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01题 制定转移价格的目的包括( )。
A.防止成本转移带来的部门间责任转嫁
B.作为一种价格机制引导下级部门采取明智的决策
C.便于最高管理层管理
D.便于财务核算
参考答案:AB
解析:
制定转移价格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成本转移带来的部门间责任转嫁,使每个利润中心都能作为单独的组织单位进行业绩评价;二是作为一种价格机制引导下级部门采取明智的决策。
第2102题 甲公司下属投资中心2020年部门税前经营利润28万元,部门平均资产110万元(其中平均非经营资产40万元),部门平均经营负债35万元,该部门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为12%,该中心的剩余收益是( )万元。
A.14.8
B.19
C.22.4
D.23.8
参考答案:D
解析:
剩余收益=28-(110-40-35)×12%=23.8(万元)。
第2103题 以下考核指标中,使投资中心项目评估与业绩紧密相连,又可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的是( )。
A.部门税前经营利润
B.剩余收益
C.投资报酬率
D.可控边际贡献
参考答案:B
解析:
部门剩余收益=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其优点是: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公司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的决策;采用剩余收益指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第2104题 甲投资中心的平均净经营资产为200万元,投资报酬率为15%,如果该投资中心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为10%,则甲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为( )万元。
A.10
B.30
C.20
D.15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200×15%-200×10%=10(万元)。
第2105题 下列关于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指标分别进行决策可能导致结果冲突
B.计算剩余收益指标时对不同部门应使用统一的资本成本
C.在不同规模的投资中心之间进行比较时不适合采用剩余收益指标
D.采用投资报酬率指标可能因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体利益
参考答案:B
解析:
计算剩余收益时对不同部门可以使用不同的资本成本。
第2106题 投资中心的业绩报告通常包含的评价指标不包括( )。
A.成本
B.利润
C.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D.投资报酬率
参考答案:C
解析:
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除了成本、收入和利润指标外,主要还是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等指标。因此,对于投资中心而言,它的业绩报告通常包含上述评价指标。
第2107题 (2018年)作为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指标,部门投资报酬率的优点有( )。
A.可用于比较不同规模部门的业绩
B.根据现有会计资料计算,比较方便
C.可以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目标协调一致
D.有利于从投资周转率以及部门经营利润率角度进行经营分析
参考答案:ABD
解析:
部门投资报酬率的优点有:①它是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的,比较客观;②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③部门投资报酬率可以分解为投资周转率和部门经营利润率两者的乘积,并可进一步分解为资产的明细项目和收支的明细项目,从而对整个部门的经营状况作出评价。缺点是部门经理会产生“次优化”行为,具体来讲,部门会放弃高于公司要求的报酬率而低于目前部门投资报酬率的机会,或者减少现有投资报酬率较低但高于公司要求的报酬率的某些资产,使部门的业绩获得较好评价,但却伤害了企业整体的利益。
第2108题 剩余收益是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之一。下列关于剩余收益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剩余收益可以根据现有财务报表资料直接计算
B.剩余收益可以引导部门经理采取与企业总体利益一致的决策
C.计算剩余收益指标时对不同部门可以使用不同的资本成本
D.剩余收益指标可以直接用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业绩比较
参考答案:BC
解析:
剩余收益的计算涉及资本成本的确定,不同部门的资产或者是同一部门的不同资产按照风险程度确定其资本成本,该项数据来自于对未来风险的评估,并不能从现有的财务报表资料直接计算取得,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剩余收益是绝对数指标,不会产生次优化选择问题,但不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第2109题 下列关于“以剩余收益作为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优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便于按部门资产的风险不同,调整部门的资本成本
B.计算数据可直接来自现有会计报表
C.能够反映部门现金流量的状况
D.能促使部门经理的决策与企业总目标一致
参考答案:AD
解析:
选项A、D为剩余收益指标的优点;剩余收益=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剩余收益的计算数据“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不是直接来自会计报表,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剩余收益是以收益为基础的,而非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指标,不能反映部门的现金流量状况,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第2110题 下列关于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剩余收益质量与业绩评价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
B.投资报酬率不能用于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C.用部门投资报酬率来评价每个部门的业绩有助于提高整个公司的投资报酬率,但也可能会伤害公司整体的利益
D.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剩余收益的主要优点是与增加股东财富的目标一致,但是必须按照公司统一要求的资本成本计算,不能按风险程度调整资本成本
参考答案:BD
解析:
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的投资报酬率,可用于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采用剩余收益指标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时,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第2111题 红光公司下面有个制造部,制造部下设两个分厂,每个分厂有两个车间,那么制造部在编制成本业绩报告时,应该包括下列各项中的( )。
A.制造部一分厂甲车间业绩报告
B.制造部一分厂乙车间业绩报告
C.制造部二分厂A车间业绩报告
D.制造部二分厂B车间业绩报告
参考答案:ABCD
解析:由于各成本中心是逐级设置的,所以其业绩报告也应自下而上,从最基层的成本中心逐级向上汇编,直至最高层次的成本中心。每一级的业绩报告,除最基层只有本身的可控成本外,都应包括本身的可控成本和下属部门转来的责任成本。
第2112题 (1)计算乙部门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税前营业利润=500×(2.4-0.85﹣0.15)+1 500×(1.2-0.85-0.05)+1 500×(8-2.8-0.4)-3 700-1 650=3 000(万元)
投资报酬率=3 000/12 000=25%
剩余收益=3 000-12000×10%=1 800(万元)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①投资后的投资报酬率=(3 000+270)/(12 000+1 800)=23.70%
投资后的投资报酬率23.70%小于投资前的投资报酬率25%,因此,乙部门不愿意接受该投资。
②投资后的剩余收益=(3 000+270)-(12 000+1 800)×10%=1 890(万元)
投资后的剩余收益1 890万元大于投资前的剩余收益1 800万元,因此,乙部门愿意接受该投资。
③按剩余收益指标考核更符合公司利益。采用剩余收益指标考核,可以使乙部门的业绩评价与甲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乙部门经理采纳高于甲公司资本成本的决策。
第2114题 (3)预测2021年各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均增长16%,假设乙部门可以在最大产能范围内灵活安排生产。为有效利用产能,确定2021年产品生产的优先顺序,计算各产品产量及总税前营业利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所有产品按盒售卖,每盒12粒,乙部门目前最大年产能48 000万粒,因此,乙部门目前最大年产能=48 000/12=4 000(万盒)。目前乙部门实际生产X、Y两种产品的总产量=500+1 500+1 500=3 500(万盒),预测2021年各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均增长16%,则2021年各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年总产量=3 500×(1+16%)=4 060(万盒),超过了其最大年产能4 000万盒,因此需要按照各产品边际贡献率的高低确定产品生产的优先顺序。
X产品品牌系列的边际贡献率=(2.4-0.85-0.15)/2.4=58.33%
X产品非品牌系列的边际贡献率=(1.2-0.85-0.05)/1.2=25%
Y产品品牌系列的边际贡献率=(8-2.8-0.4)/8=60%
由于:Y产品品牌系列的边际贡献率>X产品品牌系列的边际贡献率>X产品非品牌系列的边际贡献率
所以:优先安排生产Y产品品牌系列,其次是X产品品牌系列,最后是X产品非品牌系列。
Y产品品牌系列的产量=1 500×(1+16%)=1 740(万盒)
X产品品牌系列的产量=500×(1+16%)=580(万盒)
X产品非品牌系列的产量=4 000-1 740-580=1 680(万盒)
总税前营业利润=580×(2.4-0.85-0.15)+1 680×(1.2-0.85-0.05)+1 740×(8-2.8-0.4)-3 700-1 650=4 318(万元)。
第2115题 (1)计算A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和单位实际成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A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10×22+3 600 000/1 200 000×120+2 160 000/1 200 000×120=796(元)
A产品的单位实际成本=121000/11 000×24+4 126 100/11 000+2528 900/11 000=869(元)
第2116题 (2)分别计算A产品总成本的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并指出各项差异是有利差异还是不利差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24-22)×121 000=242 000(元)(U)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121 000-11000×10)×22=242 000(元)(U)
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4 126 100/1 331 000-3 600 000/1 200 000)×1 331 000=133 100(元)(U)
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差异=(1 331 000-11 000×120)×3 600 000/1 200 000=33 0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2 528 900-2 160 000=368 900(元)(U)
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2 160 000-1 331 000×2 160 000/1 200 000=-235 800(元)(F)
固定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1 331 000-11 000×120)×2 160 000/1 200 000=19 800(元)(U)
第2117题 (3)计算乙部门实际的部门可控边际贡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部门可控边际页献=10000×1 000=(121 000×24+4 126 100)/11 000×10 000–2 528 900×40%=2 597 440(元)。
第2118题 (1)计算乙部门2019年税前投资报酬率;假设产能扩张不影响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为达到2019年税前投资报酬率水平,计算2020年应实现的销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目前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00×20%=100(万件)
乙部门2019年固定成本=100×(25-10)=1 500(万元)
乙部门2019年税前经营利润=(25-10)×500-1 500=6 000(万元)
乙部门2019年税前投资报酬率=6000/25 000×100%=24%
乙部门2020年税前经营利润=(25000+50 000)×24%=18 000(万元)
2020年应实现的销量=(18 000+1 500+2 700)/(25-10)=1 480(万件)
第2119题 (2)计算乙部门2019年经营杠杆系数;假设产能扩张不影响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为达到2019年经营杠杆水平,计算2020年应实现的销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2019年经营杠杆系数=(25-10)×500/[(25-10)×500-1500]=1.25
设2020年应实现的销量为Q,经营杠杆系数=(25-10)×Q/[(25-10)×Q-1 500-2 700]=1.25,2020年应实现的销量Q=1 400(万件)。
【适用类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