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题库(2323题)


第1841题

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此种方式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扩散的方式,限制扩散属于被动扩散的一种途径,其是细胞膜上有许多微孔,一般分子大小小于0.4nm,分子量小于100的物质可以通过膜上的微孔吸收,水和许多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可由此扩散通过。主动转运有如下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载体数量有关,可出现饱和现象;④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⑤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⑥主动转运有结构特异性;⑦主动转运还有部位特异性。促进扩散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促进扩散不消耗能量,而且是顺浓度梯度转运。膜动转运可分为胞饮和吞噬作用。摄取的药物为溶解物或液体称为胞饮。


第1842题

借助细胞膜载体,物质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是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吞噬作用

E.胞饮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易化扩散的定义。易化扩散是借助细胞膜载体,物质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


第1843题

关于促进扩散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


A.需要载体

B.有饱和现象

C.无结构特异性

D.不消耗能量

E.顺浓度梯度转运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跨膜转运。易化扩散又称中介转运或促进扩散,是指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特点:具有载体转运的各种特征:对转运物质有结构特异性要求,可被结构类似物竞争性抑制;也有饱和现象。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不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转运,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第1844题

关于促进扩散的错误表述是


A.又称中介转运或易化扩散

B.不需要细胞膜载体的帮助

C.有饱和现象

D.存在竞争抑制现象

E.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跨膜转运。易化扩散又称中介转运或促进扩散,是指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特点:具有载体转运的各种特征:对转运物质有结构特异性要求,可被结构类似物竞争性抑制;也有饱和现象。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不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转运,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第1845题

有关易化扩散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A.不消耗能量

B.有饱和状态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

E.具有结构特异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易化扩散的特点。具有载体转运的各种特征:对转运物质有结构特异性要求,可被结构类似物竞争性抑制;也有饱和现象。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不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转运,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第1846题

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


A.顺浓度梯度扩散

B.饱和现象

C.不需消耗能量

D.化学结构特异性

E.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跨膜转运。(1)主动转运:概念: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能量的来源主要由细胞代谢产生的ATP 提供;③转运速度与载体量有关,往往可出现饱和现象;④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⑤受抑制剂的影响;⑥具有结构特异性;⑦主动转运还有部位特异性。(2)易化扩散:概念:易化扩散又称中介转运或促进扩散,是指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特点:具有载体转运的各种特征:对转运物质有结构特异性要求,可被结构类似物竞争性抑制;也有饱和现象。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不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转运,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第1847题

细胞膜主动变形,摄取颗粒状物质的转运方式是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吞噬作用

E.胞饮作用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吞噬作用的定义。吞噬作用是细胞膜主动变形,摄取颗粒状物质的转运方式。


第1848题

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吸收机制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跨膜转运。

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吸收机制是膜动转运。

【考点延展】

1.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可以通过主动变形,膜凹陷吞没液滴或微粒,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此过程称膜动转运。

2.细胞通过膜动转运摄取液体称为胞饮,摄取的是微粒或大分子物质称吞噬,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称为胞吐。

3.膜动转运是蛋白质和多肽的重要吸收方式,并且有一定的部位特异性(如蛋白质在小肠下段的吸收最为明显)。微粒给药系统可通过吞噬作用进入细胞。


第1849题

多数脂溶性小分子类药物的吸收机制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跨膜转运。

多数脂溶性小分子类药物的吸收机制是简单扩散。

【考点延展】

被动转运: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转运。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转运过程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膜对通过的物质无特殊选择性,不受共存的其他物质的影响,即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一般也无部位特异性。药物大多数以这种方式通过生物膜。被动转运包括滤过和简单扩散。

(1)滤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依靠膜两侧的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通过孔道,如药物通过肾小球膜的滤过过程。

(2)简单扩散:脂溶性药物可以溶于脂质膜中,容易穿过细胞膜。解离度小、脂溶性大的药物易吸收。但脂溶性太强时,转运亦会减少。药物的扩散速度取决于膜两侧药物的浓度梯度、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及药物在膜内的扩散速度。药物大多数以这种方式通过生物膜。


第1850题

维生素B2在小肠上段的吸收机制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跨膜转运。

维生素B2在小肠上段的吸收机制是主动转运。

【考点延展】

1.主动转运: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时,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可以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这种过程称为主动转运。

2.主动转运有如下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能量的来源主要由细胞代谢产生的ATP提供;③转运速度与载体量有关,往往可出现饱和现象;④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⑤受抑制剂的影响,如抑制细胞代谢的二硝基苯酚、氟化物等物质可以抑制主动转运;⑥具有结构特异性,如单糖、氨基酸、嘧啶及某些维生素都有本身独立的主动转运特性;⑦主动转运还有部位特异性,例如胆酸和维生素B2的主动转运只在小肠上段进行,维生素B12在回肠末端部位吸收。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如K+、Na+、I-、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化合物等,能通过主动转运吸收。


第1851题

药物口服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药物口服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


第1852题

发生肠-肝循环的药物主要来自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或其代谢物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现象是肠-肝循环。


第1853题

栓剂的主要给药途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栓剂的主要给药部位是直肠。


第1854题

药物口服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E.直肠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药物口服后的主要吸收部位为小肠。


第1855题

血管相当丰富,是栓剂的良好吸收部位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直肠是栓剂的良好吸收部位。结肠降解酶少,是蛋白质多肽类较理想的吸收部位。


第1856题

降解酶较少,有可能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吸收较理想的部位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直肠是栓剂的良好吸收部位。结肠降解酶少,是蛋白质多肽类较理想的吸收部位。


第1857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胃内容物增加,胃排空速率减慢

B.脂肪类食物使胃排空速率增加

C.抗胆碱药使胃排空速率减慢

D.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使胃排空速率增加

E.β受体阻断药能使胃排空速率减慢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胃排空速率的因素。药物,如抗胆碱药普鲁本辛、麻醉药吗啡、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肾上腺素能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能减小胃排空速率,而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能增加胃排空速率。


第1858题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胃排空速率的因素


A.肠液中胆盐

B.食物的类型

C.胃内容物的体积

D.药物

E.胃内容物的黏度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胃排空速率的因素。食物种类、胃内容物体积和黏度以及药物均会影响胃排空快慢。


第1859题

关于核黄素的吸收,说法正确的是


A.胃排空加快,有利于药物吸收

B.饭后服用,胃排空减慢,药物吸收的总量增加

C.药物具有特定的吸收部位

D.核黄素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无特定的吸收部位

E.核黄素主要的吸收部位在结肠


参考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通过十二指肠主动吸收的药物,如核黄素等,饭后服用,由于胃排空缓慢,连续缓慢地通过十二指肠,主动转运不易产生饱和,使吸收增多。


第1860题

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大多数脂溶性药物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转运方式吸收

B.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等的吸收通过主动转运来完成

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减慢

E.脂溶性、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大多数脂溶性药物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转运方式吸收,脂溶性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等的吸收通过主动转运来完成。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几乎全部呈解离形式,很难被吸收;而在肠道中,由于pH比较高,容易被吸收。

胃排空速率快对药物吸收可能产生的影响:①主要在胃吸收的药物吸收会减少,例如水杨酸盐;②主要在肠道吸收的药物吸收会加快或增多,如阿司匹林、地西泮、左旋多巴等;③在胃内易破坏的药物破坏减少,吸收增加,如红霉素、左旋多巴;④作用点在胃的药物,作用时间会缩短,疗效可能降,如氢氧化铝凝胶、三硅酸镁、胃蛋白酶、硫糖铝等;⑤需要胃内溶解的药物和某些难以溶解的药物吸收会减少,例如螺内酯、氢氯噻嗪等;⑥在肠道特定部位吸收的药物,由于人肠过快,缩短它们在肠中特定部位的吸收时间,会导致吸收减少。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