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21题 医院感染的生态学病因是
A.患者疾病状态
B.有创诊疗措施
C.菌群失调
D.大量广谱抗菌药物使用
E.免疫力低下
参考答案:C
解析:
微生态失调(菌群失调)时也可导致感染,即成为医院感染的生态学病因。
第422题 患者葛某,重症肺炎入院,连续使用抗生素5天,不属于影响该患者微生态平衡的情况是
A.大量广谱抗菌药物使用
B.疾病状态
C.免疫力低下
D.精神状态
E.有创诊疗措施
参考答案:D
解析:
微生态平衡对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但许多因素如疾病状态、有创诊疗措施及大量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等,都会影响人体微生态的平衡。
第424题 患者男,63岁。因脊髓损伤导致尿失禁,留置导尿管10天。近日出现发热。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该患者最可能发生
A.原位菌群二度失调
B.原位菌群三度失调
C.移位菌群失调
D.无菌群失调
E.E. 原位菌群一度失调
参考答案:C
解析:
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横向转移,如从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从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纵向转移,如从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从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容易引发移位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发生移位菌群失调。
第425题 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
A.厌氧菌
B.革兰阴性菌
C.革兰阳性菌
D.奈瑟菌
E.需氧菌
参考答案:A
解析:
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厌氧菌,它们在人体特定部位定植,且密度极高,与定植区的黏膜上皮细胞有密切的关系。
第426题
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这属于正常菌群的哪项生理作用
A.免疫抑制作用
B.定植抵抗力作用
C.生物屏障作用
D.免疫调节作用
E.营养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定植抵抗力作用:主要是通过争夺营养物质和空间位置,产生代谢产物等来杀伤侵入的有害细菌。已在特定部位定植的正常菌群一般都具有抑制其他细菌再定植的能力。比如,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抗菌性脂类,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等等。
第427题 患者,男性,48岁。因慢性尿路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较长,为防止真菌二重感染,可以
A.每周更换抗生素
B.间歇性停用抗生素
C.联合应用数种抗生素
D.用微生态药物
E.较长期地联合服用制霉菌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较长,为防止真菌二重感染,可以用微生态药物。
第429题 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时间是。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12小时~24小时内
D.6小时~12小时内
E.6小时内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第430题 医院感染监测包括全面综合性监测和
A.发病率监测
B.感染病种监测
C.致病微生物监测
D.目标监测
E.危险因素监测
参考答案:D
解析:
医院感染监测包括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两大类。
第431题 以下关于目标监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项目标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
B.监测目标应包括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C.目标检测开展不应少于一年
D.应定期对目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
E.省(市)级以上医院每年开展1~2项目标性监测
参考答案:C
解析:
目标监测是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具体要求:1.省(市)级以上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每年开展1~2项目标性监测。2.监测目标应包括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及细菌耐药物监测。3.县级以上医院和床位数≥300张的其他医院,应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监测。4.每项目标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5.应定期对目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年终应有总结报告;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第432题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是
A.消毒灭菌制度监测
B.隔离制度监测
C.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监测
D.全面综合性监测
E.抗生素使用监测
参考答案:D
解析:
全面综合性监测是从多方面对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监测,为制订计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433题 医院感染管理科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的频率是
A.每周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年
E.每天
参考答案:C
解析:
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至少3年。
第434题 若医院同类感染的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医院感染出现
A.流行或暴发
B.传播或散发
C.失控或暴发
D.散发或蔓延
E.散发或流行
参考答案:A
解析:
证实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方法:对怀疑患者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医院感染的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第435题 在一定时间或时期内,在一定的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称为
A.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
B.医院感染发生率
C.医院感染罹患率
D.部位感染发生率
E.医院感染现患率
参考答案:E
解析:
医院感染现患率又称医院感染患病率,指在一定时间或时期内,在一定的危险人群(住院病例)中实际感染(新、老医院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
第436题 某儿科病房于2015年10月3日~10日共收治患儿60例,其中新生儿病房15例,有3例发生轮状病毒感染,计算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罹患率为
A.10%
B.15%
C.20%
D.25%
E.5%
参考答案:C
解析:
医院感染罹患率=同期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数/观察期间具有感染危险的住院病人数。此题中,分母应为新生儿病房同期所有住院患儿,故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罹患率=3/15=20%。
第437题 这所医院在2014年6月的医院感染患病率约为
A.8%
B.10%
C.15%
D.20%
E.5%
参考答案:C
解析:
医院感染患病率又称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在一定时间或一段时期内,在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分子为实际感染例数,包括新、老感染例数,即同期总例数,分母为危险人群,是指同期住院病例。因此题干中的2014年6月的医院感染患病率=375/2500=15%。
第438题 这所医院在2014年6月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约为
A.5%
B.6%
C.8%
D.10%
E.2%
参考答案:B
解析:
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属于部位感染发生率,用来统计处于特定部位感染危险人群中新发生该部位医院感染的频率。就本题中,分子为新发切口感染的病例数,分母为危险人群,是指6月份接受手术病人的总体。因此2014年6月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50/800=6.25%,约为6%。
第439题 经过感染监测实查,发现6月份漏报新发感染人数50人,漏报率及实际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A.15%,10%
B.15%,15%
C.20%,10%
D.20%,15%
E.15%,8%
参考答案:C
解析:
漏报率的计算为:分子为漏报感染例数,分母为已报感染例数与漏报感染例数的和,即50/(50+200) =20%。实际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就本题中,分子为新发医院感染,分母为同期住院病人总数。因此,实际医院感染发生率=(50+200)/2500=10%。
第440题
某医院2015年度住院病人中共200人发生医院感染,其中普通外科100人,妇产科50人,呼吸内科40人,其他科室合计10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
B.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是20%
C.普通外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无法计算
D.妇产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是10%
E.普通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0%
参考答案:B
解析:
由于题干给出的为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人数,而未给出各科室在2015年度的所有住院病人数,因此无法计算发生率,只能计算各科室感染人数占全院感染人数的构成比,分子为各科室感染病人数,分母为医院感染总人数。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40/200=20%;普通外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100/200=50%;妇产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50/200=25%。故答案为选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