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1题 乙脑患者意识障碍最早可见于病程的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乙脑患者惊厥或抽搐多于病程第2~5日出现,发生率40%~60%,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意识障碍最早可见于病程的1~2日,以3~8日多见,一般持续1周左右,重者可长达1个月以上。
第143题 流感发热持续时间通常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流感潜伏期通常为1~3日。起病多急骤,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发热通常持续3~4日。
第144题 对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A/G比值倒置
B.酶胆分离
C.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D.血清转肽酶活性明显升高
E.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脏为多种凝血因子合成的场所,如果肝实质广泛而严重损伤时,凝血因子缺乏,PT明显延长,PTA下降。PTA≤40%为肝细胞大量坏死的肯定界限,为重型肝炎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如PTA<20%则预后不良。
第145题 急性肝炎出现黄疸最早见于
A.口腔黏膜
B.巩膜
C.四肢皮肤
D.面部皮肤
E.手掌脚掌皮肤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肝炎继尿色加深之后,巩膜首先出现黄染,继及皮肤,多于数日至2周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
第146题 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抗-HBc:此为HBcAg刺激机体产生的,为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抗体,属非中和性抗体,可持续存在多年。
第147题 不游离存在于血液中的标志物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HBcAg为HBV核心蛋白的组成部分,血液中一般无游离的HBcAg。只有用去垢剂处理Dane颗粒后,方可释放出HBcAg,所以临床上一般不检测HBcAg。如血清HBcAg阳性表示血液内含有HBV,患者传染性强,HBV复制活跃。
第148题 有关急性重型肝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肝脏体积明显缩小
B.肝细胞呈现一次性坏死
C.汇管区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D.肝脏边缘锐薄,质地柔软,包膜皱缩
E.如发现肝细胞变性及功能障碍,则恢复无望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重型肝炎:肉眼见肝脏体积明显缩小,边缘锐薄,质地柔软,包膜皱缩。组织学检查可见肝细胞呈一次性坏死,肝小叶内肝细胞坏死广泛,仅小叶周边部残留少数变性的肝细胞;肝窦充血,库普弗细胞增生、肿大并有明显吞噬现象;汇管区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第149题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维生素K吸收障碍
B.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C.凝血因子消耗增加
D.血小板减少
E.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参考答案:B
解析:
肝脏为多种凝血因子合成的场所,如果肝实质广泛而严重损伤时,凝血因子合成障碍,PT明显延长,PTA下降,出现出血。
第152题 婴幼儿期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人为地划分为4个期,无
A.免疫耐受期
B.免疫清除期
C.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
D.发病期
E.再活动期
参考答案:D
解析:
婴幼儿期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人为地划分为4个期:①免疫耐受期;②免疫清除期;③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④再活动期。
第153题 丙型肝炎病毒易发生变异的是
A.编码区
B.核蛋白区
C.包膜蛋白区
D.非结构区
E.变异区
参考答案:D
解析:
HCV的基因编码区可分为结构区与非结构区两部分,编码区从5’端依次为核蛋白区(C区)、包膜蛋白区(E区)和非结构区(NS区),后者又分为NS1~5等区,NS1又称为E2/NS1。非结构区易发生变异。
第154题 慢性肝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慢性肝炎指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慢性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慢性肝炎病毒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
第156题
不属于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是
A.粪-口途径
B.静脉注射
C.密切接触
D.母婴传播
E.输血或血液制品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可通过传染源的各种体液排出体外,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口(显性或隐性)进入易感者的体内而传播。传播途径包括:①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器具等传播;②母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吸入羊水、接触产道血液等传播,也可经哺乳及密切接触传播,或通过胎盘造成宫内感染);③性接触传播;④其他,如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第159题 下列有关甲肝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嗜肝DNA病毒
B.只有一个血清型
C.不耐酸
D.对紫外线照射不敏感
E.只有1个基因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属微小RNA病毒科,人类嗜肝RNA病毒属。为直径约27nm的正20面体球形颗粒,内含单股RNA。目前认为HAV至少可以分为7个基因型,感染人的为I、Ⅱ、Ⅲ和Ⅶ型。HAV的抗原性较稳定,仅有一个血清型。
HAV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含有HAV的粪便室温下放置1个月后仍有传染性。对有机溶剂如乙醚等有抵抗力,耐酸、耐碱。60℃1小时不能完全灭活,100℃1分钟可完全灭活。对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甲醛及氯类等消毒剂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