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护师-健康/感染/护理管理学(中级)题库(1063题)


第461题 手部有伤口而需要护理气性坏疽病人时应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气性坏疽为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应戴好手套护理病人。 


第462题

用紫外线灯管消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紫外线灯管要保持清洁透亮

B.灯管使用期限不能超过1000小时

C.灯管强度低于60μW/cm2时应更换

D.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E.被消毒物品应摊开或挂起


参考答案:C


解析:

为确保消毒效果,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时应注意:保持灯管清洁,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消毒时间应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时应将物品摊开或挂起,灯管使用期限不超过1000小时、灯管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 


第463题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A.14天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7天


参考答案:B


解析: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 


第464题 使用化学灭菌或消毒时,错误的是


A.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性能和作用

B.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

C.按规定定期监测

D.更换灭菌剂时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消毒

E.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使用化学灭菌或消毒时必须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规定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第465题 对受到细菌芽胞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467题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1)对受到致病菌芽胞、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第468题 压力蒸气灭菌时物品的装载错误的是


A.物品的上下左右均应间隔一定距离

B.难灭菌的大包放上层,易灭菌的小包放下层

C.金属物品放下层,织物包放上层

D.玻璃瓶等开口向上或侧放

E.尽量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灭菌


参考答案:D


解析:

 E、A、B、C项均是为达到最佳的灭菌效果所采用的装载方法,而玻璃瓶等物品灭菌时应开口向下或侧放,这样有利于蒸气进入和空气排出。 

本题知识点:第四章-消毒与灭菌, 


第469题 下列不属于压力蒸汽灭菌前清洗步骤的是


A.洗涤

B.浸泡

C.漂洗

D.终末漂洗

E.冲洗


参考答案:B


解析:

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第470题 使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处理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0.5%(5000mg/L)过氧乙酸冲洗作用5分钟

B.使用0.1%~0.2%浸泡法消毒时,浸泡时间为30min

C.用于环境消毒可使用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D.使用喷洒法消毒时,作用时间为15min

E.采用去盖浸泡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过氧乙酸的容器中,加盖。E错误。

采用0.5%(5000mg/L)过氧乙酸冲洗作用10分钟,A错误。

对一般物体表面,用0.1%~0.2%(1000~2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B正确。

喷洒法:用于环境消毒时,用0.2%~0.4%(2000~4000mg/L)过氧乙酸溶液喷洒,作用30~60分钟,C、D错误。 


第471题 属于中度危险物品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第472题 属于低度危险物品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直接或间接与健康皮肤接触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及各种环境用物等(如毛巾、便器)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 


第473题 使用戊二醛进行消毒处理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去盖浸泡法

B.使用前加入亚磷酸钠防锈

C.浸泡时间为30h

D.取出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E.浓度为2%


参考答案:E


解析:

戊二醛:常用浓度为2%,采用加盖浸泡法,浸泡时间为10小时,强化酸性戊二醛使用前应先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再加防锈剂(亚硝酸盐)充分混匀,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第474题 关于消毒灭菌基本原则的描述,不妥的一项是


A.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B.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清洁,再消毒

C.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D.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

E.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第475题

下列物品与所选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对应不妥的是


A.皮肤消毒:80%乙醇溶液擦拭

B.不耐热诊疗器械:2%戊二醛

C.伤口清洗:5%过氧化氢

D.环境消毒:0.4%过氧乙酸

E.耐热的玻璃器材:干热灭菌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干热灭菌法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体的灭菌及不耐湿热的金属器械的灭菌,故可用于耐热的玻璃器材,选项E是正确的;

皮肤消毒:使用70%~80%(体积比)乙醇溶液擦拭皮肤2遍,作用3分钟;选项A正确。

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选项B正确。

伤口、皮肤黏膜消毒,采用3%(30g/L)过氧化氢冲洗、擦拭,作用3~5分钟;选项C错误。

喷洒法:用于环境消毒时,用0.2%~0.4%(2000~4000mg/L)过氧乙酸溶液喷洒,作用30~60分钟;选项D正确。 


第476题 可用于术前刷手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0.5%碘伏可用于术前刷手。 


第477题 可用于胃镜消毒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胃镜消毒需要用高水平消毒剂,戊二醛属于灭菌剂,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如内镜等。 


第478题 可用于水质消毒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二溴海因可用于饮水消毒、医疗卫生单位环境消毒和诊疗用品消毒,餐(茶)具、果蔬等消毒。 


第479题 用于浸泡金属器械时需加亚硝酸钠防锈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2%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用于浸泡金属器械时需加亚硝酸钠防锈。 


第480题 压力蒸汽灭菌时,金属类干燥温度为


A.30~50℃

B.50~70℃

C.70~90℃

D.90~120℃

E.20~30℃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金属类干燥温度70~90℃;塑胶类干燥温度60~75℃。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