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体温单大便次数记录栏“E”表示的意义是
A.便秘
B.大便失禁
C.腹泻
D.灌肠
E.人工肛门
参考答案:D
解析:
灌肠后的大便次数用“E”符号,以分数表示,如灌肠后大便3次记为3/E,两次灌肠后大便3次用3/2E表示,0/E表示灌肠后无大便。“☆”表示人工肛门。
第22题 口头医嘱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A.任何情况均应执行口头医嘱
B.对错误的口头医嘱不可有异议
C.抢救时,护士不需复述便可执行口头医嘱
D.抢救完毕,应在6小时内请医师补写医嘱
E.任何时候只执行书面医嘱
参考答案:D
解析:
抢救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应向医生复述,双方确认无误时,方可执行。抢救后由医生补写在医嘱单。
第23题
患者女性,36岁,子宫全切除术后第二天,主诉伤口疼痛无法入睡,医嘱:“安定10mg,im,st”,此项医嘱属于
A.按时执行的长期医嘱
B.按时执行的临时医嘱
C.需要时可用的临时备用医嘱
D.需要时可用的长期备用医嘱
E.应立即执行的临时医嘱
参考答案:E
解析:
A.5床,某某,于下午3时转科
B.8床,某某,于上午9时手术
C.12床,某某,于下午应招手术
D.19床,某某,病危。治疗护理过程
E.3床,某某,于上午10时入院
参考答案:A
解析:
交班报告顺序:病人出院、转出、死亡、新入院、转入、手术、分娩、病危、病重等顺序逐项书写,每项按床号顺序排列。
第26题
医嘱“安定5mg,sos,po”,护士正确执行该医嘱的方法是
A.需立即执行
B.过期尚未执行即失效
C.24小时以内都视为有效
D.在医生未注明失效可随时执行
E.可执行多次
参考答案:B
解析:
A.否认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忧郁期
B.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C.忧郁期、愤怒期、否认期、协议期、接受期
D.忧郁期、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接受期
E.否认期、忧郁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
参考答案:B
解析:
临终病人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的顺序依次为: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第28题 进行尸体护理,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A.装上活动假牙
B.必要时用绷带托扶下颌
C.有伤口者要更换敷料
D.各孔道用棉花填塞
E.置尸体去枕平卧
参考答案:E
解析:
尸体料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尸体整洁,姿势良好,给病人家属以心理安慰。因此,尸体料理时应将尸体仰卧,头下垫一枕,防止面部变色;有伤口者更换敷料;给尸体清洁面部,如有义齿代为装上,口不能闭紧者,轻揉下颌,或用绷带托住;必要时用棉花垫塞口、鼻、耳、阴道、肛门等孔道,以免液体外溢。因此,选项E的叙述不正确。
A.给家属以安慰,减轻哀痛
B.保持尸体整洁,易于辨认
C.风俗习惯的沿袭
D.人道主义精神和护理职业道德的体现
E.对死者人格的尊重
参考答案:C
解析:
作好尸体护理不仅是对死者人格的尊重,对死者家属也是极大的安慰,给家属以安慰,减轻哀痛。保持尸体整洁,姿势良好,易于辨认,也是人道主义精神和护理职业道德的体现。
第30题 下列哪项不是临床死亡期的特征
A.心跳停止
B.各种反射消失
C.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D.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停止
E.呼吸停止
参考答案:D
解析:
1.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此期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趋于衰竭,脑干以上的神经中枢功能处于抑制或丧失状态,死亡即将发生。此期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抢救,生命仍可复苏。
2.临床死亡期又称躯体死亡期或个体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由大脑皮质扩散至皮质下部位,延髓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临床表现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短暂而微弱的代谢活动。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5~6分钟,若时间过长,则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此期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病人生命仍有复苏的可能。
3.生物学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终止,出现不可逆变化。此期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而且,随着此期的进展,会相继出现一些尸体现象,如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
第31题 心理反应处于否认期的临终患者常表现为
A.表情淡漠、嗜睡
B.心情不好对工作人员发脾气
C.不承认自己的病情,认为“不可能”
D.配合治疗,想尽一切办法延长寿命
E.忧郁、悲哀
参考答案:C
解析:
否认期:当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即将面临死亡时,常常没有思想准备,其心理反应为“不,不可能,不会是我!一定是搞错了!这不是真的!”以此来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继而会四处求医,怀着侥幸的心理,希望是误诊。此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大部分病人能很快度过,也有些人会持续否认直至死亡。
第33题 患者男,78岁。胰腺癌晚期,对其进行临终关怀。下列不属于临终关怀目的的是
A.保护患者尊严,提高生存质量
B.控制患者症状,缓解其痛苦
C.积极治疗疾病,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命
D.减轻患者家属的精神压力
E.向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完整照顾
参考答案:C
解析:
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完整照顾,以控制病人症状,缓解其痛苦;保护其尊严,提高生存质量;使病人平静、安宁、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同时减轻患者家属的精神压力。简而言之,临终关怀关注的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非延长患者生命,故C不属于临终关怀的目的。
第34题 患者男,66岁。车祸撞伤脑部,出血后出现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无自主呼吸,患者以上表现应属于
A.临床死亡期
B.生物学死亡期
C.疾病晚期
D.脑死亡期
E.濒死期
参考答案:D
解析: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①不可逆的深度昏迷。②自发呼吸停止。③脑干反射消失。
第35题 一位肿瘤晚期患者向医生诉说“虽然我得的是恶性肿瘤,但你们一定要使用最先进的疗法,我会全力配合,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总是有的,我会好起来的。”该患者处在心理反应的
A.协议期
B.接受期
C.否认期
D.愤怒期
E.忧郁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临终患者在协议期开始接受临终事实,愿意接受护士的指导和关心,人变得和善,积极配合治疗。
第36题
患者王某,48岁,车祸后ICU治疗多日,目前出现深度昏迷,对强烈刺激完全无反应,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脑电波平坦,判断其为
A.脑死亡
B.濒死状态
C.晕厥
D.生物学死亡
E.休克
参考答案:A
解析: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发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
(4)脑电波平直。
第37题 患者女性,64岁,肺癌,抗癌治疗效果差。患者情绪不稳定,经常生气,抱怨,与家属争吵,此时患者心理反应处于
A.愤怒期
B.否认期
C.协议期
D.接受期
E.忧郁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愤怒期:病人通常会生气、愤怒、怨恨、嫉妒,产生“这不公平,为什么是我!”的心理反应。内心的不平衡,使病人常常迁怒于周围的人,向医护人员、家属、朋友等发泄愤怒。
第38题 患者男性,50岁。尿毒症,目前神志模糊,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呈间歇呼吸,该患者处于
A.临床死亡期
B.躯体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脑死亡期
E.濒死期
参考答案:E
解析:
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此期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趋于衰竭,脑干以上的神经中枢功能处于抑制或丧失状态,死亡即将发生。此期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抢救,生命仍可复苏。
第39题 患者女性,79岁,现处于临终状态,护理该患者的主要措施是
A.帮助患者刷牙
B.检验生化指标
C.帮助其行走
D.减轻疼痛
E.置肢体于功能位
参考答案:D
解析:
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完整照顾,以控制病人症状,缓解其痛苦,保护其自尊,提高生存质量,使临终病人平静、安宁、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同时减轻临终病人家属的精神压力。
第40题 患者女性,78岁,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意识模糊,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血压70/40mmHg,潮式呼吸。此时患者处于
A.临床死亡期
B.机体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脑死亡期
E.濒死期
参考答案:E
解析:
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此期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趋于衰竭,脑干以上的神经中枢功能处于抑制或丧失状态,死亡即将发生。此期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抢救,生命仍可复苏。
临近死亡的体征:病人各种反射逐渐消失,肌张力减退、丧失,脉搏快且弱,血压逐渐降低甚至测不到,呼吸困难、急促,出现潮式呼吸、间断呼吸、点头样呼吸等。皮肤湿冷,瞳孔散大。通常病人呼吸先停止,随后心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