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41题 护士小李要为甲、乙两位病人更换引流袋,其操作过程如下,正确的是
A.洗手-戴手套-换甲病人引流袋-洗手-换乙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
B.洗手-戴手套-换甲病人引流袋-换手套-换乙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
C.洗手-戴手套-换甲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戴手套-换乙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
D.洗手-戴手套-换甲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戴手套-换乙病人引流袋-洗手-摘手套
E.洗手-戴手套-换甲病人引流袋-换乙病人引流袋-摘手套-洗手
参考答案:C
解析:
连续为不同病人更换引流袋时,每更换一个病人,需摘掉手套,重新洗手、戴手套。所有病人更换完毕后,摘手套,洗手。
第542题 实习护士小李,轮转手术室,下午有一台手术需要跟台,护士长告知外科手消毒要求后,小李有些没记住,下面是她的自述,不妥的一项是
A.先消毒、后洗手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C.手套破损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D.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E.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
参考答案:A
解析:
外科手消毒要求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第543题 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称
A.卫生手消毒
B.内科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手术前消毒
E.洗手
参考答案:E
解析:
洗手是指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第544题 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
B.使用70%~8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分钟
C.使用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皮肤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5分钟
D.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待稍干后再用60%乙醇(体积分数)脱碘
E.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用时间1~3分钟
参考答案:D
解析:
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方法:①用浸有碘附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②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用时间1~3分钟,待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体积分数)脱碘。③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④使用70%~8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分钟。⑤使用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皮肤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5分钟。⑥其他合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第545题
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手术野的消毒步骤
A.手术野及其外15cm以上由右向左擦拭
B.手术野及其外10cm以上由内向外擦拭
C.手术野及其外10cm以上由外向内擦拭
D.手术野及其外15cm以上由内向外擦拭
E.手术野及其外15cm以上由上往下擦拭
参考答案:D
解析:
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手术野是手术野及其外15cm以上由内向外擦拭。
第546题 患者李某,上消化道大出血,乙肝“大三阳”。急救过程中,护士小张的手部被大量血液污染,此时,小张应
A.用肥皂水浸泡双手
B.先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搓洗2min
C.用流动水、除菌皂液洗手后用碘伏消毒或酒精消毒搓洗5min
D.采用外科洗手消毒法
E.反复洗手
参考答案:C
解析:
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的消毒:彻底冲洗。采用碘附原液擦拭作用3~5分钟,或用乙醇、异丙醇与氯已定配制成的消毒液等擦拭消毒,作用3~5分钟。
第547题
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的方法,正确的是
A.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外向内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5cm
B.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外向内旋转涂擦,直径不小3cm
C.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直径不小3cm
D.以穿刺点为中心,由上向下涂擦,直径不小于5cm
E.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擦,直径不小于5cm
参考答案:E
解析:
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
第548题 需进行外科手消毒的情况是
A.戴口罩前
B.无菌操作前
C.外科手术前
D.接触病人体液后
E.脱手套后
参考答案:C
解析:
进行外科手术时,对手的消毒要求更高。其目的是清除指甲、手和前臂的污物和暂住菌,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抑制微生物的快速繁殖。
第549题
一实习护士在感染病房实习期间,在给一乙型肝炎HBeAg阳性的病人做静脉采血时,不小心将病人的血液撒在自己手上,实习护士非常紧张,如临大敌,带教老师耐心指导,才趋于平静。此时实习护士采取防护措施应为
A.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皮肤的消毒
B.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
C.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D.无须处理
E.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的消毒
参考答案:A
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属血源性传染病病原体,应进行血源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皮肤的消毒。
第550题
Ⅰ、Ⅱ类环境中,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A.≤5 cfu/cm2
B.≤10 cfu/cm2
C.≤15 cfu/cm2
D.≤10 cfu/m3
E.≤4 cfu/cm2
参考答案:A
解析: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空气细菌菌落总数≤10cfu/m3,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空气细菌菌落总数≤200Bfu/m3,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第551题
新生儿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为
A.≤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B.≤3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C.≤2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D.≤1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E.≤5CFU/(10分钟•直径9cm平皿)
参考答案:A
解析: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第552题 消毒前,小张发现紫外线灯管积聚大量灰尘,应用下列哪种棉球擦拭灯管
A.75%乙醇棉球
B.生理盐水棉球
C.次氯酸钠棉球
D.碘伏棉球
E.无水乙醇棉球
参考答案:A
解析:
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周用70%~80%乙醇棉球乙醇擦拭1次,发现有污垢应随时擦拭。
第553题 该病室湿度为70%,为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小张应
A.延长消毒时间
B.缩短消毒时间
C.降低室内温度
D.增高室内温度
E.更换紫外线灯管
参考答案:A
解析:
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温度<20℃或>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第554题 不属于Ⅱ类环境的是
A.注射室
B.婴儿室
C.手术室
D.烧伤病房
E.产房
参考答案:A
解析:
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第555题 Ⅳ类环境中,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A.4 cfu/cm2
B.5 cfu/cm2
C.10 cfu/cm2
D.15 cfu/cm2
E.≤10cfu/m3
参考答案:D
解析:
Ⅳ类,传染科及病房,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5 cfu/cm2,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15 cfu/cm2。
第556题 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方法是
A.定期采用层流通风
B.定期使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消毒
C.定期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
D.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方法是随时保持清洁卫生,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E.定期使用低温甲醛熏蒸法消毒
参考答案:D
解析:
医院环境应定期清扫,随时保持环境清洁、干净,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第557题 医院一般环境的清洁消毒可采用哪种方法
A.熏蒸法
B.喷雾法
C.紫外线照射
D.含氯消毒剂擦拭
E.清洁即可
参考答案:E
解析:
一般的环境以清洁为主,如有医疗机构血渍、体液、粪便等物污染,或其他特殊地点可加用消毒方法。
第558题 属于低水平消毒的方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第559题 属于中水平消毒的方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附、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第560题 属于高水平消毒的方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