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试题(2160题)


第2141题 根据公司公开的财务报告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不需要纳入调整的事项是(    )。


A.计入当期损益的品牌推广费

B.计入当期损益的研发支出

C.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战略性投资


参考答案:C


解析: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典型的调整包括:①研究与开发费用;②战略性投资;③为建立品牌、进入新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发生的费用;④折旧费用。


第2142题 下列各项关于经济增加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经济增加值为正,表明经营者为股东创造了价值

B.经济增加值便于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比较

C.计算经济增加值使用的资本成本应随资本市场变化而调整

D.经济增加值是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


参考答案:ACD


解析:

经济增加值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经济增加值为正,表明经营者为股东创造了价值,选项A、D正确。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比较,选项B错误。计算经济增加值使用的资本成本是投资资本的机会成本,因此应随资本市场的变化而调整,选项C正确。


第2143题 下列关于部门剩余收益和经济增加值区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部门剩余收益通常使用部门税前经营利润和税前报酬率计算,而部门经济增加值使用部门税后净营业利润和加权平均税后资本成本计算

B.当税金是重要因素时,经济增加值比剩余收益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门盈利能力

C.如果税金与部门业绩无关时,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效果相同,只是计算更复杂

D.计算经济增加值使用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主要考虑管理要求以及部门个别风险的高低


参考答案:ABC


解析:

由于经济增加值与公司的实际资本成本相联系,因此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计算方法,资本市场上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变动时,公司要随之调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剩余收益使用的部门要求的报酬率,主要考虑管理要求以及部门个别风险的高低。


第2144题 甲公司是一家中央企业,采用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考核办法进行业绩评价。2020年公司净利润9.5亿元;利息支出5亿元,其中资本化利息支出2亿元;研发支出3亿元,全部费用化;调整后资本120亿元,资本成本率6%;企业所得税税率25%。2020年甲公司经济增加值是(  )亿元。


A.6.05

B.6.8

C.7.55

D.8.3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目要求采用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考核办法进行业绩评价,因此需要计算的是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9.5+(5-2+3)×(1-25%)=14(亿元),简化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14-120×6%=6.8(亿元)。


第2145题 平衡计分卡的“平衡”的含义包括( )。


A.外部评价指标和内部评价指标的平衡

B.成果评价指标和导致成果出现的驱动因素评价指标的平衡

C.财务评价指标和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平衡

D.短期评价指标和长期评价指标的平衡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平衡计分卡中“平衡”包括外部评价指标和内部评价指标的平衡;成果评价指标和导致成果出现的驱动因素评价指标的平衡;财务评价指标和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平衡;短期评价指标和长期评价指标的平衡。


第2146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平衡计分卡内部业务流程维度业绩评价指标的有( )。


A.息税前利润

B.资产负债率

C.生产负荷率

D.产品合格率


参考答案:CD


解析:反映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常用指标有交货及时率、生产负荷率、产品合格率等。选项A、B属于财务维度的评价指标。


第2147题 常见的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有( )。


A.员工满意度

B.市场份额

C.存货周转率

D.市净率


参考答案:ABC


解析:非财务业绩评价,是指根据非财务信息指标来评价管理者业绩的方法。比如与顾客相关的指标:市场份额、关键客户订货量、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等。与企业内部营运相关的指标:及时送货率、存货周转率、产品或服务质量(缺陷率)、周转时间等。反映员工学习与成长的指标:员工满意度、员工建议次数、员工拥有并熟练使用电脑比率、员工第二专长人数、员工流动率等。


第2148题 企业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关键是制定绩效计划,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制定绩效计划内容的是( )。


A.构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B.制定激励计划

C.分配指标权重

D.确定绩效目标值


参考答案:B


解析:制定绩效计划包括构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分配指标权重、确定绩效目标值等。


第2149题 甲公司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业绩衡量,旨在解决“我们的优势是什么”的问题的( )。


A.财务维度

B.顾客维度

C.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D.学习和成长维度


参考答案:C


解析: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着眼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我们的优势是什么”的问题。


第2150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平衡计分卡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的业绩评价指标的是( )。


A.投资报酬率

B.客户保持率

C.生产负荷率

D.培训计划完成率


参考答案:C


解析:反映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常用指标有交货及时率、生产负荷率、产品合格率等。选项A属于财务维度的业绩评价指标;选项B属于顾客维度的业绩评价指标;选项D属于学习和成长维度的业绩评价指标。


第2151题 丽岛同城是一家处于起步期的餐饮企业,其业务主要为通过电话订购的方式销售日本特色食品,例如生鱼片和寿司。该公司决定采用平衡计分卡来计量来年的绩效。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和成长维度计量的是( )。


A.权益净利率

B.客户满意度

C.产品合格率

D.新产品开发周期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A属于财务维度,选项B属于顾客维度,选项C属于内部业务流程维度,选项D属于学习和成长维度。


第2152题 下列关于平衡计分卡与传统业绩评价系统区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传统的业绩考核注重对员工执行过程的控制,平衡计分卡则重视目标制定的环节

B.传统的业绩评价与企业的战略执行脱节

C.传统的业绩评价可以帮助公司及时考评战略执行情况

D.平衡计分卡能够帮助公司有效地建立跨部门团队合作


参考答案:C


解析:平衡计分卡帮助公司及时考评战略执行的情况,而不是传统的业绩评价。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第2154题 (1)计算2020年甲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简化的经济增加值(注:按国资委关于经济增加值的相关规定计算)。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研发费用+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360+200=560(万元)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1 155+(200+560)×(1-25%)=1 725(万元)

平均所有者权益=(5 825+5830)/2=5 827.5(万元)

平均负债合计=(6 200+5 200)/2=5 700(万元)

平均无息负债=(500+600)/2=550(万元)

平均带息负债=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负债=5 700-550=5 150(万元)

平均在建工程=(2 240+1 350)/2=1 795(万元)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在建工程=5 827.5+5 150-1 795=9 182.5(万元)

利息支出总额=费用化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支出=200+50=250(万元)

债权(税前)资本成本率=利息支出总额/平均带息负债=250/5 150=4.85%

甲公司是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率定为6.5%。

平均资本成本率=债权(税前)资本成本率×(1-25%)×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股权资本成本率×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4.85%×(1-25%)×5 150/(5 150+5 827.5)+6.5%×5827.5/(5 150+5 827.5)=5.16%

2020年年末资产负债率=6200/12 025=51.56%

2019年年末资产负债率=5200/11 030=47.14%

甲公司平均资本成本率不属于需要调整的情况

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1 725-9182.5×5.16%=1 251.18(万元)



第2155题 (2)简述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优点:

①经济增加值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②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激励经营者和所有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③能有效遏制企业盲目扩张规模以追求利润总量和增长率的倾向,引导企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④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酬激励框架。经济增加值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激励报酬结合起来了。

⑤在经济增加值的框架下,公司可以向投资人宣传他们的目标和成就,投资人也可以用经济增加值选择最有前景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还是股票分析家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缺点:

①经济增加值仅对企业当期或未来1~3年价值创造情况进行衡量和预判,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

②经济增加值计算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的营运效率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③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等的企业,其会计调整项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各不相同,计算比较复杂,影响指标的可比性。

④由于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比较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

⑤经济增加值也有许多和投资报酬率一样误导使用人的缺点,例如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较少,而处于衰退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可能较高。

⑥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对于净收益应作哪些调整以及资本成本的确定等,尚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不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而缺乏统一性的业绩评价指标,只能在一个公司的历史分析以及内部评价中使用。



第2156题 要求:计算A公司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巿场份额,A公司2020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及管理费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支出资本化(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净营业利润和平均资本占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2 500-1340-500)×(1-25%)+200×(1-25%)=645(万元)

调整后平均资本占用=5 000+200×(1-25%)=5 150(万元)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3/5+8%×(1-25%)×2/5=9.6%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645-5150×9.6%=150.6(万元)。



第2157题 (1)计算A、B部门各自的投资报酬率和经济增加值。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A部门税前经营利润=120 000-56 000-6 000-5 000=53 000(元),

B部门税前经营利润=220 000-112 000-10000-8 000=90 000(元),

A部门投资报酬率=53 000/400 000×100%=13.25%,

B部门投资报酬率=90 000/600 000×100%=15%,

A部门经济增加值=53 000×(1-25%)-400 000×8%=7 750(元),

B部门经济增加值=90 000×(1-25%)-600 000×8%=19 500(元)。



第2158题 (2)假设A部门经理面临一个投资方案(投资额120 000元,每年获得税前经营利润12000元)。如果采用经济增加值评价部门业绩,A部门经理是否会采纳该投资方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采纳后的经济增加值=(53000+12 000)×(1-25%)-(400 000+120000)×8%=7 150(元),由于经济增加值减少,因此,A部门经理不会采纳该投资方案。



第2159题 (3)假设B部门面临一减资方案(资产价值150 000元,每年获得税前经营利润18000元)。如果采用经济增加值评价部门业绩,B部门经理是否会采纳该减资方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采纳减资方案后的经济增加值=(90 000-18 000)×(1-25%)-(600 000-150000)×8%=18 000(元),由于经济增加值减少,因此,B部门经理不会采纳减资方案。



第2160题 (4)简要说明经济增加值评价的优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4)经济增加值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引导企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酬激励体制的框架;在经济增加值的框架下,公司可以向投资人宣传他们的目标和成就,投资人也可以用经济增加值选择最有前景的公司;经济增加值是股票分析家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