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查题库(658题)


第561题 PS为凝血酶原的激活剂,而促进了血栓的发生,PS的意思是


A.脂质和钙的运动

B.磷脂酰丝氨酸

C.血小板花生四烯酸

D.糖蛋白和蛋白质的运动

E.脂类及膜蛋白


参考答案:B


解析:PS即是磷脂酰丝氨酸。


第562题 血小板黏附活性与下列哪项无关


A.vWF

B.GPⅠb

C.胶原

D.GPⅠa

E.血浆凝血因子Ⅰ


参考答案:E


解析: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GPⅠb/Ⅸ复合物、GPⅠa/Ⅱa复合物。


第563题 PGI2的生理功能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PGI2是腺苷酸环化酶的重要兴奋剂,使cAMP生成增加,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


第564题 血栓调节蛋白(TM)的生理功能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凝血酶与血栓调节蛋白(TM)以1: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可使PC释放出小肽,生成活化蛋白C(APC)。


第565题 下列哪项与血小板黏附功能有关


A.β血小板球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肌球蛋白

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E.凝血因子Ⅰ


参考答案:D


解析: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GPⅠb/Ⅸ复合物、GPⅠa/Ⅱa复合物。


第566题 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是


A.与FⅫ接触,参与内源凝血系统

B.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C.为Ⅸa、Ⅴa提供了催化表面

D.稳定纤维蛋白

E.阻止Ⅱa的形成


参考答案:C


解析:在凝血过程中,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活时,PS翻转向外侧,成为血小板第三因子(PF3)。PF3为凝血因子(因子Ⅸa、Ⅷa、Ⅴa)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


第567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血小板聚集作用


A.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之间的聚集

B.血小板聚集形成的是血小板团

C.血小板聚集往往发生在血小板激活以后

D.GPⅡb/Ⅲa有缺陷时,其聚集作用减弱

E.血小板聚集除了GPⅡb/Ⅲa参与外,无其他因子参加


参考答案:E


解析: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诱导剂、GPⅡb/Ⅲa复合物、凝血因子Ⅰ、Ca2+;聚集机制:在Ca2+存在条件下,活化的血小板通过GPⅡb/Ⅲa复合物与凝血因子Ⅰ结合,发生聚集。


第568题 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A.活化Ⅻ因子,启动内源凝血途径

B.聚集功能

C.释放反应

D.促凝作用

E.黏附功能


参考答案:A


解析: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包括:黏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反应、促凝功能、血块收缩功能及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第569题 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接触系统凝血因子


A.接触系统因子包括Ⅻ、Ⅺ、PK、HMWK

B.可以被酶类或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物质激活

C.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均有出血现象

D.活化的因子可激活其他因子,并可参与纤溶、补体系统激活

E.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


参考答案:E


解析: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相联系。


第570题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是


A.因子Ⅻ

B.因子Ⅺ

C.因子Ⅶ

D.因子Ⅲ

E.因子Ⅴ


参考答案:A


解析: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第571题 下列对凝血酶敏感的是


A.因子ⅩⅢ

B.因子Ⅴ

C.因子Ⅷ

D.因子Ⅰ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因子Ⅰ、因子Ⅴ、因子Ⅷ和因子ⅩⅢ。


第572题 接触系统的凝血因子是指


A.因子Ⅱ、Ⅶ、Ⅸ、Ⅹ

B.因子Ⅱ、Ⅴ、Ⅶ、Ⅹ

C.因子Ⅻ、Ⅺ、PK、HMWK

D.因子Ⅷ、Ⅸ、PK、HMWK

E.因子PK、Ⅶ、Ⅺ、Ⅻ


参考答案:C


解析: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第573题 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凝血过程


A.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的过程

B.凝血的最终结果是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C.内外两条凝血途径的根本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及参加的因子不同

D.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因子Ⅺ被激活到Ⅸa-Ⅷa-Ca2+-PF3复合物的形成

E.血小板参与内源性凝血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第574题 不属于凝血酶特点的是


A.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

B.能水解纤维蛋白原

C.激活血小板

D.激活抗凝系统的蛋白C

E.是丝氨酸蛋白酶


参考答案:A


解析:凝血酶是蛋白水解酶,活性中心位于丝氨酸残基上,属于丝氨酸蛋白酶;能水解纤维蛋白原,激活因子Ⅴ、Ⅷ、Ⅺ、Ⅶ、Ⅻ;激活血小板;激活抗凝系统蛋白C;抑制纤维蛋白(原)活性。


第575题 属于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和FⅩ,其共同特点是在各自分子结构的氨基末端含有数量不等的γ-羧基谷氨酸残基,在肝合成中必须依赖维生素K。


第576题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第577题 内源性激活途径一般开始于


A.损伤组织因子Ⅲ

B.接触激活因子Ⅻ

C.血小板聚集

D.磷酸脂粒表面阶段

E.凝血酶原激活


参考答案:B


解析: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第578题 血液凝块的收缩是由于


A.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B.PF3的作用

C.红细胞的叠连

D.纤维蛋白收缩

E.GPⅠa/Ⅱa复合物


参考答案:A


解析:血小板在纤维蛋白网架结构中心,血小板变形后的伪足可以搭在纤维蛋白上,由于肌动蛋白细丝和肌球蛋白粗丝的相互作用,伪足可向心性收缩,使纤维蛋白束弯曲,在挤出纤维蛋白网隙中血清的同时,也加固了血凝块。


第579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抗凝血酶生理


A.AT都是由肝细胞合成

B.AT是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物

C.它自己的抗凝作用慢而弱

D.它能使凝血酶灭活

E.它与肝素结合后,抗凝作用增加2000倍


参考答案:A


解析:

抗凝血酶(AT)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AT-Ⅲ是肝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分子中有肝素结合位点和凝血酶结合位点。肝素与A-Ⅲ结合,会引起AT-Ⅲ的构型发生改变,后者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以1:1的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失去活性,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第580题 TM主要参与下列哪项的作用


A.凝血系统

B.纤溶系统

C.凝血因子活化

D.纤溶活化系统

E.蛋白C的作用


参考答案:E


解析:蛋白C系统是具有抗凝作用的血浆蛋白系统,包括蛋白C(PC),蛋白S(PS),血栓调节蛋白TM,活化的蛋白C抑制物,PC和PS都具有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蛋白,蛋白C系统在体液抗凝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