根据第④段“为了想母亲……我也时常烧几样母亲当年价廉物美的拿手菜以飨好友”可知,母亲的菜里有“我”深深的思念,满满的回忆;根据第⑤段“母亲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真是有福不会享,有被子偏盖蚊帐,妈吃的都是剩菜呀’”可知,母亲的菜里的“特别作料”是母亲的爱;根据第⑩段“为了他,为了孩子,更为了彼此都思念母亲,我常常学做母亲的菜,我也像母亲那样,把剩汤剩卤或是腌菜根等搁在自己面前,把好菜留给孩子吃”可知,母亲的菜里是有着所有母亲的共同特点,那是天下母亲所特有的气息和味道,是最无私、最伟大的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