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41题
患者男性 ,53岁。1周前心前区剧烈疼痛,随后心悸、气促,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对确诊最有价值的酶学检查是下列哪项
A.GOT
B.LDH
C.CPK同工酶
D.CPK
E.肌钙蛋白T
参考答案:E
解析:
肌钙蛋白I(cTnI)或肌钙蛋白T(cTnT)是更具有心脏特异性的标记物,在发病3~4小时即可升高,1~24小时达高峰,7~10天恢复正常,对心梗的早期诊断和发病后较晚就诊的患者均有意义。
第1342题
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中升高最早的是
A.AST
B.肌红蛋白
C.LDH
D.CPK-MB
E.cTnT
参考答案:B
解析:
肌红蛋白在梗死后升高最早,也十分敏感,但特异性不强。CPK-MB、cTnT升高稍迟,但特异性较强。
第1343题
ST段抬高性局限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异常导联是
A.V1、V2、 V3
B.V1~V5
C.V3、V4、V5
D.V1、V2、V3 、aVF 、Ⅱ、Ⅲ
E.V5、 V6 、V7 、aVL 、Ⅰ
参考答案:C
解析: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中,局限前壁在V3、V4、V5均为(+),aVL、Ⅰ(±)。
第1344题
心肌梗死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
A.洋地黄
B.罂粟碱
C.速尿
D.吗啡
E.杜冷丁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24h不宜使用洋地黄类制剂,早期使用洋地黄制剂可以诱发严重心律失常,促进心肌重构的发生与发展,但确切的机制并未阐明清楚。
第1345题
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为
A.宽而深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B.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C.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倒置
D.浅而宽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E.浅而宽的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
参考答案:A
解析:
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②宽而深的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③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故选A。其他选项均不符。
第1346题
患者女性, 65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为预防再梗和猝死,如无禁忌证,宜尽早使用下列哪种药物
A.硝苯地平
B.美托洛尔
C.阿托品
D.地高辛
E.美西律
参考答案:B
解析:
β受体阻滞剂对于前壁心肌梗死伴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者,可防止梗死范围扩大,改善急慢性期预后。
第1347题
判断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最有价值的是
A.Q波的宽度,深度
B.白细胞增加的程度
C.疼痛和持续时间
D.血沉增快的程度
E.血清CK-MB增高的程度
参考答案:E
解析:
CK-MB是肌酸激酶同工酶,是用于心肌梗死中的一项检测指标。该值的高低与心肌梗死的范围呈正相关。
第1348题
某女性患者,50岁,突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没有溶栓禁忌证,给予溶栓治疗,以下不能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成功的选项是
A.2小时内胸痛程度减轻一半以上
B.ST弓背向下
C.2小时内ST段抬高的幅度降低一半以上
D.心肌损伤标志物高峰提前出现
E.出现再灌注心律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治疗成功的判断标准是:
1)2小时内胸痛程度减轻一半以上;
2)2小时内ST段抬高的幅度降低一半以上;
3)心肌损伤标志物高峰提前出现;
4)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以上4项中符合2项以上(排除1+4)提示溶栓成功。
第1349题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相应心肌缺血坏死,这与斑块溃破、出血、血栓形成有很大的关系,以下不会促使斑块溃破、出血、血栓形成的因素有
A.休克
B.体重轻
C.出血
D.严重心律失常
E.重体力活动
参考答案:B
解析:
促使斑块溃破、出血、血栓形成的因素有:
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骤降,可使冠脉血流锐减。
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用力或血压剧升使心肌需氧量猛增,而冠脉供血量明显相对不足。
饱餐,特别是进食大量脂肪可使血黏度增加,血小板黏附,聚积增强致使血栓形成。
偶尔可由于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冠状动脉口阻塞、先天畸形所致。
上述原因使心肌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持续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第1350题 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是
A.Ⅱ、Ⅲ、aVF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V1-V4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Ⅰ、aVL出现肺性P波
D.频发室性期间收缩
E.普遍导联ST段压低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患者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V1-V4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第1351题 住院第2日患者出现胸闷、大汗、面色苍白。体检心率为126次/分,律齐,双肺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压80/50mmHg,考虑合并心源性休克,此时不宜应用
A.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B.静注呋塞米
C.静滴多巴胺
D.静注普萘洛尔
E.硝普钠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普萘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此时应用会加重病情,不宜应用。
第1352题 最有可能的病因是
A.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
B.胸膜炎
C.心包积液
D.心绞痛
E.肺结核
参考答案:D
解析: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第1353题 此时最易出现异常的检查为
A.血常规
B.心电图
C.胸片
D.血清心肌酶
E.胸部超声
参考答案:B
解析:
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者则有关导联ST段抬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
第1354题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需要鉴别很多疾病,请问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的主要鉴别点是
A.疼痛部位
B.疼痛性质
C.疼痛程度
D.疼痛放射部位
E.疼痛持续时间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绞痛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心肌梗死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第1355题
下列不是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是
A.心脏破裂
B.梗死后综合征
C.主动脉窦瘤破裂
D.心室壁瘤
E.二尖瓣脱垂
参考答案:C
解析:
心肌梗死后可并发乳头肌功能失调、心室壁瘤、栓塞、心脏破裂、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并发症。
第1356题
急性心肌梗死时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首选用药是
A.利多卡因
B.洋地黄
C.普罗帕酮
D.异搏定
E.美托洛尔
参考答案:A
解析:
利多卡因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均有效。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首选药。
第1357题
急性心梗第3周出现发热和心包摩擦音,血沉30mm/h,血白细胞6.1×109/L,中性粒细胞55%,可能是
A.心脏破裂
B.急性心梗后综合征
C.室壁瘤
D.急性心梗的反应性心包炎
E.伴发病毒性心包炎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心梗的并发症包括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和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其中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与题干的症状相符。
A.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肺部感染
B.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心律失常
C.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心力衰竭
D.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
E.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肺栓塞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可有急性左心衰竭,在病初几天内发生,或可在疼痛、休克好转时出现,系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或心肌收缩不协调所致。
第1359题
患者,男,60岁,突然感到心前区闷痛,伴心悸3小时,自服硝酸甘油1片,疼痛未能缓解。该患者的诊断是
A.心绞痛
B.急性心包炎
C.急性心肌梗死
D.心肌病
E.心肌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老年患者突发胸痛3小时,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而不是心绞痛。
第1360题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出现高危性室性期前收缩,首选
A.利多卡因
B.美托洛尔
C.胺碘酮
D.硝普钠
E.普鲁卡因胺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24小时内患者有很高的原发室颤的发生率,当出现高危室性期前收缩时,应静注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无效时改用普鲁卡因胺。近期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期前收缩,静注β受体阻滞药可以有效减少室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