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01题 下列预防清洁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缩短病人在监护室滞留的时间
B.术前2天开始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C.缩短手术时间
D.术前做好术区皮肤准备
E.加强营养
参考答案:B
解析:
清洁无菌手术没有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指征,不可滥用抗生素,故应选B。
第602题 下列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
B.适宜的药物、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
C.诊断为病毒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D.尽量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的发生
E.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第603题 静脉点滴抗菌药物时溶液的选择优先
A.5%葡萄糖盐水
B.10%葡萄糖盐水
C.5%葡萄糖溶液
D.林格溶液
E.生理盐水
参考答案:E
解析:
静脉点滴抗菌药物的溶液,原则选择生理盐水,除必要时才选择5%葡萄糖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以免溶液pH值对抗菌药物的破坏。
第609题 抗生素的选药依据不包括
A.细菌培养
B.分离病原体
C.病人主诉
D.常规药敏试验
E.细菌学涂片检查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在诊断或高度疑似细菌性感染,决定使用抗菌药物前,应留取标本做细菌学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分离病原体、并做常规药敏试验,作为抗菌药物选药依据,并根据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结合感染部位及药物浓度分布情况选择抗菌药物,并参考以下程序。
第610题 下列做法符合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原则的是
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β-酰胺类药物同瓶滴注
B.尽可能选用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
C.将红霉素用注射用水溶解后放入500ml盐水中静脉滴注
D.急性胆囊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继续用药2周,以巩固疗效
E.首选广谱抗生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菌群失调,故E选项错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β-酰胺类药物同瓶滴注,A选项错误;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抗生素治疗感染,要避免无指征的联合用药,B选项错误;将红霉素用注射用水溶解后放入500ml盐水中静脉滴注,可避免毒性反应,并防止水解失效,C选项正确;急性感染,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2~3天,即可停药,D选项错误。
第611题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损伤细胞膜
B.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C.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D.抑制固醇类药物的合成
E.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参考答案:C
解析: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作用于CNE复制中的CNE旋转酶,抑制其复制,从而干扰细菌核酸的合成。
第612题 李某,45岁,结肠癌,择期行手术治疗,下列做法中不妥的是
A.术前通过静脉途径给予一次性足量抗生素
B.手术过程中给予抗生素,以维持适当的血药浓度
C.术前进行清洁灌肠
D.甲硝唑是术前预防性用药的一种
E.选用万古霉素作为术前预防性用药的一种
参考答案:E
解析:
万古霉素耳毒性、肾损害严重,不可将万古霉素作为常规的预防性应用药物。在常用抗菌药物无效或不能应用时才考虑使用。
第613题 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是
A.细菌感染
B.革兰阴性菌感染
C.革兰阳性菌感染
D.病原菌感染
E.病毒感染
参考答案:A
解析:
微生物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特别是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第614题 下列不能作为血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的是
A.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
B.经血管介入性操作,患者体温37.9℃
C.静脉穿刺部位弥散性红斑
D.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E.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①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织炎的表现)。②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③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第615题 患者女性,55岁。8个月前行人工髋关节植入,目前局部有疼痛和压痛,有中等以上热度,从深部切口穿刺抽到脓液,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脓肿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诊断为
A.器官或腔隙感染
B.关节腔感染
C.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D.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E.组织的排异反应
参考答案:D
解析:
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的感染,该病例符合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指征。
第616题 哪项不是血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诊断
A.有蜂窝织炎的表现
B.疼痛性弥散性红斑
C.发热>38℃
D.局部无压痛
E.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①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织炎的表现);②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③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第617题 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最重要措施是
A.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B.加强生活护理
C.做好环境监测
D.减少介入性治疗的使用频率
E.工作人员认真洗手
参考答案:B
解析:
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留置尿管的影响,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统感染,因此要特别加强生活护理,特别是口腔卫生和会阴部的卫生。
第618题 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最有效对策是
A.术前预防服用抗菌药
B.加强术后营养
C.提高患者免疫力
D.做好环境消毒
E.严格的无菌操作
参考答案:E
解析:
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最有效对策是严格的无菌操作,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并对疑有感染的切口做好标本留取,及时送检。
第619题 下列病原体中,较少在新生儿室造成暴发流行的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克雷伯菌
C.鼠伤寒沙门菌
D.致病性大肠杆菌
E.葡萄球菌
参考答案:A
解析:
葡萄球菌、克雷伯菌、鼠伤寒沙门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柯萨奇病毒都容易在新生儿室形成暴发流行。
第620题 患者,男性,29岁,因车祸在医院抢救时输血,1个月后患者血中HCV抗体阳性,诊断为丙型肝炎,由输血感染引起。为预防输血和血制品感染,正确的做法是
A.给予受血者受血前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B.给予供血者供血前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C.对新鲜血液要尽快使用
D.严格筛选献血员,严把血液质量
E.坚持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
参考答案:D
解析:
严格筛选献血员,严把血液质量是预防输血和血制品感染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