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护师-健康/感染/护理管理学(中级)题库(1063题)


第581题 张某,男,30岁,电工,三度烧伤,烧伤总面积70%,对该病人应采用


A.消化道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接触隔离

D.血液隔离

E.严密隔离


参考答案:C


解析:

 接触隔离是为预防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并经接触传播的病原体感染而应用的隔离方式。需隔离的疾病或情况:皮肤白喉、大面积烧伤以及多重耐药细菌(MRSA、VRE、艰难梭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病人的隔离等。 


第582题 1) 对肺结核病人应采取哪种隔离预防


A.保护性隔离预防

B.消化道隔离预防

C.接触隔离预防

D.空气隔离预防

E.严密隔离预防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结核是经呼吸道分泌物引起感染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对肺结核病人应采取空气隔离预防。 


第583题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是


A.粪便传播

B.接触传播

C.血液传播

D.体液传播

E.空气传播


参考答案:E


解析: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 


第584题 隔离区域的设立的三区包括


A.清洁区、污染区和疑似感染区

B.卫生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

C.清洁区、潜在清洁区和污染区

D.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

E.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


参考答案:E


解析:

隔离区域的设立应包括三区、二通道、二缓冲区,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洁污通道,两区之间设立缓冲区,缓冲区内设有洗手设施,并备有口罩、隔离衣、帽子、手套等防护用物。 


第585题 李某,男,8岁,发热4天,体温39.6℃,伴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考虑乙型脑炎,对该病人应进行


A.接触隔离

B.昆虫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消化道隔离

E.呼吸道隔离


参考答案:B


解析:

 乙脑的传播是由昆虫传播的,应该实行昆虫隔离。 


第586题 败血症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为


A.控制1~3天即可停药

B.病情好转,体温正常7~10天再停药

C.疗程可达4~8周

D.疗程可达3~4周

E.症状消失后续用2~3天


参考答案:B


解析:

 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为:①急性感染: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续用2~3天,体质好的、病程不易迁延者,病情基本控制1~3天即可停药;②败血症:病情好转,体温正常7~10天再停药;③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疗程可达4~8周;④急性感染应用抗菌药物后临床疗效不显著:多因素进行分析,确属抗菌药物选择不当,在48~72h后应考虑改用其他抗菌药物,或调整剂量及给药途径等。 


第587题 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耳毒性

B.二重感染

C.过敏反应

D.胃肠道反应


参考答案:C


解析:

 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第588题 下列疾病不具备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的是


A.结核

B.细菌性心内膜炎

C.急性尿道炎

D.腹腔脏器穿孔

E.慢性骨髓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尿道炎应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明确感染病原体,给予针对性的药物。 


第589题 使用抗生素治疗败血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体温正常后7天即可停药

B.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

C.体温正常后4周停药

D.体温正常后8周方可停药

E.体温正常后1~3天方可停药


参考答案:B


解析:

 抗生素治疗应剂量足够,疗程够长,取得稳定的疗效后,方可停用,不可随便减量或停药。败血症应病情好转,体温正常7~10天再停药。 


第590题

孙某,女,4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性水肿,血压155/95mmHg,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3.5g,血清白蛋白<30g/L,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该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下列对该病人的健康指导不妥的是


A.定期随诊,复查,避免复发

B.不可擅自停药

C.经常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D.避免劳累

E.增强抵抗力,避免感染


参考答案:C


解析: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时,要严格掌握指征。此病例并不符合其使用指征,故应选C。 


第591题 针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为了避免和减少医院感染,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B.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C.积极治疗基础病和原发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D.提高患者免疫力

E.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参考答案:A


解析:

 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容易造成菌群失调。 


第592题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错误的是


A.减少毒性反应

B.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

C.病因明确的严重感染

D.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病原菌有产生耐药可能

E.两重或两重以上病原菌感染


参考答案:C


解析: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①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或混合感染和难治性感染(如腹腔脏器穿孔、复杂创伤感染、吸入性肺炎等);②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③为了减少各抗菌药物单一使用时的毒性反应;④需较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病原菌有产生耐药可能(如结核、慢性尿路感染、慢性骨髓炎等)者;⑤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两重或两重以上病原菌感染。 


第593题 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是


A.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B.疝修补术

C.膝软骨摘除术

D.输卵管结扎术

E.甲状腺手术


参考答案:A


解析:

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瓣膜病或已植入人造心脏瓣膜者因病需行其他手术者、脑脊液鼻漏者以及器官移植术等)。②各种人造物修补、置换或留置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人造关节置换术、人造血管移植术、脑室心房分流管放置术等)。③手术范围大、时间长的清洁手术。④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 


第594题 患者于某,患心内膜炎住院治疗。其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是


A.2~3天

B.7~10天

C.2~3周

D.4~8周

E.1~3天


参考答案:D


解析:

 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疗程可达4~8周。 


第595题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的主要药物,下列有关抗菌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考虑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考虑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B.有了各种抗菌药物,就不会发生医院感染的问题了

C.抗菌药物可用作消毒剂,直接消毒皮肤伤口

D.发烧病人都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故均可用抗菌药物治愈

E.对一切感染都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


参考答案:A


解析:

 为了保护病人正常菌群的定植力,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抗菌药只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还有很多其他重要措施如无菌操作、消毒灭菌等;抗菌药一般不作为消毒剂使用;发热也有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由病毒引起的一般不使用抗菌药。 


第596题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


A.10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E.8小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第597题 患者应用抗生素后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继续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A.2~3天

B.3~4天

C.5~6天

D.6~7天

E.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感染: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续用2~3天,体质好的、病程不易迁延者,病情基本控制1~3天即可停药。 


第598题 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病情没有好转,以下处理的方法错误的是


A.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B.调整给药途径

C.选择联合使用抗生素

D.调整药物剂量

E.改用其他抗生素药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感染应用抗菌药物后临床疗效不显著:多因素进行分析,确属抗菌药物选择不当,在48~72h后应考虑改用其他抗菌药物,或调整剂量及给药途径等。 


第599题 医院应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率进行统计,力争控制在


A.70%以下

B.65%以下

C.60%以下

D.50%以下

E.90%以下


参考答案:D


解析:

 医院应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率进行统计,力争控制在50%以下。 


第600题 某产妇,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时间应为


A.术前1h

B.术后24h

C.脐带钳夹后

D.术前3天

E.术后6h


参考答案:C


解析:

 对高危的剖宫产手术,应在脐带钳夹后立即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