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1题 在ARDS治疗和护理中最关键的措施是
A.营养支持
B.维持有效循环
C.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D.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E.抗感染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是最关键的措施。
第82题 关于ARDS的病理改变,错误的是
A.肺间质水肿
B.肺泡渗出
C.肺透明膜形成
D.肺血管内皮受损
E.气胸
参考答案:E
解析:
由于各种损伤和疾病,引起肺泡和(或)肺血管内皮受损,在多种介质、因子作用下,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成分渗漏,肺间质和肺泡发生水肿。
第83题 诊断ARDS时,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2/FiO2为
A.<100
B.<200
C.<300
D.<400
E.<500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辅助检查血气分析的诊断标准为氧合指数PaO2/FiO2<300,故选C。
第84题 诊断急性肺损伤和ARDS的重要指标是
A.BP
B.MBP
C.CVP
D.PAWP
E.CO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动脉楔压(PAWP)正常值为0.8~1.6kPa,其值若在1.6~2.4kPa间则提示急性肺损伤或ARDS。
第85题 引起“肾前型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挤压综合征
B.感染性休克
C.双肾结石
D.盆腔手术误扎双侧输尿管
E.缺水、休克、血容量减少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依据发生原因不同分为肾前型、肾型和肾后型3种类型。所谓肾前型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引起肾血流量减少的疾病如休克、脱水等造成循环衰竭,继之影响肾血流量,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故选项E正确。
第86题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死因多是
A.碱中毒
B.高血钾
C.肺水肿
D.钠潴留
E.心衰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中毒是ARF的主要死因之一。高钾血症是少尿期最重要的电解质紊乱,是ARF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第87题 男性,50岁,急性肾衰少尿期,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头痛、头晕,软瘫,心律不齐,心动过缓,腹胀,应考虑
A.高血钾症
B.低血钾症
C.水中毒
D.酸中毒
E.尿毒症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肾衰少尿期病人尤应注意高钾血症发生,该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头痛、头晕,软瘫,心律不齐,心动过缓,腹胀,符合高钾血症临床特点。
第88题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病人可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钠血症
B.低镁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钙血症
E.低磷血症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肾衰竭病人电解质失调主要为三高(高钾、高磷、高镁);二低(低钠、低钙)。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因水过多病人出现低钠血症,多尿期因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排出,也可出现低血钠。
第92题 DIC的最主要特征是
A.广泛微血栓形成
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纤溶过程亢进
D.凝血功能紊乱
E.严重出血
参考答案:A
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某些致病因子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综合征。其病理特征是微循环内广泛性的微血栓形成,全身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受累器官发生栓塞与梗死。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全身广泛性出血、休克,甚至多器官衰竭。
A.肝素
B.双嘧达莫(潘生丁)
C.链激酶
D.尿激酶
E.阿司匹林
参考答案:A
解析:
DIC病人早期在促凝物质作用下,凝血因子被激活,血中凝血酶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循环血液中易有血栓形成。此期应及早进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肝素、双嘧达莫(潘生丁)、右旋糖酐和阿司匹林等。其中肝素能抑制凝血机制,阻止DIC进展,使用越早效果越好,常为首选药物。
第94题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应及时应用
A.肝素
B.氨甲苯酸
C.6-氨基己酸
D.鱼精蛋白
E.维生素K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DIC病人应及早进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肝素、双嘧达莫(潘生丁)、右旋糖酐和阿司匹林。肝素能抑制凝血机制,阻止DIC进展,使用越早效果越好。
第95题 某DIC病人吴某,出血表现为主,皮肤、胃肠道及注射部位多见,此时患者处于DIC的哪个阶段
A.高凝期
B.低凝期
C.消耗性低凝期
D.原发性纤溶期
E.继发性纤溶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病人多以出血表现为主,全身各个部位均可发生,但以皮肤、胃肠道、口鼻黏膜、创口及注射部位多见。此期应进一步做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减少。此期属于消耗性低凝期。
A.维生素K
B.鱼精蛋白
C.阿司匹林
D.氨甲苯酸
E.地西泮
参考答案:B
解析:
肝素是抗凝药物,若肝素使用过量可引起消化道、泌尿系、胸腔或颅内出血,部分病人可发生严重出血。若大出血不止,则须用等量的鱼精蛋白拮抗。
第97题 病人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征兆是
A.咯血
B.便血
C.易出现鼻出血
D.皮肤出现出血点
E.血液不易抽出,容易凝固
参考答案:E
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为高凝期,此期在促凝物质作用下,凝血因子被激活,血中凝血酶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循环血液中易有血栓形成。最早的征兆是护士抽血取化验标本时,发现血液不易抽出、血液易凝固。
A.双嘧达莫(潘生丁)
B.链激酶
C.尿激酶
D.阿司匹林
E.肝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DIC病人早期在促凝物质作用下,凝血因子被激活,血中凝血酶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循环血液中易有血栓形成。此期应及早进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肝素、双嘧达莫(潘生丁)、右旋糖酐和阿司匹林等。其中肝素能抑制凝血机制,阻止DIC进展,使用越早效果越好,常为首选药物。
A.凝血时间在30分钟左右表示肝素剂量合适
B.若大出血不止,应快速注射等量鱼精蛋白拮抗
C.注意观察有无变态反应发生
D.在后期纤溶亢进时应继续单独使用肝素抗凝
E.用药前、用药后30分钟均应测定凝血时间
参考答案:C
解析:
DIC患者应用肝素抗凝时,应在用药前、用药后2小时测定凝血时间,如凝血时间短于12分钟,提示肝素剂量不足,若超过30分钟提示过量,凝血时间在20分钟左右表示肝素剂量合适,故E、A错误。如出血不止,可用等量鱼精蛋白拮抗,注射时不宜太快,以免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和呼吸困难,故B错误。在后期纤溶亢进时再单独使用肝素则有加重出血的危险,故D错误。而在抗凝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变态反应,因此答案为C。
第100题 肾型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源性肾毒素、外源性肾毒素以及生物性毒素可造成肾实质性损害。最常见的原因是挤压伤,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引起肾小管阻塞、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