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护师 外科护理学(师)题库(2025题)


第361题 患者女,40岁。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心电图发现患者有心室颤动,应实施的措施为


A.用阿托品

B.除颤

C.植入心脏起搏器

D.用肾上腺素

E.用利多卡因


参考答案:B


解析:

该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心电颤动,应立即给予除颤,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故正确答案为B。


第362题 单人和双人进行心脏复苏时,其心脏按压次数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分别为


A.15:2,15:2

B.5:1,5:1

C.5:1,15:2

D.30:2,30:2

E.15:2,5:1


参考答案:D


解析:

成年病人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不论单人抢救还是双人抢救,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即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


第363题 为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使胸骨下陷


A.3cm

B.3~4cm

C.5cm

D.6cm

E.1~2cm


参考答案:C


解析:

胸外心脏按压使胸骨下陷5cm,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


第364题 男,30岁,触电后心肺复苏,心电图示患者心室颤动,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置心脏起搏器

B.除颤

C.用肾上腺素

D.用利多卡因

E.用阿托品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室颤动时,及时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虽可部分维持心脑功能,但极少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率,而迅速恢复有效的心率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终止室颤最有效的办法是电除颤。 


第365题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哪项不正确


A.双手相叠挤压

B.每次按压胸骨下陷至少5cm

C.每分至少100次

D.与人工呼吸配合的比率为2:1

E.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


参考答案:D


解析: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以左手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右手压于左手背上;借操作者的体重向脊柱方向带有冲击性地按压,以使胸骨和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降至少5cm为宜;按压速度不宜过快过慢,成人为至少100次/分,小儿为100~120次/分;心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为30:2,故选D。 


第366题 患者男,74岁。突然意识丧失,血压测不清,颈动脉搏动触摸不到。住院心电图监测为心室颤动,此时应采用最有效的治疗是


A.人工呼吸

B.心腔内注射肾上腺素

C.静注利多卡因

D.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E.心脏按压


参考答案:D


解析:

该患者心电图出现心室颤动,应立即给予非同步直流电复律除颤,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再进行CPR。故正确答案为D。


第367题 患者男,76岁。因急性心肌梗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而住院治疗,心电监测发现室颤,给予除颤、心肺复苏和脑复苏,目前患者浅昏迷,血压:80~90/50~60mmHg,尿量少于30ml/h,呋塞米静脉注射后仍少尿。错误的复苏后处理是


A.静脉大量补液

B.严密心电监测

C.预防呼吸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D.定期监测水电解质水平及血气分析结果

E.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肺复苏后期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心电监测,定期监测水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因该患者为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心脏骤停,患者心功能差应避免大量补液加重心脏负担。故答案为A。


第368题 现场判断心搏、呼吸骤停的方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A.在保持病人气道开放条件下,将面部贴近病人口鼻,感觉有无气流

B.听心音

C.以手指触摸病人颈动脉搏动

D.观察有无胸廓起伏动作

E.在保持病人气道开放条件下,耳部贴近病人口鼻


参考答案:B


解析:

现场判断心搏、呼吸骤停的方法:在保持病人气道开放条件下,将面部贴近病人口鼻,感觉有无气流;以手指触摸病人颈动脉搏动;观察有无胸廓起伏动作。


第369题 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正确的依据是


A.胸廓起伏

B.自主呼吸恢复

C.大动脉出现搏动

D.散大的瞳孔缩小

E.口唇红润


参考答案:A


解析:

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才表示有效。


第370题 两人协同进行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比例为


A.1:15

B.2:5

C.2:15

D.2:30

E.1:5


参考答案:D


解析:

成人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二者的比例为30:2,即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


第371题 判断有无意识,可轻拍病人的哪个部位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喊


A.头部

B.脸部

C.肩部

D.下肢

E.手部


参考答案:C


解析:

判断有无意识,可轻拍病人肩部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喊,如病人无反应,则可判断无意识;触摸颈动脉搏动,一手示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旁开2~3cm,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小于10秒,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简单判断有无呼吸。


第372题 病人呼吸骤停后,最简单且有效的建立人工呼吸的方法是


A.人工呼吸机

B.气管插管呼吸

C.简易气囊呼吸器

D.口对口人工呼吸

E.麻醉机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中5选项均可为病人建立人工呼吸,但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


第373题

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可触摸颈动脉搏动,一手示指和中指并拢,至于患者气管正中旁开


A.1~3cm

B.2~3cm

C.3~4cm

D.4~5cm

E.1~2cm


参考答案:B


解析:

判断有无意识,可轻拍病人肩部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喊,如病人无反应,则可判断无意识;触摸颈动脉搏动,一手示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旁开2~3cm,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小于10秒,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简单判断有无呼吸。


第374题 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错误的是


A.以左手将其下颌托起,防止舌根后坠

B.以右手捏住其鼻子,以免气体从鼻孔漏出

C.首次连续吹气3次

D.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才有效

E.病人仰卧,头部后仰


参考答案:C


解析: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前应用最多。病人仰卧,护士一手托其下颌使头后仰,张开下唇,另一手捏鼻孔,护士吸气后对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然后放开鼻孔,待胸廓回缩呼气。首先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才表示有效。


第375题 复苏后病人出现癫痫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如有抽搐会增加耗氧,可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或冬眠合剂半量肌注,每6小时应用1次。当有癫痫发作时应用苯妥英钠静脉滴注。 


第376题 可使除颤效果更好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上腺素能增强心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心脏收缩力,提高血压,并能使心室纤颤由细颤转为粗颤,使除颤器效果更好。


第377题 心肺复苏时,判断及评价呼吸的时间不得超过


A.6秒

B.8秒

C.10秒

D.15秒

E.3秒


参考答案:C


解析:

心肺复苏时,判断及评价呼吸的时间不得超过10秒,以免延误呼救时间。故正确答案为C。


第378题 患者复苏的首选药物是


A.阿托品

B.异丙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碳酸氢钠

E.利多卡因


参考答案:C


解析:

肾上腺素是心脏复苏的首选药,能增强心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心脏收缩力,提高血压,并能使心室颤动由细颤转为粗颤,使除颤器效果更好。常用剂量为1mg。必要时每5分钟可重复一次。


第379题 癫痫发作时应用的静脉滴注药物是


A.苯妥英钠

B.苯巴比妥

C.冬眠1号

D.10%的水合氯醛

E.地西泮


参考答案:A


解析:

如有抽搐会增加耗氧,可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或冬眠合剂半量肌注,每6小时应用1次。当有癫痫发作时应用苯妥英钠静脉滴注。


第380题 当病人的神志丧失,诊断心搏停止的指标是


A.瞳孔散大

B.脉搏扪不清

C.血压测不到

D.大动脉搏动消失

E.呼吸停止


参考答案:D


解析:

判断心跳停止,最为简便方法是根据大动脉搏动情况,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脉搏扪不清或血压测不到不能准确地表明心搏停止。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