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护师-健康/感染/护理管理学(中级)题库(1063题)


第381题 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被洗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称为


A.去污

B.消毒

C.灭菌

D.抗感染

E.清洁


参考答案:A


解析:

 去污的定义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被洗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 


第382题 常见引起假膜性肠炎的肠道菌有


A.白色念珠菌

B.肺炎杆菌

C.难辨梭菌

D.大肠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


参考答案:C


解析:

难辨梭菌可引起假膜性肠炎。属于三度原位菌群失调。 


第383题 下列关于原位菌群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即正常菌群在外来菌的入侵下在原有部位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

B.失调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均可自然恢复

C.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仅发生原位菌群失调

D.二度失调为菌群发生了病理波动

E.也称定位转移


参考答案:D


解析:

原位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虽仍生活在原来部位,亦无外来菌入侵,但发生了数量上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一度原位菌群失调在失调因素被消除后,可自然恢复;二度失调时,菌群内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去除失调因素后菌群仍处于失调状态,不易恢复,具有不可逆性。移位菌群失调又称定位转移,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发生。故答案为选项D。 


第384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可合成叶酸、维生素、泛酸等

B.肠道中的乳酸菌、肠球菌等正常菌群可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C.菌群失调可导致感染

D.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E.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厌氧菌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A.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可合成叶酸、维生素、泛酸等,意思是正常菌群可以合成叶酸、维生素,而教材描述的意思是:正常菌群在肠道可降解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有利于机体进一步吸收,同时亦可合成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2、叶酸、泛酸及维生素K等。但是合成叶酸、维生素的不是正常菌群,而是其在降解未消化食物残渣的同时未消化食物合成的。


第385题 原位菌群失调分为几类


A.3

B.4

C.5

D.6

E.2


参考答案:A


解析:

 原位菌群失调可分为三类:一度失调、二度失调和三度失调(二重感染)。 


第386题 医院感染病原菌中最常见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目前,医院感染90%为条件性致病菌引起,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发生率超过50%。多数重症监护病房(IBU)医院感染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第387题 感染多发生在应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病人的病原菌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感染多发生在应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病人的病原菌是真菌。 


第388题 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当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调或使原有生态平衡失调,菌群移位(易位),从而引发感染。 


第389题 菌群交替症指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正常菌群的三度失调亦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第390题 移位菌群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属于


A.纵向转移

B.潜行转移

C.血行转移

D.淋巴转移

E.横向转移


参考答案:A


解析:

 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横向转移:如从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从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纵向转移:如从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从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容易引发移位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发生移位菌群失调。 


第391题 正常菌群可在肠道内合成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正常菌群在肠道可降解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也合成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2、叶酸、泛酸及维生素K等。 


第392题 可被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抑制生长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抗菌性脂类,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 


第393题 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可以产生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 


第394题 微生态失衡会引起


A.菌群失调和移位

B.定植抵抗力提高

C.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

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

E.自身和交叉感染


参考答案:A


解析:

微生态失衡是指在外环境影响下,正常微生物之间及正常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平衡状态改变,由生理性组合转变成病理组合的状态。微生态失衡可表现为菌群失调和移位。 


第395题 原位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生活在原来部位,但出现


A.菌群数量或种类结构变化

B.外来菌入侵

C.选择性去污染

D.细菌定植

E.多重耐药菌株


参考答案:A


解析:

 原位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虽生活在原来部位,亦无外来菌入侵,但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即出现了偏离正常生理组合的生态学现象,可对宿主产生某种不良影响。 


第396题 原位菌群三度失调是指


A.菌群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

B.出现菌群交替症

C.菌群失调具有不可逆性

D.临床多表现为慢性肠炎和阴道炎

E.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


参考答案:B


解析:

三度失调亦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是指原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占决定性优势,而代之以过路菌或外袭菌,并大量繁殖成为该部位的优势菌。 


第397题 影响微生态平衡的因素有


A.生活习惯

B.疾病状态

C.心理状况

D.年龄特点

E.职业类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微生态平衡对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许多因素如疾病状态、有创诊疗措施以及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都会影响到人体微生态的平衡。 


第398题 患者女,36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急症手术,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灭菌后的物品监测指标是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细菌菌落数应不超过


A.20CFU/件

B.25CFU/件

C.30CFU/件

D.35CFU/件

E.15CFU/件


参考答案:A


解析:

 灭菌后的物品监测指标是细菌菌落数应不超过20CFU/件。 


第399题 ICU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大肠埃希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白色念珠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炎克雷伯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也是人和动物肠道、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易在病人的上呼吸道定植,是ICU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它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 


第400题 医院感染间接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


A.一次性物品

B.病人间的传播

C.医务人员的手

D.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

E.医疗器具


参考答案:C


解析:

医务人员为病人做治疗和护理时,手是最容易污染的。如果接触病人后不洗手,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因此手是医院感染间接传播最主要的方式。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