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1题 22.下列京剧折子戏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失空斩》
B.《定军山》
C.《宇宙峰》
D.《长坂坡》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艺术常识。《宇宙锋》是戏曲传统剧目。叙秦代权奸赵高,派人盗取御赐匡家之宝剑"宇宙锋"行刺秦二世,以陷害亲家匡扶。又将已嫁匡家之女赵艳容献于秦二世,艳容金殿装疯,得以幸免。最后真相大白,匡扶全家团圆。A、B、D均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故选C。
第122题 23.下列人物,属于奥地利作曲家的是( )。
A.舒曼
B.海顿
C.贝多芬
D.李斯特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艺术常识。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罗劳,古典主义时期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被誉为“交响曲之父”。舒曼、贝多芬是德国人,李斯特是匈牙利人。故选B。
第123题
24.下图表现的是特色民族舞蹈,这一民族是( )。
A.苗族
B.黎族
C.傣族
D.族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艺术常识。图片中人们穿着传统服饰在吹奏芦笙,弹古瓢琴,这些是苗族传统乐器。故本题选A。
第124题 25.某年级学生的学期语文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权重是:2:3:5,某一学生平时成绩为85分,期中成绩为78分,期末成绩为84分,则该生语文成绩为( )。
A.82.3
B.82.4
C.83.3
D.83.4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加权平均值是指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该生的语文成绩为:85×0.2+78×0.3+85×0.5=82.4。故选B。
第125题 26.如 Excel所示,C3:C8区域内每个单元格都保存着一个数值,则C9单元格函数"=COUNTC3:C8)"的数值为( )。
A.33
B.32
C.8
D.6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Excel操作。在Excel中COUNT函数,用于Excel中对给定数据集合或者单元格区域中数据的个数进行计数。对于空单元格、逻辑值或者文本数据将被忽略。C3到C8—共是6个单元格,均有数据,故选D。
第126题 27.在Excel中,在单元格输入的数据前加“ ’”,则该单元格的格式( )。
A.时间类型
B.数值
C.日期
D.字符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Excel操作。数据前加单引号代表的是将该数据作为文本处理,即字符类型。故本题选D。
第127题 28.下列与“军人——医生”的逻辑关系不同的是( )。
A..学生一团员
B..导演一演员
C..校长一家长
D..丈夫一妻子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类比推理。题千中"军人一医生",为交叉关系,有的军人是医生,有的医生是军人。A、B、C项为交叉关系。D项丈夫一妻子属于不同的家庭角色为并列关系。故本题选D。
第128题
29.按图形逻辑,填入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推理。题千中的图形由三部分组成,外圈和中圈图形完全一致,且有两条公共边,内圈是一个圆形,不与外圈和中圈相交。观察选项,只有C项符合此规律。故本题选C。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罗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践行了“以人为的本”的学生观的要求,值得肯定与发扬。
首先,罗老师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宽容对待学生。材料中,罗老师肯定了小涛的独特思维,表扬了小萌的字迹清秀等,并没有因为学生的不足就批评、放弃他,说明罗老师看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
其次,罗老师把学生看作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性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材料中,当有同学做错题时,罗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不断鼓励学生再细心些图画得再规范些就更好学。点评作业时罗老师分类点评同—们不同的解题情况,并对答错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说明罗老师看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
最后,罗老师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为转移。材料中,小涛用两种不向的方法解题时,罗老师及时肯定小涛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说明罗老师看到了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于老师践行了“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并实践。
首先,陈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关爱学生”的要求。”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中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材料中,其他老师把”我”的座位安排在最后一排,从不提问“我”,但是于老师关心量护全体学生,时不时将眼光停留在我的身上,说明老师有关注的“我”。这些都体配了于老师卖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平对待学生。
其次,陈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为人师表”的要求。“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材料中,“我”是一个差生,于老师从未放弃过“我”,学习上不断鼓励“我”。还经常和“我”的父母联系,告诉他们“我”在学校的进步。这些都体现了于老师坚守高尚情操,尊重家长。
再次,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教书育人”要求物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于老师让“我”当升旗手,循循善诱,不断鼓励“我”, 让“我”从当护旗手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迁移到学习上。这些都体现了于老数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
最后,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爱岗敬业”的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于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认真挑选护旗手,在和学生家长积极联系,让家里帮助“我"练习。这些都体现了干老师对最育工作的高度负责,勒恳敬业不敷衍塞责学生。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第131题
在传统儒家看来,“美”与“德”的一体性体现在哪?根据文章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诗或《诗经》作为文学形式,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审美和情感表达,是美学的,但自孔子时代始,其道德、政治喻义被历代经学家进行了无限发挥《诗经》因此几平成为社会风教和政教读本。②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③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其审美和艺术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
第132题
以美育德的方式有何特点和效果?概括文章。(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特点:①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②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③有助于更深刻地体现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出一条更趋与行稳致远的道路。
效果:①以美育德是以"情深”为基础的“文明,是由“和顺积中"而自然达成的“英华外发"。这种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现。②美的内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条化,人对美的顺向接受可以缓解道德对人性的压力,美与德的贯通则可以解决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异化的风险。
存在意义有: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集体发展,文化和文明传承的载体。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无论是华为的“鸿蒙"系统还是中国航天设备的命名,这些高科技产品都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这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其中有着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因素,有着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与自家感,亦有着传统文化与科技的浪漫结合。
【参考范文】
人文照亮科技,科技传播人文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忘记了昨天的来路,那么就很难找到明天的出路。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正是因为人文照亮科技的前路,科技传播人文的光辉。
人文精神助推科技发展,为科技发展照亮前路。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故事妇孺皆知,这些神话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灵感,为他们指明攻关的方向。科研方向的制定和科研课题的确立犹如在荆棘丛深处拓荒,我国科技工作者正是在嫦娥和夸父等人文之光和追梦精神的照耀下,确立了开展外太空研究的课题。航天登月探测器取名“嫦娥”,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取名“夸父计划”。只有筑牢人文底蕴的根基,科技发展才能大展雄风。
科技发展传播人文精神,携人文精神走向未来。“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科学家,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观点,并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将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命名“墨子号”,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华为公司”的寓意乃是中华有为,“鸿蒙”是创世之初自然界中能化育和生成万物的元气,以它来命名,象征着华为操作系统集聚了自然界的元气,具有无限生机和远大发展前景的意思。“神舟”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寄予着中国航天人遨游太空,泛舟银河的美好梦想。以传统文化命名科技发展,寓意深远,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特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每一项科技发展都是对人文精神的传播和传承,古老的人文精神必将搭载着科技发展之神器走向未来。
让科技与人文携手并行,实现我们的强国梦。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直接定义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理念既包括发达的科学技术、富裕的物质生活,也包括对人类尊严和价值的维护、对人类教养和德行的提升,以及对人类情感的丰富和完整。这些都说明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科技与人文的并重,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它们将如同飞机的两翼,推动人类飞向更高的文明形态。
科技是花,人文是根,根深才能花繁;科技是体,人文是魂,体健要靠魂安。科技和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比翼齐飞。
第134题 语文课上,张老师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从教师观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张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B.张老师是学生成长的研究者
C.张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D.张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参考答案:D
解析:
新课改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并且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体现了老师是促进者的角色。
第135题 在某次美育活动中,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调查一些传统礼仪的来源与演化并通过自编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次活动涉及的美育内容是
A.艺术美和科学美
B.社会美和科学美
C.艺术美和社会美
D.社会美和自然美
参考答案:C
解析:
“传统礼仪的来源与演化”是社会美,“通过自编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艺术美
第136题
下列选项属于正确的学生观的是 ①学生是发展着的人 ②人是未完成的存在物 ③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 ④学生的发展应当具有个性化 ⑤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帮助者而不是决定者 ⑥教师要不断自我完善才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⑤⑥
参考答案:A
解析: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137题 张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设计了“童话故事大比拼““故事续写”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张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A.长期性
B.示范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张老师设计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第138题 社会青年孙某闯入一所农村小学寻衅滋事,扰乱学校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于孙某应由
A.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强制教育
B.公安机关给子治安管理处罚
C.受害学校给子罚款
D.乡级人民政府实施管制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39题 小学教师李某由于在校外兼职,经常旷工,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应对李某给予
A.解聘
B.警告
C.罚款
D.训诫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40题 梁某无正当理由不送女儿小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子梁某
A.行政处罚,责令限期改正
B.说服劝导,责令限期改正
C.强制措施,责令限期改正
D.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