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23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脂血症
A.甘油三酯增高
B.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C.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D.高密度脂蛋白增高
E.胆固醇增高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点:高脂血症的分类,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胆固醇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
第524题 下列药物中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是
A.烟酸
B.他汀类
C.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D.普罗布考
E.贝特类药物
参考答案:B
解析:
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能轻度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第525题 符合高脂血症患者饮食治疗的是
A.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7%
B.每日胆固醇入量<200mg
C.应补充可溶性纤维素10~25g/d
D.应补充植物固醇2g/d
E.以上均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关于高脂血症患者饮食治疗: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是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7%,每日胆固醇入量<200mg,补充植物固醇2g/d,补充可溶性纤维10~25g/d。
第526题
血脂异常的治疗药物中描述错误的是
A.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者为防止发生急性胰腺炎应该积极治疗
B.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C.贝丁酸类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D.烟酸类属于B族维生素,小剂量时有降脂作用
E.药物治疗主要以减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主
参考答案:D
解析:
烟酸类属于B族维生素,大剂量时有降脂作用。
第527题 特征性的颈内动脉系统TIA症状是
A.跌倒发作
B.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
C.双眼视力障碍发作
D.平衡失调伴耳鸣
E.眼动脉交叉瘫
参考答案:E
解析:
脑动脉系统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分支主要包括:眼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部位包括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故一侧颈内动脉TIA可出现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矇、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椎-基底动脉系统包括两条椎动脉及其在脑桥下缘合成的基底动脉,椎动脉分支包括脊髓前、后动脉、延髓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分支包括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供血范围包括大脑半球后2/5部分和全部脑干、小脑。故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可包括跌倒发作(脑干缺血)、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颞叶内侧、海马)、双眼视力障碍发作(枕叶缺血)、平衡失调伴耳鸣(小脑、内耳缺血)。
第528题 下列关于脑出血的治疗中错误的是
A.急性期绝对卧床,保持生命体征平稳
B.控制脑水肿,预防脑疝
C.加强护理,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
D.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手术清除血肿
E.降低血压,血压低于平时血压为宜
参考答案:E
解析:
脑出血如血压过高则应降低血压,以不低于平时血压为宜。
第529题 关于TI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作突然,历时短暂
B.颈动脉系统TIE以发作偏瘫或单肢轻瘫最常见
C.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以阵发性眩晕为最常见
D.症状恢复不完全,留有神经功能受损
E.多发于50~70岁
参考答案:D
解析:
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系指脑血管病损所致短暂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症状突起又迅速消失、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必定在24小时内缓解不留任何后遗症。有反复同样发作的趋势。可有单肢或局部无力,感觉异常或失语等颈动脉系统表现;也可有偏盲、言语不清或共济失调等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
第530题 38岁女性,洗衣时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查体:意识清,失语,二尖瓣区可闻双期杂音,心律不齐,右侧偏瘫,上肢重于下肢,偏身痛觉减退,首先考虑的诊断
A.脑栓塞
B.脑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短暂脑缺血发作
E.脑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A
解析:
脑血栓: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部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最常见的部位是壳核。
“二尖瓣区可闻双期杂音”,提示患者二尖瓣有器质性病变,最多见的原因是风湿性瓣膜病,由此可解释脑栓塞栓子的来源可能是病变的二尖瓣的赘生物脱落,也有其它可能。
第531题 患者,女性,36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就诊,查头颅CT未见异常。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10年。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血栓形成
B.脑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肿瘤
E.脑栓塞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房纤颤患者易形成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随血流进入颈内动脉系统,使血管急性闭塞,引起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分别表现为脑实质、蛛网膜下腔高信号影。脑肿瘤CT上表现为低信号影伴灶周强化。
第532题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于溶栓治疗
A.CT证实无出血灶
B.病人无出血体质
C.出凝血时间正常
D.头部CT出现低密度灶
E.发病6小时以内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选D。急性脑梗死,CT检查6小时以内多正常, 24~48小时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CT出现低密度灶提示患者起病已超过6小时,故不宜溶栓治疗。
治疗: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溶栓应在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一般认为,发病3小时内绝大多数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有效;发病3~6小时,大部分溶栓治疗可能有效。
第533题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不出现以下哪个症状
A.眼球运动障碍
B.吞咽困难
C.失语
D.交叉性瘫痪
E.眩晕
参考答案:C
解析: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1)小脑后下动脉(Wallenberg)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动脉:甚罕见,病灶侧舌肌麻痹对侧偏瘫。
(3)小脑前下动脉: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征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4)基底动脉: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闭塞时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病人表现为闭锁综合征。
(5)大脑后动脉:表现为枕顶叶综合征,以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朦等多见,此外还可有体象障碍、失认、失用等。如侵及深穿支可伴有丘脑综合征,有偏身感觉障碍及感觉异常以及锥体外系等症状。
(6)基底动脉供应桥脑分支:可出现下列综合征:①桥脑旁正中综合征(Foville综合征):病灶侧外展不能,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对侧偏瘫。②桥脑腹外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及外直肌麻痹,伴病灶对侧偏瘫,可有两眼向病灶侧凝视不能。③桥脑被盖综合征(Raymond-Cestan综合征):病灶侧有不自主运动及小脑体征,对侧肢体及轻瘫及感觉障碍,眼球向病灶侧凝视不能。
第534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应在多少小时内完全消失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大部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只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会遗留轻微的部分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但传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时限为24小时内恢复。
第535题 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
A.脑干
B.基底节区
C.小脑
D.脑室
E.脑叶
参考答案:B
解析:
备选答案均是脑出血的病位,其中基底节占70%,脑叶、脑干、小脑各占10%,脑室出血极少。
第536题 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病因是
A.脑动脉粥样硬化
B.各种脑动脉炎
C.血压偏低
D.红细胞增多症
E.高血压
参考答案:A
解析: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导致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
第537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
A.眩晕、呕吐、耳鸣持续一至数日
B.发作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4小时内完全恢复
C.昏迷、清醒、再昏迷
D.一侧轻偏瘫,历时数日渐恢复
E.血压突然升高,短暂意识不清,抽搐
参考答案:B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其特点是突然发作,历时短暂,症状持续不超过24小时,症状完全消失,一般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不会有意识不清或昏迷。
第538题 脑梗死临床表现中,不应有的症状或体征
A.肢体瘫痪
B.头痛
C.抽搐
D.脑膜刺激征
E.意识不清
参考答案:D
解析:
这道题选D,脑膜刺激征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等。
第540题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可有
A.运动性失语
B.阵发性眩晕
C.复视
D.交叉性瘫痪
E.吞咽困难
参考答案:A
解析:
颈内动脉系统TIA最常见症状是对侧发作性的肢体单瘫、面瘫或偏瘫,其他症状还有单肢或偏身麻木,同侧单眼一过性黑蒙或失明,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优势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