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高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238题)


第181题

计算该公司12月份应缴的国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应缴的国家教育费附加=(100000+70000 ) x 3% =5100(元)

应缴的地方教育费附加=(100000+ 70000 ) x 2% =3400(元)


第182题

工程质量保证保险与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的区别?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保险责任不同

①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主要保障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外来原因和人为过失造成的损失;

②工程质量保证保险保障建筑工程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因潜在质量缺陷而造成的建筑物损坏。

2.被保险人不同

①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可以是与工程有利益相关的各方;

②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被保险人通常是建设单位。

对于工程质量保险合同而言,投保人是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一般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参建主体;被保险人则根据险种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被保险人是建筑所有权人;对于工程质量保证保险,被保险人是建设单位;对于职业责任保险,被保险人是投保人自身。

3.保险单出具方式不同

①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是直接出具正式保险单;

②工程质量保证保险通常需要在地产开发时按照暂定费率出具暂保单,工程竣工验收后再出具正式保险单。

4.保险金额不同

①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的保险金额随着工程进展而递增;

②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保险金额依据工程竣工结算总造价确定,保额不变。

5.风险控制措施不同

①对于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保险人根据工程特征进行风险查勘,提出改进建议;

②对于工程质量保证保险,通常由保险人聘请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对工程风险进行全程监控,并出具风险评估报告。


第183题 计算该公司12月份应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应缴城市维护建设税税额=(100000+70000 ) × 7% =11900(元)


第184题

太阳能利用技术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由集热器、保温水箱、连接管路、控制中心、热交换器五部分组成。

2.太阳能采暖系统。太阳墙板是在钢板或铝板表面镀上一层热转换效率达 80%的高科技涂层,并在板上穿有许多微小孔缝,经过特殊设计和加工处理制成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将其转换成热能以热空气的形式传递到室内。

3.太阳能光伏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分为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4.太阳能制冷系统。太阳能制冷系统是指利用光伏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后,再利用驱动半导体制冷系统或常规压缩式制冷系统实现制冷


第185题

简述装配式建筑评价时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评价时点:装配式建筑评价分为预评价和项目评价。 

(1)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这样有利于将装配 式建筑设计理念尽早融人到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预评价结果不满足装配式建筑评 价的相关要求,便可结合预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不足,通过调整或优化设计方案使其 满足要求。 

(2)项目评价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 定评价等级。项目评价是装配式建筑评价的最终结果。


第186题

简述装配式建筑的等级划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①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

②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

③采用全装修;

④装配率不低于50%。

当评价项目满足入门条件,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

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

②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

③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第187题

简述装配式建筑的六个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六化”,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

(1)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面向通用装配式构件,根据构件的共性条件,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模数,开展适用性范围比较广泛的设计。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采用标准化设计理念,各构件具有通用性,满足少规格、多组合原则,且更加经济合理、科学高效,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有效手段,能够提高生产速度和劳动效率,从而降低造价。同时,在标准化设计中融入个性化需求,可以进行多样化组合。

(2)工厂化生产。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工厂化装配式建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出现了一批成功案例。利用工厂化生产方式,实现大量施工现场作业向工厂生产作业转化。这种新型的工厂化建筑施工组织方式,相比较于传统的工地现场生产模式,在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控制工程成本、落实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工厂化预制可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科学的生产管理系统、较高的工厂信息化水平,使得部品部件的质量更加可控。

(3)装配化施工。装配化施工是未来施工技术的主流已经无可厚非,如今在逐渐饱和的建筑市场,许多建筑企业正面临着创新与转型的考验,而装配化施工就是一个创新转型的关键点。利用现代机械化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手段,实现将传统现浇施工或手工使作业向部品部件的装配安装与可靠连接转化。基于结构设计和装修一体化设计,预制构件在工厂制作时,在准确位置设置预留孔洞及预埋件,便于在施工及装修阶段与已有建筑构件完好连接。运至施工现场后,利用构件连接技术,将其与已有建筑构件进行准确连接。装配化施工方便快捷,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质量易于进行有效控制。

(4)一体化装修。一体化装修作为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可以促进全过程的生产效率提高,将装修阶段的标准化设计集成到方案设计阶段可以有效地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可视化的便利进行建筑物渲染,可以保证建造空间品质,便于进行精细化作业和优化设计,以避免后期施工中出现碰撞,浪费人力与物料

(5)信息化管理。装配式建筑将建筑生产的工业化进程与信息化紧密结合,是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结果。BIM服务贯穿整个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一方面,可以实现住宅产业信息化;另一方面,可以将生产、施工及运维阶段的实际需求及技术整合到设计阶段,在虚拟环境中预演现实,真正实现BIM信息化应用的信息集成优势。

(6)智能化应用。结合现代智能化信息技术,将各种智能化配套设备在装配式建筑加以集成,使装配式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等实现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设备设施自动化,进而形成高效、舒适、人与建筑交互的建筑环境。实现建筑的智能化运维和应用,需要根据建筑用途、规模、客观环境和用户性质、用户个性化需求等进行具体的智能化方案设计和实施。


第188题 试述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对象和评价时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评价对象: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2)评价时点: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设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第189题 试述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等级划分及确定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绿色建筑划分应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4个等级。

(1)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应为基本级。

(2)绿色建筑等级划分确定方法:

①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相关标准全部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项满分值的30%。

②—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及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③当总得分分别达到60分、70分、85分且应满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第190题

木结构建筑特点有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主要由木材及木制品制作的承重构件组成,具有节能低碳环保、保温性好、抗震性好、加工精度高及建造周期短等特点。

(1)节能低碳环保效益显著。木结构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量最少,在生长、加工、施工、运营及拆除等环节都能体现其环保性能,尤其在木材生长环节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当被用来建造房屋后,二氧化碳被永久固定在木材中,木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固碳能力。

(2)保温性能好。木材是绿色安全的天然环保材料,其蓄热系数和热阻均较高,具有天然的“冬暖夏凉”特征。

(3)抗震性能好。木结构建筑由于自身质量小,柔軔性好的特点,对于瞬间冲击载荷和周期性疲劳破坏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因此,在地震中木结构建筑所受的地震作用较小,结构所受到的地震破坏程度较轻。

(4)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木结构构件大多采用钉和螺栓连接,结构安全高、抗震性能好。且木材和金属连接件形成的节点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通过自身变形使地震作用被有效消耗,从而确保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5)加工精度高。木结构设计灵活,能够突破木材自身的尺寸限制,实现各种不同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随时调整和更改空间布局、洞口位置,相较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更易改扩建。

(6)建造周期短。木结构建筑大量构件能够通过工厂预制成型,工地现场装配,结构件和连接件的生产和施工可以在全年任何气候条件下进行,可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操作强度,节省劳动成本,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木结构建筑的工业化水平,推动木结构建筑发展。


第191题

装配式建筑评价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主要考虑建筑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方面所采用的装配比例,并用装配率予以表示。

(2)装配率计算公式

 

式中P—装配率;

(3)计算要求

①评价项目装配率应上述表格及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法取整数。

②如果实际计算的评价比例小于比例范围中的最小值,则评价分值取0分;

③如果实际计算的评价比例大于比例范围中的最大值,则评价分值取比例范围中最大值对应的评价分值。




第192题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定义与优缺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定义: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为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和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构建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优点: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兼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体系中剪力墙和框架布置灵活,易实现大空间,适用高度较高,可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要求。这种结构广泛适用于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工业化厂房等,有利于用户个性化室内空间改造。这种体系的优点是适用高度高,抗震性能好,框架部分的装配化程度较高。

缺点:现场同时存在预制和现浇两种作业方式,施工组织和管理复杂,效率不高。


第193题

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那对工程总承包单位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同时具有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工程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或者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

②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项目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能力、财务和风险承担能力,以及与发包工程相类似的设计、施工或者工程总承包业绩。


第194题

装配式建筑等级划分分为哪几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当评价项目满足入门条件,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

(2)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

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

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第195题

简述绿色建筑评价时点及基本要求的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评价时点

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2)基本要求

1)申请评价方应对参评建筑进行全寿命周期技术和经济分析,选用适宜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应在评价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申请评价方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2)评价机构应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

3)申请绿色金融服务的建筑项目,应对节能措施、节水措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等进行计算和说明,并应形成专项报告。


第196题

简述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及特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内涵和外延不同,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概念提法也有所不同。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体系来看,装配式建筑结构由楼盖、屋盖体系和柱、墙 体系等组成。

从建筑物的建造过程来看,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二)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六化”,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

1.标准化设计

①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采用标准化设计理念,各构件具有互换性和通用性,满足少规格、多组合原则,且更加经济适用、科学高效。

②在标准化设计中融人个性化需求,可以进行多样化组合。

2.工厂化生产

工厂化预制可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科学的生产管理系统、较高的工厂信息化水平,使得部品部件的质量更加可控。

3.装配化施工

装配化施工方便快捷,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质量易于有效控制。

4.一体化装修

预制构件在生产时,采用技术集成化的部品部件,且在装修面层预埋固定部件,实现在安装过程中避免对已有建筑构件进行打凿和穿孔。

5.信息化管理

一方面是装配式建筑行业管理的信息化,另一方面是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企业基于BIM推进工程建设全过程信息化

6.智能化应用

结合现代智能化信息技术,将各种智能化设备在装配式建筑加以集成,使装配式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等实现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设备设施自动化,进而形成高效、舒适的建筑环境。


第197题

绿色建筑等级划分确定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相关标准全部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项满分值的30%。

②—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及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③当总得分分别达到60分、70分、85分且应满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第198题

绿色建筑评价时点和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评价时点

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2)基本要求

1.申请评价方应对参评建筑进行全寿命周期技术和经济分析,选用适宜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应在评价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申请评价方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负责。

2.评价机构应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

3.申请绿色金融服务的建筑项固,应对节能措施、节水措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等进行计算和说明,并应形成专项报告。


第199题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本住宅小区评为什么级别?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二星级。

五类评价指标分别为63分、60分、75分、73分、72分,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得分62分

绿色建筑评价总得分Q=(Q0+Q1+Q2+Q3+Q4+Q5+QA)/10=(400+63+60+75+73+72+62)/10=80.5

绿色建筑等级划分:当总得分分别达到60分、70分、85分且满足绿色建筑技术要求表的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绿色建筑评价总得分为80.5分所以被评为二星级。


第200题

题干中的“四节一环保”属于绿色建筑的特征之一,请简述绿色建筑的四个特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建筑全寿命周期绿色化。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化,一是要强调建筑本体各环节绿色化,即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所有环节,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保养、拆除等方面,综合考虑绿色建筑的理念落实和指标要求;二是考虑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建筑物存在的时间段,还应在上述基础上往前、往后延伸。因此,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理念不仅仅包括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坯应向前延伸到建筑材料的开采到运输、生产过程等环节,鼓励使用绿色建材,向后延伸到建筑物拆除后的垃圾分解或回收利用等环节。

(2)“四节一环保”。“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涵盖了“四节一环保”的内容,是指节能、 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而资源储量是有限的,因此,在设计和建造绿色建筑时,应采用适宜的技术、材料和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提高使用效率,尽可能地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3)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一切建筑设施都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绿色建筑也不例外。因此,在建造绿色建筑过程中,除应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基本功能要求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节约能源,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需求。这就要求实现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含量。

(4)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是自然、生态、生命与活力的象征,代表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协调发展的文化,贴切而形象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可建成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建筑。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