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妇科学题库(643题)


第221题 实热证崩漏的治则是


A.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B.清热泻火,固冲止血

C.养阴化瘀,固冲止血

D.清热化瘀,固冲止血

E.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崩漏实热证
主要证候: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便秘溺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清热固经汤。


第222题 崩漏的主要病机是


A.肾虚封藏失职

B.脾虚气不统血

C.血热迫血妄行

D.血瘀瘀阻冲任

E.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崩漏的发病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失调。其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有脾虚、肾虚、血热和血瘀。


第223题 治疗血瘀崩漏的首选方是


A.逐瘀止血汤

B.桃红四物汤

C.失笑散

D.血府逐瘀汤

E.少腹逐瘀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崩漏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或胀痛;舌质紫黯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方药: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第224题 肾阴虚崩漏出血期的最佳治法是


A.滋益肾阴

B.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C.滋养肝肾

D.滋肾养肝,固冲止血

E.滋肾益阴,佐以助阳


参考答案:B


解析:

崩漏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第225题 暴崩下血,四肢厥逆,脉微欲绝,选用


A.固本止崩汤

B.参附汤

C.胶艾汤

D.举元煎

E.独参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温阳止崩:若出现阴损及阳,血无气护时,症见血崩如注,动则大下,卧不减势,神志昏沉,头仰则晕,胸闷泛恶,四肢湿冷,脉芤或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病情已陷入阴竭阳亡危象,急需中西医结合抢救。中药宜回阳救逆,温阳止崩,急投参附汤,煎服。亦可选六味回阳汤,原方治中寒或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


第226题 下列哪一项可诊断为闭经


A.月经来潮半年,月经停闭5个月

B.产后哺乳10月,未转经

C.停止哺乳5月已行经3次,现月经停闭7月

D.月经一年一行,无不适

E.平素月经后期,现6月未行,脉滑利,小腹隆起


参考答案:C


解析:

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称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对先天性生殖器官缺如,或后天器质性损伤而无月经者,因非药物所能奏效,不属闭经讨论范畴。


第227题 气血虚弱证闭经的首选方是


A.八珍汤

B.圣愈汤

C.十全大补汤

D.人参养荣汤

E.人参滋血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闭经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迟、量少、色淡红、质薄,渐至经闭不行;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缓或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人参养荣汤。


第228题 治疗肾气亏损证闭经的首选方是


A.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B.肾气丸

C.归脾丸

D.右归饮

E.大补元煎


参考答案:A


解析:

闭经肾气亏损证
主要证候:年逾16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初潮偏迟,时有月经停闭,或月经周期建立后,由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减少渐至月经停闭;或体质虚弱,全身发育欠佳,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或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夜尿频多;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第229题 患者行经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其诊断辨证为


A.气虚型经期延长

B.血热型经期延长

C.血瘀型经期延长

D.虚热型经期延长

E.肾虚型经期延长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期延长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止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或桂枝茯苓丸加味。


第230题 虚证闭经的主要病机为


A.脾胃虚弱,气血乏源

B.肾气不足,冲任虚弱

C.肝肾亏损,经血不足

D.脾肾阳虚,化源不足

E.精亏血少,冲任血海空虚


参考答案:E


解析:

虚证闭经多因肾气不足,冲任虚弱;或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或阴虚血燥等,导致精亏血少,冲任血海空虚,源断其流,无阻可下,而致闭经。


第231题 患者多次发生经间期出血,此次阴道出血量稍多,色深红,质粘腻,无血块,平素带下量多色黄,时现异味,小腹隐痛,神疲乏力,胸闷烦躁,纳呆腹胀,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属何证


A.脾虚证

B.血瘀证

C.肝郁证

D.血热证

E.湿热证


参考答案:E


解析:

经间期出血湿热证
主要证候: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出血量稍多,色深红,质黏腻,无血块。平时带下量多色黄,小腹时痛;神疲乏力,骨节酸楚,胸闷烦躁,口苦咽干,纳呆腹胀,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或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固冲止血。
方药: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第232题 实证闭经的主要发病机理是


A.气血阻滞

B.痰湿流注下焦

C.肝郁气滞

D.血流不通,冲任受阻

E.湿热瘀阻


参考答案:D


解析:

实证闭经多为气血阻滞,或痰湿流注下焦,使血流不通,冲任受阻,血海阻隔,经血不得下行而成闭经。


第233题 下列哪项不属经行吐衄的特点


A.经前1~2天吐血或衄血

B.正值经行时吐血或衄血

C.可见月经量减少或不行

D.月经周期紊乱

E.伴随月经周期发作


参考答案:D


解析:

经行吐衄的定义: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吐血或衄血者,称“经行吐衄”。常伴经量减少,好像是月经倒行逆上,亦有“倒经”、“逆经”之称。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代偿性月经”。


第234题 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的最佳选方是


A.圣愈汤

B.举元煎

C.补中益气汤

D.大补元煎

E.归脾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痛经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


第235题 气血虚弱型痛经的辨证要点是


A.经期、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

B.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

C.经前、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按之痛甚

D.经期、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或少腹及阴部空坠,喜按喜揉

E.经后小腹绵绵作病,腰部酸胀


参考答案:D


解析:

痛经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


第236题 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主证是


A.经行小腹胀痛拒按,乳胀胁痛,经行量少,淋漓不畅

B.经行小腹冷痛,喜按喜揉,得热则舒,畏寒肢冷

C.经行小腹疼痛,有灼热感,低热起伏

D.经行小腹隐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E.经行小腹绵绵作痛,经血量少,色淡,质稀


参考答案:A


解析:

痛经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第237题 治疗肾气亏损型痛经的最佳选方是


A.归肾丸

B.知柏地黄丸

C.健固汤

D.益肾调经汤

E.固阴煎


参考答案:D


解析:

痛经肾气亏损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黯,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方药: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第238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气亏损型痛经的症状


A.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

B.月经量少,经色黯淡

C.面色苍白,精神倦怠

D.头晕耳鸣,腰部酸胀

E.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参考答案:C


解析:

痛经肾气亏损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黯,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方药: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第239题 血瘀崩漏的主要证候中,错误的是


A.经色淡红

B.血色紫黑有块

C.小腹胀痛

D.舌质紫黯,脉涩

E.经血非时而下


参考答案:A


解析:

崩漏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或胀痛;舌质紫黯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方药: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第240题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用于治疗


A.肾阳虚崩漏

B.肾阴虚崩漏

C.肾气虚崩漏

D.脾虚崩漏

E.脾肾两虚型崩漏


参考答案:C


解析:

崩漏肾气虚证
主要证候: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漓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漏,由漏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