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题
乙脑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流脑病原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借空气经呼吸道传播。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第163题
慢性菌痢的病程时限是
A.超过1年
B.超过6个月
C.超过2个月
D.超过2周
E.时限不定,反复发作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菌痢。
第164题
流行性出血热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第165题
SARS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新发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第167题
阿米巴痢疾实验室检查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脑:脑脊液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痢疾的实验室检查首选大便涂片镜检。
第169题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属于
A.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
C.弧菌属
D.弯曲菌属
E.螺旋菌属
参考答案:A
解析: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第171题
治疗首选氧氟沙星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脑治疗首选青霉素;伤寒首选氟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等。
第174题
确诊伤寒的主要手段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脑:细菌培养取患者血液、脑脊液、骨髓等作病原菌培养,阳性者可确诊。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的主要手段。
第175题
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细菌菌原
B.细胞毒素
C.神经毒素
D.内毒素及外毒素
E.肠毒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志贺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内毒素吸收入血后,不但可以引起发热和毒血症,还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系统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感染性休克、DIC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上表现为中毒型菌痢。
志贺菌的外毒素具有细胞毒性,可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神经毒性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可导致水样泻,甚至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第176题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以高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第177题
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临床特点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暴发型流脑分休克型、脑膜脑炎型以及混合型。休克型可见高热、瘀斑、休克以及呼吸衰竭。
第178题
霍乱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微循环障碍
B.脑功能障碍
C.急性肾功能衰竭
D.急性心功能不全
E.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丧失
参考答案:E
解析:
剧烈腹泻和呕吐,导致体内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迅速出现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
第179题
发热患者肥达反应结果为“O”1:80、“H”1:160,正确解释是
A.注射伤寒菌苗的反应
B.健康人群的基础效价
C.其他沙门菌属的交叉免疫反应
D.对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
E.无任何意义
参考答案:D
解析:
肥达反应对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
第180题
霍乱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吐泻同时发生
B.先泻后吐
C.先吐后泻
D.只泻不吐
E.腹泻伴腹痛
参考答案:B
解析:
霍乱多以剧烈腹泻开始,病初大便尚有粪质,迅速成为黄色水样便或米泔水样便,无粪臭,每日可达数十次,甚至失禁。一般无发热和腹痛(O139群除外),无里急后重。呕吐多在腹泻数次后出现,常呈喷射状,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后为水样,严重者亦可为米泔水样,轻者可无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