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2题
皮科克和怀斯曼提出的理论是()。
A.经济发展阶段论
B.中期阶段
C.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D.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参考答案:C
解析: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瓦格纳;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皮科克和怀斯曼;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
第23题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难点在于()。
A.直接成本与直接收益的测算
B.间接成本与间接收益的测算
C.直接成本与直接效益之外的其他成本与效益的测算
D.间接成本与间接效益之外的其他成本与效益的测算
参考答案:C
解析: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的难点在于直接成本与直接效益之外的其他成本与效益的测算。
第24题
王先生在甲公司任职,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为乙公司提供设计服务,每月分别从甲公司、乙公司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关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公司是扣缴义务人
B.乙公司是扣缴义务人
C.王先生是纳税义务人
D.甲公司是负税人
参考答案:D
解析:
王先生在甲公司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王先生是实际负税人,甲公司是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义务人。王先生在乙公司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王先生是实际负税人,乙公司属于扣缴义务人。
A.2.05
B.2.17
C.5.35
D.5.72
参考答案:B
解析:
卷烟批发企业之间销售卷烟不缴纳消费税,该企业当月应缴纳消费税=18.6×11%+24×0.005=2.17(万元)。
第26题
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使得收益外溢,这种状况成为()。
A.外部效应
B.正外部效应
C.负外部效应
D.竞争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没有额外支出的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利益补偿,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同样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A.财政补贴是为了获得财政收入
B.财政补贴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
C.财政补贴是通过财政资金有偿进行的
D.财政补贴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支出
参考答案:B
解析: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在这种分配形式中,补贴的主体是国家;补贴的对象是企业和居民;补贴的目的是贯彻一定的政策,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补贴的性质是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补助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第28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符合学历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定额每月可扣除()。
A.3600元
B.400元
C.800元
D.300元
参考答案:B
解析:
专项附加扣除中的继续教育支出: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 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A.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
B.支出均衡模式
C.收支均衡模式
D.有限的财政收入能力-支出需求均衡模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这种模式不考虑地区的支出需求,只考虑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依照某种收入指标确定转移支付对象与转移支付额。
支出均衡模式:这种模式不考虑地区间财政收入能力的差异,只考虑地区间支出需求的差异,主要被一些发展中国家所采用。
收支均衡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计算各地标准收人能力和标准支出需求,根据收支之间的差额来确定对各个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额。这种模式不仅考虑了地区的财政能力,也考虑了地区的支出需求,比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和支出均衡模式更为科学、全面、规范。
有限的财政收入能力一支出需求均衡模式:有限是指确定影响财政收入与支出需求的因素都在有限的范围内。有限的财政收人能力是在测算收入时,按全国平均税率和平均收费标准,求出各地区应该征得的各项税费。这种模式既考虑各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也考虑各地区支出需求和公共服务的差异。
第30题
居民个人李先生,2022年取得工资薪金15万元,劳务报酬0.3万元,稿费0.6万元,全年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共4.2万元,则李先生2022年取得综合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
A.11.376
B.5.7
C.5.376
D.5.356
参考答案:C
解析:
李先生2022年取得综合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5-6-4.2+0.3×(1-20%)+0.6×(1-20%)×70%=5.376(万元)
第31题 一般性货币政策的三大手段是()。
A.信贷计划
B.利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法定存款准备金
E.再贴现率
参考答案:CDE
解析: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最多的传统工具,具体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A.待抵扣进项税额
B.增值税留抵税额
C.简易计税
D.进项税额转出
E.已交税金
参考答案:DE
解析: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 “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第33题
下列属于专项扣除的有()。
A.大病医疗支出
B.养老保险
C.住房公积金
D.失业保险
E.住房利息支出
参考答案:BCD
解析: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A.村办企业升级改建
B.农村环境的改善
C.农村教育完善和培训
D.以水利为核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E.农业科技推广
参考答案:CDE
解析:
财政投资范围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第35题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是按照缴费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的,缴费工资的内容包括下列()。
A.工资
B.福利费
C.津贴
D.劳动保护费
E.奖金
参考答案:ACE
解析:
缴费工资,也称为缴费工资基数,一般为职工个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有条件的地区也允许以个人上月工资收入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月平均工资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社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福利费、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以及计划生育费用等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第36题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直接行政诉讼的有()。
A.确认税率
B.取得完税凭证
C.代开发票
D.确认纳税主体
E.资格认定
参考答案:BCE
解析:
申请人对复议范围中征税行为以外的其他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
(2)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为;
(3)发票管理行为,包括发售、收缴、代开发票等。
(4)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
(5)行政处罚行为,包括罚款、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
(6)不依法履行下列职责的行为:包括颁发税务登记,开具、出具完税凭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行政赔偿,行政奖励,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7)资格认定行为。
(8)不依法确认纳税担保行为。
(9)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
(10)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行为。
(11)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12)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选项BCE为征税行为以外的的其他行政行为。
A.完整性
B.真实性
C.独立性
D.公开性
E.专项性
参考答案:ACE
解析:
项目支出预算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专项性、独立性、完整性。
第38题
下列属于财政支出划分原则的有()。
A.经济利益原则
B.激励原则
C.与事权相对称原则
D.权责结合原则
E.公平性原则
参考答案:CDE
解析:
财政支出划分原则有与事权相对称原则、公平性原则、权责结合原则。
第39题
2022年居民个人李某发生大病医药费120000元,其中医保报销16000元,其余均为医保目录范围内的个人自付,该项支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以选择由()进行扣除。
A.李某本人
B.李某的子女
C.李某的父母
D.李某的姐姐
E.李某的配偶
参考答案:AE
解析: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A.业向依法设立的污水集中处理场所排放水污染物
B.企业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场所处置固体废物
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
D.规模化养殖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E.畜禽养殖场依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参考答案:ABE
解析:
环境保护税是对排污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其目的在于通过税收的经济手段,约束企业的排
污行为,多污染多征税、少污染少征税。有以下情形的,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
(1)农业生产(不包括规模化养殖)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2)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3)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相应应税污染物,不超过
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4)纳税人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
(5)国务院批准免税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