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61题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包括
A.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
B.脂溶性和解离度
C.药物溶出速度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疾病因素
参考答案:AE
解析: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有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胃肠道运动、循环系统转运、食物、胃肠道代谢作用和疾病因素。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包括:脂溶性和解离度、溶出速度、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第1862题
止痛药使胃排空延迟,一般会影响药效的及时发挥,但会使下列哪项药物的吸收增加
A.螺内酯
B.核黄素(维生素B2)
C.左旋多巴
D.红霉素
E.地西泮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胃排空速率的影响因素。胃排空速率快对主要在肠道吸收的药物吸收会加快或增多,如阿司匹林、地西泮、左旋多巴等;胃排空速率快对在胃内易破坏的药物破坏减少,吸收增加,如红霉素、左旋多巴;对需在十二指肠通过载体转运的方式主动吸收的药物,如核黄素(维生素B2)等,由于胃排空缓慢,核黄素连续不断缓慢地通过十二指肠,主动转运不易产生饱和,使吸收增多。
第1863题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中,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可提高药物的吸收速率和程度的是
A.肠液中含有胆盐
B.胃液
C.胰腺分泌的胰液
D.胃排空
E.胃肠道蠕动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对药物吸收影响。肠液中含有胆盐,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可提高药物的吸收。
第1864题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
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
B.首关效应
C.药物的pKa
D.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
E.药物溶出速率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是机体因素。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主要是药物性质、制剂、制备工艺。
第1865题
与药物吸收有关的生理因素是
A.胃肠道的pH值
B.药物的pKa
C.食物中的脂肪量
D.药物的分配系数
E.药物在胃肠道的代谢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知识点。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三个,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制剂与剂型因素。生理因素包括胃肠液的成分,胃排空速率,肠内运动及食物的影响。
第1866题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错误的是
A.胃肠液的成分
B.胃排空
C.食物
D.循环系统的转运
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包括胃肠液的成分、胃排空速率、食物、循环系统的转运。而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性属于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
第1867题
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食物使固体制剂的崩解、药物的溶出变慢
B.食物的存在增加胃肠道内容物的黏度,使药物吸收变慢
C.延长胃排空时间,减少药物的吸收
D.促进胆汁分泌,能增加一些难溶性药物的吸收
E.食物改变胃肠道pH.影响弱酸弱碱性药物吸收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胃排空快可阻碍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使吸收慢而少,故延长胃排空时间可以增加药物的吸收。
第1868题
Noyes-Whitney扩散方程可以评价
A.药物溶出速度
B.体内游离血浆药物浓度和结合型血浆药物浓度的比例
C.药物半衰期和血浆药物浓度的关系
D.药物解离度与pH的关系
E.脂水分配系数与吸收的关系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溶出速度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溶出速度的理论是基于Noyes-Whitney扩散溶解理论。
第1869题
不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有
A.粒子大小
B.颜色
C.晶型
D.旋光度
E.溶剂化物
参考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因素。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溶剂的性质等。
(1)粒子大小:对难溶或溶解缓慢的药物,粒径是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粒径越小,溶出速率越大,越有利于吸收,因此可采用微粉化技术处理药物。
(2)润湿性:疏水性药物接触角大,表面难被水润湿,有效溶出表面积小,影响溶出。加入表面活性剂促进粉末表面的润湿。
(3)多晶型:多晶型中有稳定型、亚稳定型和无定型。稳定晶型药物熵值最小、熔点高、溶解度小,溶出速度慢、吸收较差;无定型与稳定型相反,但易转化为稳定型。亚稳定型介于二者之间,熔点较低,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可转化为稳定型。
(4)溶剂化物:某种药物带有溶剂而构成的结晶称为溶剂化物。溶剂为水则称为水合物,不带水的称为无水物。多数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的速度是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
(5)提高溶出速度的方法:粉末纳米化、使用表面活性剂、制成盐或亲水性前体药物、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合物、磷脂复合物等方法。
第1870题
服用弱酸性药物时,碱化尿液,将会使药物的排泄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E.先减少后增加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解离度对药物跨膜的影响。脂溶性的非解离型药物重吸收大,大多数弱酸性、弱碱性药物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易受尿的pH和药物pKa的影响。尿的酸化作用可增加pKa在中性范围的弱酸的重吸收。药物中毒治疗时,可采用增加尿量,同时改变尿液pH,促进药物的肾排泄。反之,尿液碱化作用可减少弱酸的重吸收,肾排泄增加。
第1871题
关于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弱酸性药物在酸性胃液中解离度低,易在胃中吸收
B.药物的脂溶性越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越好
C.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值(lgP)用于衡量药物的脂溶性
D.由于肠道比胃的pH高,所以弱碱性药物在肠道中比胃中容易吸收
E.由于体内不同部位pH不同,所以同一药物在体内不同部位的解离度不同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物理化学性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多数药物是弱酸或弱碱性物质,pH会影响药物解离,分子型药物比离子型易于吸收。弱酸性药物在酸性胃液中分子型多;碱性药物在肠道中分子型多。虽然亲脂性药物容易吸收,但并不是越强越好,脂水分配系数过大,药物难以进入水性的细胞质或体液。药物脂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应为正数,而且小于5(lgP<5),才比较合适。
第1872题
为满足临床需要,许多药物往往存在多种剂型,通常认为它们在胃肠道中的吸收顺序是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普通片剂>包衣片
B.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普通片剂>包衣片
C.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普通片剂>包衣片
D.普通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E.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包衣片>普通片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剂型与制剂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一般认为口服剂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第1873题
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口服制剂的吸收速度。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一般是: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第1874题
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顺序为
A.溶液剂>混悬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包衣片
B.混悬剂>溶液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片剂>包衣片
C.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D.混悬剂>溶液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片剂>包衣片>胶囊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剂型与制剂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顺序为: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
第1875题
可通过微粉化增加药物溶解度改善吸收的是
A.Ⅰ型药物
B.Ⅱ型药物
C.Ⅲ型药物
D.Ⅳ型药物
E.Ⅴ型药物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与制剂设计。
Ⅱ型药物的溶解度较低,药物的溶出是吸收的限速过程,可通过增加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的方法,改善药物的吸收。
第1876题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是依据药物的水溶性和肠壁的渗透性将药物分成四类,其中不包括
A.BCSⅠ类
B.BCSⅡ类
C.BCSⅢ类
D.BCSⅣ类
E.BCSⅤ类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与制剂设计。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是依据药物的水溶性和肠壁的渗透性将药物分成四类:BCSⅠ类、BCSⅡ类、BCSⅢ类、BCSⅣ类。
第1877题
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利塞膦酸钠水中易溶,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属于BCSⅢ类,则增加其体内吸收可采用
A.增加药物的脂溶性
B.处方中选用渗透促进剂
C.使用W/O微粒给药系统
D.制备固体分散体
E.原料药微粉化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与制剂设计。BCSⅢ类药物有较低的渗透性,生物膜是吸收的屏障,药物的跨膜转运是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可能存在主动转运和特殊转运过程。可通过增加药物的脂溶性来改善药物的渗透性,或选用渗透促进剂及合适的微粒给药系统增加药物的吸收。增加溶解度的方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和微粉化没有作用。
第1878题
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利塞膦酸钠水中易溶,由于不能跨过胃肠壁膜,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则该药物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的
A.BCSⅠ类
B.BCSⅡ类
C.BCSⅢ类
D.BCSⅣ类
E.BCSⅡ类和Ⅲ类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与制剂设计。BCSⅢ类药物溶解度高,有较低的渗透性,生物膜是吸收的屏障,药物的跨膜转运是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
第1879题
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全部被机体利用的是
A.静脉注射给药
B.肺部给药
C.阴道黏膜给药
D.口腔黏膜给药
E.肌内注射给药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静脉注射的定义及特点。静脉注射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全部被机体利用。
第1880题
适合于药物过敏试验的给药途径是
A.静脉滴注
B.肌内注射
C.皮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脊椎腔注射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注射途径的知识点。皮内注射是把药物注射到皮肤的表皮以下,一般是真皮层以上,不到皮下组织。皮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主要用于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