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63题 奎尼丁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中不包括
A.延长ERP,利于消除折返
B.抑制Na+内流,减慢传导
C.抑制Ca2+内流,抑制心肌收缩力
D.抑制K+外流,延长ERP
E.抑制Na+、Ca2+内流,降低自律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A、B、D、E都属于抗心律失常的机制,而选项C是其他作用,故此题选C。
第572题 可出现“金鸡纳反应”的药物是
A.氯化钾
B.螺内酯
C.苯妥英钠
D.氯化铵
E.奎尼丁
参考答案:E
解析:
金鸡纳反应:长期用奎尼丁可出现,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耳鸣、失听、视力模糊、呼吸抑制等症状。
第573题 下列有关胺碘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明显抑制复极过程
B.在肝中代谢
C.主要经肾脏排泄
D.长期用药后患者角膜可有黄色微粒沉着
E.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参考答案:C
解析:
胺碘酮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如用于心房颤动可恢复及维持窦性节律。几乎全部在肝中代谢,主要随胆汁排泄,经肾排泄者仅1%,服用后因少量自泪腺排出,故在角膜可有黄色微粒沉着,一般不影响视力,停药后自行恢复。
第574题 不能阻滞钠通道的药物是
A.利多卡因
B.普罗帕酮
C.普萘洛尔
D.胺碘酮
E.奎尼丁
参考答案:C
解析:
普萘洛尔是β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房室结及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而抗心律失常。
第575题 下列关于利多卡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缩短浦肯野纤维及心室肌的EPC和ERP,且缩短EPC更为显著
B.口服首关效应明显
C.主要在肝脏代谢
D.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
E.轻度阻滞钠通道
参考答案:D
解析:
利多卡因对激活和失活状态的钠通道都有阻滞作用,当通道恢复至静息态时,阻滞作用迅速解除,因此利多卡因对除极化组织(如缺血区)作用强。利多卡因对正常心肌组织的电生理特性影响小,对除极化组织的钠通道(处于失活态)阻滞作用强,因此列于缺血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除极化型心律失常有较强抑制作用。利多卡因的心脏毒性低,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心脏手术、心导管术、急性心肌梗死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基本无效。
第576题 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首选
A.奎尼丁
B.胺碘酮
C.阿托品
D.利多卡因
E.维拉帕米
参考答案:D
解析:
利多卡因的心脏毒性低,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心脏手术、心导管术、急性心肌梗死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