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护师 社区护理学(中级)题库(1043题)


第401题 脑膜刺激征见于


A.小卒中

B.脑血栓

C.脑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参考答案:D


解析:

 蛛网膜与脑脊液相通,故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脑膜刺激征阳性。 


第402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动脉硬化

B.感染

C.栓子脱落

D.先天性脑动脉瘤

E.高血压


参考答案:D


解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其次为脑部血管畸形,还可见于白血病、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 


第403题 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卧位时应保持肢体


A.处于伸展体位

B.处于舒适体位

C.处于屈曲体位

D.处于方便体位

E.处于功能位


参考答案:E


解析:

 对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注意功能位摆放,避免压迫患肢,保持病人患肢肢体血液循环,应定时为病人翻身、拍背、并按摩骨突受压部位,协助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指导病人学会配合和使用便器。 


第404题 下列关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血压高时采取头高脚低位

B.血压低时采取头低脚高位

C.降低颅内压常使用甘露醇

D.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挽救生命

E.应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以免血压过高加重出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调整血压:一般不用降压药,以免血压过低而导致脑血流量不足,血压过高超过220/120mmHg时,适量用温和降压药控制血压。 


第405题 脑缺血患者使用钙拮抗剂的目的应除外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防止心律失常

C.阻断自由基危害

D.减少钙离子流入脑细胞

E.防止脑血管痉挛


参考答案:B


解析:

 脑缺血患者使用钙拮抗剂的目的是防止脑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断自由基危害和减少钙离子流入脑细胞。 


第406题 可判断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生脑水肿的表现是


A.视物不清

B.剧烈头痛

C.神志模糊

D.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E.头晕、抽搐


参考答案:D


解析:

 脑血栓形成患者是否发生脑水肿,主要观察有无头痛伴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 


第407题 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


A.室性期前收缩

B.心房颤动

C.心室颤动

D.房室传导阻滞

E.房性期前收缩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时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 


第408题 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部位为


A.前间壁

B.侧壁

C.下壁

D.后壁

E.前壁


参考答案:C


解析:

下壁梗死易发生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等,并伴有血压下降。 


第409题 反映心肌坏死并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的心电图是


A.异常深而宽的Q波

B.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T波倒置

D.Q—T间期延长

E.P—R间期延长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肌梗死急性期可见:(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反映心肌损伤),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2)宽而深的Q波(反映心肌坏死),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3)T波倒置(反映心肌缺血),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第410题 下列关于冠心病病人的护理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者可遵医嘱给予静滴硝酸甘油

B.心绞痛病人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C.心梗急性期病人大便时必须由家人陪护上厕所

D.心绞痛病人食物以低盐、低脂为主

E.心梗病人要给予2~4L/min氧气持续吸入


参考答案:C


解析:

 绞痛发病时要休息,限制活动,减少心肌耗氧,防止病情加重。教育病人和家属心梗病人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1~3天,生活上给予全面照顾,协助病人洗漱、进食、排便、翻身等。 


第411题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律失常的处理,下列哪组不正确


A.室颤——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B.阵发室速——洋地黄

C.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心脏起搏器

E.室性早搏——利多卡因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于发病前24小时发生最高,而洋地黄使用禁忌症之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内不宜使用。故选项B错误。 


第412题

男性,60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突发意识丧失,抽搐,心率40次/分,心音强弱有变化,律规则。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多年,BP85/60mmHg。该患者晕厥最有可能的原因


A.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B.窦性心动过缓

C.糖尿病酮症

D.肺梗死

E.心源性休克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可出现疲惫、乏力、头晕、心绞痛及心力衰竭,如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则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即阿-斯综合征。 


第413题 硝酸酯类药治疗心绞痛的最主要机制是


A.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B.扩张小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

C.减慢心率

D.扩张小静脉,降低心脏前负荷

E.直接扩张冠状动脉


参考答案:E


解析:

 硝酸酯类药可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的循环血量,缓解心绞痛。这是其治疗心绞痛的最主要机制。 


第414题 岁男性患者,被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其绝对卧床3天来未解大便。在下列促进排便的护理措施中,社区护士优先选择


A.作腹部加压按摩促进排便

B.硫酸镁120g口服导泻

C.开塞露肛内注入

D.温盐水高位灌肠

E.加强主动活动促进肠蠕动


参考答案:C


解析:

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通便措施:如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加适量温开水同饮;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以促进肠蠕动;遵医嘱给予通便药物等。嘱病人勿用力排便,病情允许时,尽量使用床边坐便器,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使用开塞露。低压灌肠。 


第415题

心电图描记在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抬高及出现宽而深的Q波,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急性侧壁心肌梗死

E.心绞痛


参考答案:A


解析: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定位和范围可根据出现特征性改变的导联数来判断:V1~V5导联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V2、V3导联示前间壁心肌梗死,V3~V5导联示局限前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示下壁心肌梗死,Ⅰ、aVL导联示高侧壁心肌梗死,V7~V8导联示正后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伴右胸导联ST段抬高,可作为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参考指标。 


第416题 控制心绞痛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双嘧达莫

B.硝酸甘油

C.复方丹参

D.阿司匹林

E.地西泮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因其可直接扩张冠状动脉。 


第417题 患者李某,女性,69岁,患高血压病8年,近3个月来间断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持续3~5min,经入院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医嘱用硝酸甘油,护士在为患者讲解用药知识中,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药应舌下含服,不可吞服或嚼服

B.该药可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心脏负担

C.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不可再服用

D.该药的不良反应有头面部皮肤潮红、搏动性头痛等

E.应坐位或卧位服药,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参考答案:C


解析:

 硝酸甘油可明显扩张周围血管,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因此个别人在用药后可出现眩晕、摇晃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还可引起头痛,常呈搏动性跳痛;皮肤潮红,以头面部最为明显;反射性心动过速可致的心慌等副作用。为了防止上述副作用,因此舌下含服宜从小剂量(0.3mg)开始,尽量采取坐卧位,以避免和减轻副作用。头痛一般在连续用药过程中能自行消失,严重时应减少用量;出现头晕时让患者立即采取脚高头低卧位,去枕仰卧,以利静脉回流增加心脑供血,只要平卧数分钟即可恢复正常。而不是一出现不良反应,就立即停药不再服用。 


第418题 下列有关冠心病易患因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血压发生的年龄越早,发生冠心病的机会就越大

B.大量饮酒将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危险

C.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

D.E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

E.向心性肥胖增加了冠心病发病危险


参考答案:C


解析:

 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园艺活动、上楼梯等,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 


第419题 冠心病最主要的猝死原因是


A.心肌缺血

B.脑梗死

C.肺梗死

D.窒息

E.严重心率失常


参考答案:E


解析:

 猝死型冠心病: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死,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室性心率失常所致。 


第420题 心绞痛发作时不正确的处理是


A.立即休息

B.可考虑用镇静剂

C.吸氧

D.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

E.立即去医院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减轻心肌耗氧量。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