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0
B.800万元
C.500万元
D.300万元
参考答案:A
解析:将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将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当期损益。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转换日为 2×21 年 1 月 1 日。
理由:对于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2)2×21 年 1 月 1 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0-20000/40×4=1800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1000
累计折旧 2000(20000/40×4)
贷:固定资产 20000
其他综合收益 3000
借:银行存款 24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40
(3)2×21 年度甲公司因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240+(20000-21000)=-760(万元)。
(4)2×22 年 1 月 1 日
借:银行存款 24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40
2×22 年 12 月 31 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
(5)2×23 年 1 月 1 日
借:银行存款 19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9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2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1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0
借:其他综合收益 3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3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100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
2×17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 1 970
累计折旧 156
贷:固定资产 1 97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56[(1 970-20)/50×4]
(2)
2×18年1月1日预收租金
借:银行存款 240
贷:预收账款 240
2×18年1月31日
每月确认租金收入=240/12=20(万元);每月计提的折旧额=(1 970-20)/50/12=3.25(万元)。
借:预收账款 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240/12)
借:其他业务成本 3.25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25
(3)
2×19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 2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34[(1 970-20)/50×6]
贷:投资性房地产 1 970
盈余公积 26.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37.6
(4)
2×20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
(5)
2×21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2 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 1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 150
贷:投资性房地产 2 15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贷:其他业务成本 15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2×17年6月30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 8 250
累计折旧 1 191.4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0
贷:固定资产 8 2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 191.43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300
【提示】截至2×16年 12月31日累计折旧=(8 250-250)/20×2.5=1 000(万元),2×17年1月至6月累计折旧=(8 250-1 000-300-250)/(20-2.5)×6/12=191.43(万元),累计折旧合计1 191.43万元。
(2)
2×17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91.43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91.43
(3)
2×18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382.86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82.86
借:资产减值损失 184.28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84.28
【提示】本期计提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8 250-1 000-300-250)/(20-2.5)=382.86(万元),账面价值=8 250-(1 191.43+191.43+382.86)-300=6 184.28(万元),可收回金额为6 000万元,所以应计提减值准备184.28万元。
(4)
2×19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370.97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70.97
【提示】本期计提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6 000-250)/(20-4.5)=370.97(万元),账面价值=6 000-370.97=5 629.03(万元),可收回全额为5 900万元,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5)
2×20年6月30日
借:银行存款 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85.48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85.48
借:固定资产 8 2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 322.17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484.28(300+184.28)
贷:投资性房地产 8 250
累计折旧 2 322.17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84.28
【提示】本期计提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5 629.03-250)/(20-5.5)×6/12=185.48(万元)。
转换时累计已计提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 191.43+191.43+382.86+370.97+185.48=2 322.17(万元)。
第245题
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B.企业将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时,其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C.企业将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在成本模式下,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D.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参考答案:ABC
解析:
选项D,转换当日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第246题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该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
A.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B.计入期初留存收益
C.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D.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参考答案:A
解析: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编制与资料(1)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2 4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300
其他业务成本 200
贷:银行存款 500
借:投资性房地产 2 7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2 700
借:银行存款 900
贷:预收账款 900
借:预收账款 75(900/3×3/12)
贷:其他业务收入 75
借:其他业务成本 67.5(2 700/10×3/12)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67.5
(2)根据资料(2),编制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 3 200
累计折旧 320
贷:固定资产 3 2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20
借:银行存款 240
贷:预收账款 240
借:预收账款 1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20
借:其他业务成本 4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40
(3)根据资料(3),计算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 100(万元),应享有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4 000×30%=1 200(万元),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1 2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2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 100
营业外收入 1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 20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所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1 450+50=1 500(万元)。
(2)2020年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20
借:其他业务成本 30(1 500/5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0
2020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前的账面价值=1 500-1 500/50×2=1 440(万元)。
应确认的减值金额=1 440-1 200=24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40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240
(3)2021年1月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1 200万元。
与改扩建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1 2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6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24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 500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304
贷:银行存款 304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借:投资性房地产 1 504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1 504
(4)2023年1月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 504
——公允价值变动 96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2[1 504/(50-3)]
贷:投资性房地产 1 504
盈余公积 12.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5.2
(5)2023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第249题
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
C.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条件时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选项A错误;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选项B错误;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C错误。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办公楼的入账价值=7 000+5 000/50×15/12=7 125(万元)。
20×5年土地使用权的摊销金额=5 000/50=100(万元)。
20×5年办公楼的折旧金额=7 125/30×6/12=118.75(万元)。
借:在建工程 50
贷:累计摊销 50
借:管理费用 168.75(50+118.75)
贷:累计折旧 118.75
累计摊销 50
(2)办公楼在转换前的账面价值=7 125-118.75=7 006.25(万元)。
土地使用权在转换前的账面价值=5 000-5 000/50×2=4 80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 7 125
——土地使用权 5 000
累计折旧 118.75
累计摊销 200
贷:固定资产 7 125
无形资产 5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18.75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200
(3)转换时办公楼的账面价值=7 125-118.75-7 125/30=6 768.75(万元)。
转换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5 000-5 000/50×3=4 70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成本 7 125
——办公楼——公允价值变动 375
——土地使用权——成本 5 000
——土地使用权——公允价值变动 1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56.25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 7 125
——土地使用权 5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82.81
盈余公积 84.8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63.6
(4)20×7年应确认的租金收入=300(万元)。
土地使用权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5 200-5 100=100(万元)。
办公楼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7 200-7 500=-300(万元)。
因此,应确认的损益=300+100-300=100(万元)。
(5)应确认的处置损益=13 000-(5 200+7 200)=600(万元)。
第251题
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B.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时,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其账面价值大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其账面价值小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答案:CD
解析: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时,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的影响,选项A和B错误。
A.600
B.400
C.1 000
D.0
参考答案:B
解析: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转换当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 000-(4 000+600)=400(万元)。
第253题
以下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中,表述正确的有( )。
A.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以转换当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入账价值
B.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以转换当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D.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参考答案:BCD
解析:
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以转换当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入账价值,选项A错误。
第254题
下列关于企业合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合并不会影响被合并方的独立法人资格
B.如果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当被购买方不构成业务时,该交易不形成企业合并
C.仅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合并,因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国家控制而应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D.企业合并必须以自身持有的资产作为出资,投入到被合并方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A不正确,只有控股合并不影响被合并方的独立法人资格,吸收合并会取消被合并方的独立法人资格,选项B正确,企业合并必须以是否构成业务为前提;选项C不正确,不应仅仅因为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国家控制而将其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选项D不正确,企业合并可以通过增发股票的权益交换进行,不是必须以自身持有资产作为出资。
A.165
B.180
C.465
D.480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投资对甲公司2×20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11 000×30%-(3 000+15)]+600×30%=465(万元)。
第256题
关于共同控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23)
A.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同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B.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同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C.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同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D.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经营活动所共后的控制,并且该经营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参考答案:A
A.300万元
B.500万元
C.600万元
D.900万元
参考答案:A
解析:
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2×20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500×60%=300(万元)。
A.300万元
B.500万元
C.600万元
D.900万元
参考答案:D
解析:
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2×20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3 600-3 000)+500×60%=900(万元)。
A.个别财务报表中不应确认资产处置损益300万元
B.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800万元
C.合并报表中确认少数股东权益250万元
D.合并报表中房屋的账面价值1000万元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A,个别报表中以固定资产作为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资产处置损益300万元(1000-700);选项B,个别报表中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1000万元;选项C,合并报表中少数股权权益=(1000+250)×20%=250(万元);选项D,合并报表中投出资产比照内部交易进行处理,房屋按照700万元确认账面价值;所以选项C正确。
A.22000
B.22300
C.22500
D.23100
参考答案:C
解析: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达到企业合并前对股权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
长期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初始投资成本为原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购买日进一步取得股份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因此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500+20000=22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