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护师 外科护理学(师)题库(2025题)


第301题

护士如何做到使患者体位稳定和舒适


A.抬高床头30~50cm,膝下垫高15cm

B.背部放枕支托,防侧倒

C.足下放软枕,防下滑

D.身前放小桌及枕,以求稳定舒适

E.胸前放枕,支起上身


参考答案:A


解析:

半坐卧位的操作步骤:先将患者床头支架摇起30~50cm,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患者下滑。必要时床尾可置一枕,垫于患者的足底。放平时,先摇平膝下,然后摇平床头支架,故选A。


第302题 预防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头痛的主要措施为


A.术中注意头部保暖

B.术后服用止痛药

C.术后保持环境安静

D.术后去枕平卧6~8小时

E.术前做好心理准备


参考答案:D


解析:

为预防术后头痛,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应去枕平卧6~8小时。


第303题 男性,34岁。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发生尿潴留,其主要原因是


A.不习惯病室排尿

B.不习惯卧床排尿

C.精神紧张

D.麻醉反应

E.手术部位疼痛


参考答案:D


解析:

蛛网膜下腔阻滞后若病人发生尿滞留,其主要原因为支配膀胱的第2、3、4骶神经被阻滞后恢复较迟。另外,下腹部、肛门或会阴部手术后切口疼痛,下腹部手术对膀胱的直接刺激,以及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均可导致尿潴留的发生。病人出现尿潴留后应先诱导排尿,若无效则应导尿。


第304题 椎管内阻滞血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肾上腺素

B.交感神经阻滞

C.副交感神经阻滞

D.中枢交感神经介质释放减少

E.肌肉麻痹


参考答案:B


解析:

椎管内阻滞血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交感神经阻滞。腰麻病人的部分交感神经被抑制,迷走神经相对亢进,故可出现血压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


第305题 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常见并发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常见并发症是低血压。


第306题 硬脊膜外阻滞最危险的并发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硬脊膜外阻滞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全脊麻。全部脊神经受阻滞称全脊麻,临床主要表现为注药后迅速出现低血压、意识丧失、呼吸、循环停止,全部脊神经支配区域无痛觉。


第307题 术后早期出现恶心、呕吐的最常见原因是


A.代谢异常

B.麻醉镇痛后反应

C.机械性肠梗阻

D.胃肠蠕动受抑制

E.胃潴留


参考答案:B


解析:

术后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可由低血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手术牵拉内脏等因素所致。恶心常是血压下降引起脑缺氧的症状。故选择B。


第308题 腰麻后去枕平卧的目的是防止


A.休克

B.呕吐误吸

C.头痛

D.脑缺血

E.血压波动


参考答案:C


解析:

头痛发生率为3%~30%,主要因腰椎穿刺时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致使脑脊液流失,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刺激所致。典型的头痛可发生在穿刺后6~12小时、疼痛常位于枕部、顶部或颞部,抬头或坐起时加重。约75%病人在4日内症状消失,多数不超过1周,但个别病人的病程可长达半年以上,麻醉后应常规去枕平卧。


第309题 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血管扩张

B.尿潴留

C.呼吸变慢

D.全脊髓麻醉

E.血压下降


参考答案:D


解析:

全脊髓麻醉是硬膜外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多由于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过量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而导致全部脊神经受阻滞。主要表现为注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停止,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全部脊神经支配区域无痛觉,反射消失,甚至心跳骤停。


第310题 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常规去枕平卧


A.2~4小时

B.4~6小时

C.6~8小时

D.8~10小时

E.1~2小时


参考答案:C


解析:

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


第311题 腰麻穿刺术一般选择的部位


A.腰椎3~4间隙

B.腰椎6~7间隙

C.腰椎8~9间隙

D.腰椎9~10间隙

E.腰椎1~2间隙


参考答案:A


解析:

腰麻穿刺术一般选择的部位是腰椎3~4间隙。


第312题 引起局麻药中毒的原因不包括


A.单位时间内药物吸收过快

B.过敏体质

C.年老体弱

D.麻药直接注入血管

E.药物浓度过大


参考答案:B


解析:

局麻药中毒,过敏体质是局麻药过敏。


第313题 采用普鲁卡因局部麻醉时,可以预防病人出现麻药毒性反应的措施是


A.药物直接注入血管

B.对体弱病人应增加药量

C.避免麻醉药注射在血流丰富处

D.普鲁卡因中加入大量肾上腺素

E.一次性给足药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局麻药毒性反应原因:一次用药超过最大安全剂量;局部药物误注入血管内;注射部位血管丰富或有炎症反应,或局麻药中未加肾上腺素,因而局麻药吸收加速;病人体质衰弱,病情严重,对局麻药耐受性差,或者有严重肝功能障碍局麻药代谢障碍,血中浓度升高。因此,应避免麻醉药注射在血流丰富处。 


第314题

在局麻药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适应证是


A.指或趾末端手术

B.发热病人

C.甲亢病人

D.心脏病病人

E.高血压病人


参考答案:C


解析:

局麻药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延缓药物吸收,以延长作用时间并有止血作用。但是肾上腺素还可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收缩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使血压升高;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等。因此,高血压、心脏病病人行局部麻醉时,麻醉药中不宜加入肾上腺素。为防止血管收缩导致肢体末端缺血坏死,指或趾末端手术时也不宜加入肾上腺素。甲亢病人基础代谢高,肾上腺素会加快心率,提高基础代谢率。


第315题 局部不良反应多为局麻药和组织直接接触所致,若局麻药浓度高或与神经接触时间过长可主要造成


A.呼吸系统损害

B.循环系统损害

C.内分泌系统损害

D.泌尿系统损害

E.神经系统损害


参考答案:E


解析:

局部不良反应多为局麻药和组织直接接触所致,若局麻药浓度高或与神经接触时间过长可主要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第316题 患者女,56岁。用普鲁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后,出现不安、呼吸和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局麻药毒性反应,为了预防此种情况,正确的措施是


A.一次性给足量麻醉药

B.普鲁卡因中加少量肾上腺素

C.发生毒性反应时应减少用药量

D.虚弱病人对药物反应较弱,应增加药量

E.药物直接注入血管


参考答案:B


解析:

出现毒性反应的处理:避免局麻药注入血管内;控制药物用量;对体质衰弱者及血液循环丰富的注药部位予以酌减用量;加强观察和积极处理毒性反应;药液内加入适量肾上腺素:局麻药内加入肾上腺素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延缓局麻药的吸收,既能延长其作用时间,又能减轻局麻药的毒性反应,还能消除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等扩张血管的作用,减少创面渗血,故正确答案为B。


第317题 为缓解局麻药在硬膜外的吸收并延长其作用时间,局麻药中最常添加


A.多巴胺

B.甲氧氯普胺

C.肾上腺素

D.去氧肾上腺素

E.麻黄碱


参考答案:C


解析:

为缓解局麻药在硬膜外的吸收并延长其作用时间,局麻药中最常添肾上腺素。 


第318题 局麻药中毒原因需除外的是


A.局部药物误注入血管

B.注射部位血管丰富或有炎性反应

C.将酯类药物与酰胺类药物混合使用可增强其毒性

D.局麻药中未加肾上腺素局麻药吸收迅速

E.一次用药超过最大安全剂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局麻药中毒原因:一次用药超过最大安全剂量;局部药物误注入血管内;注射部位血管丰富或有炎性反应,或局麻药中未加肾上腺素,因而局麻药吸收加速;病人体质衰弱,病情严重,对局麻药耐受性差,或者有严重肝功能障碍致局麻药代谢障碍,血中浓度升高。


第319题 有关酯类局麻药说法错误的是


A.被胆碱酯酶所分解

B.代谢产物不形成半抗原

C.过敏反应较少见

D.可卡因属于酯类局麻药

E.在血浆内水解


参考答案:B


解析:

酯类:临床上常用酯类局部麻醉药有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和可卡因等。酰胺类: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依替卡因和罗哌卡因等。酯类局麻药在血浆内水解或被胆碱酯酶所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成为半抗原,是引起少数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原。故选择B。


第320题 男性,57岁,拟行局麻下手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局部注射适量利多卡因后不久出现面色潮红、恶心、视物模糊、血压上升和烦躁不安等表现,首先应考虑其出现了


A.高血压危象

B.低血糖反应

C.药物过敏反应

D.局麻药毒性反应

E.过度紧张


参考答案:D


解析:

应用局麻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或局麻药毒性反应,但此病人应用的利多卡因较少出现过敏反应,故考虑为D。局麻药毒副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表现,该病人目前情况符合上述表现。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