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注册会计师《审计》题库(1446题)


第281题

下列有关分析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在所有审计业务中运用分析程序

B.对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分析程序可能比细节测试更有效.

C.分析程序并不适用于所有财务报表认定

D.分析程序所使用的信息可能包括非财务数据


参考答案:A


解析:

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阶段和审计结束时的总体复核阶段必须运用分析程序(选项A错误),在实施实质性程序阶段可选用分析程序。


第282题

下列关于分析程序的用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审计项目中,注册会计师都必须实施分析程序

B.在任何审计项目中,注册会计师都必须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C.在审计中未发现报表存在错报,在总体复核阶段无需实施分析程序

D.计划获取的保证水平不会影响可接受差异额的确定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B不正确,实质性分析程序是可选择的,不是必须的;选项C不正确,总体复核阶段一定要实施分析程序;选项D不正确,计划的保证水平越高,可接受差异额越低。


第283题

下列有关分析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析程序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B.注册会计师无需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各个方面实施分析程序

C.细节测试比实质性分析程序更能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D.用于总体复核的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A不正确,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选项C不正确,有时实质性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够更有效,有时细节测试比实质性分析程序更有效。选项D不正确,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程序用于总体复核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合理性作最终把关,评价报表仍然存在重大错报风险而未被发现的可能性,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与注册会计师取得的审计证据一致。


第284题

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的目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B.用作控制测试程序

C.用作实质性程序

D.用作临近审计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B错误:分析程序最终是评价财务信息,不是评价非财务信息,因此分析程序不适用于了解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第285题

审计的下列阶段中必须运用分析程序的是(    )。


A.了解内部控制

B.控制测试

C.实质性程序

D.总体复核


参考答案:D


解析:

风险评估阶段和总体复核阶段必须运用分析程序,但需要注意,虽然在风险评估阶段运用分析程序是强制性要求,但分析程序并不适用于风险评估的任何一个方面,如了解内部控制。


第286题

下列关于分析程序的用法中,正确的有( )。


A.必须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B.必须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

C.必须将分析程序用作了解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程序

D.必须将分析程序用作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的程序


参考答案:AD


解析:

必须要用分析程序只有风险评估程序和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的程序。选项B不正确,分析程序可以用于实质性程序,不是必须。选项C不正确,分析程序不能用于了解控制和控制测试。


第287题

下列有关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的分析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8年)


A.此类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

B.此类分析程序所使用数据的汇总性较强

C.此类分析程序通常不需要确定预期值

D.此类分析程序通常包括对账户余额变化的分析,并辅之以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C错误,风险评估程序中使用的分析程序也需要确定预期值,只不过其精确程度与实质性分析相比,不足以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选项A、B、D正确,风险评估程序中运用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因此,所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其对象主要是财务报表中账户余额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使用的分析程序通常包括对账户余额变化的分析,并辅之以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第288题

下列关于风险评估程序中所实施的分析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必须使用分析程序

B.如果使用了高度汇总的数据,实施分析程序的结果可能仅初步显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C.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需要在了解内部控制时运用分析程序

D.所使用的分析程序通常包括对账户余额变化的分析,并辅之以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参考答案:ABD


解析:

选项C错误,了解内部控制时通常不用分析程序。


第289题

下列关于风险评估程序中和实质性程序中使用分析程序的区别,不正确的有(    )。


A.实质性程序所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

B.在实质性程序中运用分析程序是强制要求,在风险评估程序中执行分析程序无强制要求

C.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相比,风险评估过程中使用的分析程序的精确度更高

D.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相比,风险评估过程中使用的分析程序的保证水平更低


参考答案:ABC


解析:

选项A,是风险评估程序中的分析程序的特点;选项B,在风险评估程序中运用分析程序是强制要求,在实质性程序中运用分析程序是可选的,非必须执行;选项C,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相比,风险评估过程中使用的分析程序的精确度更低。


第290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分析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甲公司所处行业2014年度市场需求显著下降。A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分析程序时,以2013年财务报表己审数为预期值,将2014年财务报表中波动较大的项目评估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

(2)A注册会计师对营业收入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作为己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

(3)甲公司的产量与生产工人工资之间存在稳定的预期关系。A注册会计师认为产量信息来自非财务部门,具有可靠性,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据以测算直接人工成本。

(4)A注册会计师对运输费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为150万元,实际差异为350万元。A注册会计师就超出可接受差异额的200万元询问了管理层,并对其答复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5)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提出审计调整建议,已审财务报表与未审财务报表一致,因此认为无需在临近审计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第(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第291题 下列审计程序中,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在所有审计业务中均实施的是(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B.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C.实施用作风险评估的分析程序

D.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实质性分析程序并不是必须实施的程序。


第292题

下列有关分析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20年)


A.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在所有审计业务中运用分析程序

B.对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分析程序可能比细节测试更有效

C.分析程序并不适用于所有财务报表认定

D.分析程序所使用的信息可能包括非财务数据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A错误,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阶段和审计结束时的总体复核阶段必须运用分析程序,在实施实质性程序阶段可选用分析程序。


第293题 关于实质性分析程序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质性分析程序是将分析程序的技术方法用于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B.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控制运行是否有效

C.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适用于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

D.实质性分析程序包括实质性程序和细节测试


参考答案:C


解析:选项A错误,实质性分析程序是将分析程序的技术方法用作实质性程序;选项B错误,实质性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的关系来评价信息,而不是用来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选项D错误,实质性程序包括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


第294题 下列有关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适用性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适用于在一段时间内存在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

B.实质性分析程序不适用于识别出特别风险的认定

C.对特定实质性分析程序适用性的确定,受到认定的性质和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

D.注册会计师无需在所有审计业务中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B不正确,如果存在特别风险,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实质性程序应采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只是不能仅做实质性分析程序,所以实质性分析程序也适用于特别风险。


第295题 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100方元,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元,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函证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审计项目组在寄发应收账款询证函前,将询证函中填列的需要被询证者确认的信息与被审计单位账簿中的有关记录进行了核对,确定两者保持一致。
  
(2)因被审计单位对乙公司的某笔应收账款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审计项目组拟不对该笔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
  
(3)客户丙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回函金额为95万元,因差异金额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审计项目组据此发表了非无保留意见。
  
(4)适逢甲公司人员到丁公司办理业务,带回了应收账款询证函回函,转交给审计项目组成员,回函显示无差异,审计项目组确认了询证函回函为寄发的原件,认可了该回函结果。
  
(5)戊公司在询证函回函中注明:“本信息既不保证准确也不保证是最新的,我方不因此承担任何责任”。甲公司财务人员解释,该回复是戊公司格式化的免责条款,审计项目组据此认为该条款不影响回函的可靠性,认可了回函结果。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恰当。
  (2)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或函证很可能无效。
  (3)不恰当。审计项目组应当调查不符事项,以确定是否表明存在错报。
  (4)不恰当。由被审计单位转交的询证函回函不是可靠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函证的全过程保持控制。
  (5)不恰当。该条款影响回函的可靠性。


第296题 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表,A注册会计师是项目合伙人,审计项目组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与函证相关的审计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注册会计师向甲公司客户乙公司函证具体合同条款时,乙公司在回函中注明“本回复仅用于审计目的,被询证方、其员工或代理人无任何责任,也不能免除注册会计师做其他询问或执行其他工作的责任”。注册会计师认为该回复限制了注册会计师对该回函的利用。
  
(2)注册会计师填列询证函内容后,交由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填写被询证者的联系方式,经注册会计师检查后交由该会计人员在邮局寄出询证函。
  
(3)被询证者将回函直接寄至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将其转交给注册会计师,考虑到信封完整,并未显示有打开的痕迹,因此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回函是可靠的。
  
(4)对于审计项目组以电子邮件方式收到的回函,审计项目组成员与被询证方取得了电话联系,确认回函信息,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电话内容与时间、对方姓名与职位,以及实施该程序的审计项目组成员姓名。
  
(5)鉴于对60%应收账款余额实施函证程序未发现错报,A注册会计师推断其余40%的应收账款余额也不存在重大错报,无须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审计项目组或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不恰当。乙公司回函中的条款是对回函可靠性不产生影响的条款。
  (2)不恰当。为避免询证函被拦截、篡改等舞弊风险,在邮寄询证函时,注册会计师应独立寄发询证函,不应交由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人员寄发。
  (3)不恰当。如果被询证者将回函寄至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将其转交给注册会计师,该回函不能被视为可靠的审计证据。
  (4)恰当。
  (5)不恰当。选取特定项目的方法不能以样本的测试结果推断至总体/应收账款仍然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需要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297题 下列有关分析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必须使用分析程序

B.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单独或结合细节测试,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C.用于总体复核的分析程序,不如实质性分析程序详细和具体

D.相比细节测试,实质性分析程序所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相对较弱


参考答案:BCD


解析:选项A错误,分析程序有特定的作用,但并不要求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必须使用分析程序。


第298题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表实施审计,对银行存款实施了函证,编制了审计工作底稿,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要求:
  
针对审计说明第(1)至(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向银行寄发的询证函,应当采用积极的函证方式。
  (2)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向银行函证的范围,应当包括零余额的账户。
  (3)恰当。
  (4)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该笔银行存款实施函证程序。
  (5)恰当。


第299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分析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甲公司所处行业2014年度市场需求显著下降。A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分析程序时,以2013年财务报表已审数为预期值,将2014年财务报表中波动较大的项目评估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

(2)A注册会计师对营业收入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作为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

(3)甲公司的产量与生产工人工资之间存在稳定的预期关系。A注册会计师认为产量信息来自非财务部门,具有可靠性,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据以测算直接人工成本。

(4)A注册会计师对运输费实施实质性分析,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为150万元,实际差异为350万元。A注册会计师就超出可接受差异额的200万元询问了管理层,并对其答复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5)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提出审计调整建议,已审计财务报表与未审计财务报表一致,因此认为无需在临近审计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第(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不恰当。因为2014年的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不能使用历史数据作为预期值,应根据2014年度的变化情况设定预期值。

(2)恰当。

(3)不恰当。应测试内部信息的可靠性,测试与产量信息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或测试产量信息。

(4)不恰当。应当针对350万元的差异进行调查。

(5)不恰当。在临近审计结束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总体复核分析程序是必要程序。


第300题 下列各项因素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可接受差异额时不需要考虑的有( )。


A.重要性

B.预期值的准确程度

C.数据的可靠性

D.可获得信息的来源


参考答案:BCD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且无需做进一步调查的差异额时,受重要性(选项A)和计划的保证水平的影响。在确定该差异额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