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01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见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性增多见于:①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②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等。
第202题 流行性腮腺炎可见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淋巴细胞增多: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等。②某些血液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绝对值并不增高。
第204题 关于痰液标本收集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留痰前应先漱口
B.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C.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
D.可有适量鼻咽分泌物
E.注意避免混入唾液
参考答案:D
解析:
痰液标本收集:留痰前应先漱口,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注意避免混入唾液和鼻咽分泌物。
第205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淋巴细胞增多: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等。②某些血液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绝对值并不增高。
第206题 寄生虫病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药物过敏反应、血清病等。②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③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丝虫病等。④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第210题 血小板减少症时可出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为肉眼血尿。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结核等;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
第212题
上消化道出血为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解析:
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圆柱状软便,婴儿粪便呈金黄色。
(1)水样或粥样稀便 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如急性胃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2)米泔样便 见于霍乱。
(3)黏液脓样或脓血便 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阿米巴痢疾时,以血为主,呈暗红色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脓样或脓血便为主。
(4)冻状便 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菌痢。
(5)鲜血便 多见于肠道下段出血,如痔疮、肛裂、直肠癌等。
(6)柏油样便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7)灰白色便 见于阻塞性黄疸。
(8)细条状便 多见于直肠癌。
(9)绿色粪便 提示消化不良。
(10)羊粪样便 多见于老年人及经产妇排便无力者。
第215题 急性病毒性肝炎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增高,ALT增高更明显,ALT/AST>1。急性重型肝炎AST增高明显,但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称为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血清氨基转移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再增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
第216题 阻塞性黄疸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胆道阻塞:各种肝内、外胆道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胆道结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等,ALP明显升高,以ALP1为主。尤其是癌性梗阻时,100%出现ALP1,且ALP1>AL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