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护师 外科护理学(中级)题库(1310题)


第121题 有关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作用于脊神经前根

B.主要作用于脊神经后根

C.对下肢及2~3小时以内腹部手术是简单、易行的麻醉方法

D.将麻药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

E.适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


参考答案:E


解析:

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使脊神经根、脊神经节及脊髓表面部分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主要作用部位在脊神经前根和后根。蛛网膜下腔阻滞对于下肢及2~3小时以内的下腹部手术是简单、易行、有效的麻醉方法。


第122题 分析其原因是


A.交感神经阻滞

B.副交感神经阻滞

C.麻醉平面过低

D.中枢交感神经介质释放减少

E.麻醉平面过高


参考答案:A


解析:

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出现血压下降为部分交感神经被阻滞,迷走神经相对亢进的结果。


第123题 给予吸氧,加快输液速度等处理措施后患者血压仍无明显好转,并又出现恶心、呕吐,提示


A.胃反流

B.肠梗阻

C.麻醉药物过量

D.胸段脊神经阻滞

E.脑缺氧


参考答案:E


解析:

给予吸氧,加快补液等情况下仍持续低血压,后又出现恶心、呕吐,应考虑脑缺氧。


第124题 全身麻醉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高血压

B.心律失常

C.肺不张

D.心搏停止

E.低血压


参考答案:A


解析:

高血压:是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除原发性高血压者外,多与麻醉浅、镇痛药用量不足、未能及时控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有关。


第125题 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最适宜的体位是


A.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B.头低足高位

C.侧卧位

D.半坐卧位

E.仰卧位


参考答案:A


解析:

全麻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呕吐,呕吐的危险性在于引起误吸,造成呼吸道梗阻,甚至窒息,或麻醉后肺部并发症。为防止这一意外事故的发生,对全麻术后未清醒的患者,宜采取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这种体位既有利于呕吐物流出,避免误吸,也不影响患者的血压和呼吸。


第126题 两人协同进行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比例为


A.1:15

B.2:5

C.2:15

D.2:30

E.1:5


参考答案:D


解析:

成人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二者的比例为30:2(单人或双人抢救比例相同),即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


第127题 为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使胸骨下陷


A.3cm

B.4cm

C.5cm

D.大于6cm

E.2cm


参考答案:C


解析:

胸外按压方法是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另一只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


第128题 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

B.按压次数每分钟50~60次

C.按压时双肘伸直

D.按压时使胸骨下陷5cm

E.平卧,背部垫硬板


参考答案:B


解析:

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另一支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第129题 初期复苏中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表示吹气有效的是


A.每次吹气量很大

B.吹气频率很快

C.吹气时见到胸廓有明显起伏

D.吹气均匀

E.吹气时无漏气


参考答案:C


解析:

初期复苏人工呼吸时,胸廓有明显起伏表示吹气已进入肺内。而每次吹气量很大若漏气很多,或吹气时无漏气而每次吹气量很小,均不是有效吹气,吹气频率与是否均匀亦不能表明每次均有足够的气体进入肺内。


第130题 当患者的意识丧失,诊断心搏停止的指标是


A.瞳孔散大

B.脉搏不清

C.大动脉搏动消失

D.血压测不到

E.呼吸停止


参考答案:C


解析:

心脏停搏时丧失其排血能力,使全身血液循环处于停止状态。可表现为三种类型:①心室停顿,心脏完全处于静止状态;②心室纤颤,心室呈不规则蠕动而无排血功能;③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显示有心电活动(心室复合波),但无机械收缩和排血功能。当患者的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触诊颈总动脉或股动脉)及无自主呼吸,即可诊断为呼吸循环骤停。


第131题 患者女性,47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判断发生心脏停搏的指标是


A.瞳孔散大

B.桡动脉搏动消失

C.颈动脉搏动消失

D.心音消失

E.血压


参考答案:C


解析:

只要具备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没有呼吸即可认为发生心脏停搏,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反复测量血压,观察瞳孔及听心音会延误抢救时机,而桡动脉非大动脉故选择C。


第132题 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复苏后医嘱使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将该液体滴注完毕最多需要


A.5分钟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30分钟

E.60分钟


参考答案:D


解析:

使用20%甘露醇降低脑水肿,每次200~250ml静脉快速滴入,一般在15~30分钟内滴完,根据需要每6小时可以重复应用。


第133题 复苏药物中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


A.阿托品

B.利多卡因

C.碳酸氢钠

D.洋地黄

E.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利多卡因是抗心律失常首选药,能抑制心室的异位激动,有治疗室颤作用。


第134题 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正确的依据是


A.胸廓起伏

B.自主呼吸恢复

C.大动脉出现搏动

D.散大的瞳孔缩小

E.口唇红润


参考答案:A


解析:

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才表示有效。


第135题 心搏骤停病人首选的复苏药物是


A.碳酸氢钠

B.利多卡因

C.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阿托品

F.


参考答案:C


解析:

肾上腺素是心脏复苏的首选药,能增强心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心脏收缩力,提高血压,并能使心室纤颤由细颤转为粗颤,使除颤器效果更好。


第136题 病人呼吸骤停后,最简单且有效的建立人工呼吸的方法是


A.人工呼吸机

B.气管插管呼吸

C.简易气囊呼吸器

D.口对口人工呼吸

E.麻醉机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中5选项均可为病人建立人工呼吸,但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


第137题 能对肾功能进行监测的是


A.血尿素氮

B.黄疸指数

C.中心静脉压

D.凝血酶原时间

E.3P试验


参考答案:A


解析:

若血尿素氮、肌酐持续增高、血肌酐清除率下降、血钾>5.5mmol/L,尿钠浓度下降,应警惕有无急性肾衰竭发生。


第138题 成年人动脉血pH正常为


A.7.35~7.45

B.7.25~7.35

C.7.35~7.55

D.7.45~7.55

E.<7.35


参考答案:A


解析:

成年人动脉血pH正常为7.35~7.45。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但pH正常并不完全说明无酸碱平衡紊乱。


第139题 下列哪项不作为肝功能监护的措施


A.监测谷丙转氨酶

B.监测血清胆红素

C.监测凝血因子

D.监测血尿素氮

E.监测血清白蛋白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尿素氮属于肾功能监护。


第140题 ARDS患者肺内分流量可达


A.10%以上

B.15%以上

C.20%以上

D.25%以上

E.30%以上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内分流量(QS/QT):插入右心飘浮导管后,吸纯氧15~20分钟,同时抽取肺动脉和周围动脉血测定氧含量,正常值为3%~5%,ARDS病人可高达20%以上。故选择C。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