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妇科学题库(643题)


第241题 月经周期紊乱,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漓不断,可诊为


A.月经先后无定期

B.月经过多

C.崩漏

D.经期延长

E.月经过少


参考答案:C


解析:

崩漏的定义: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是因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严重紊乱,引起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调,可导致不孕症。


第242题 虚热型经期延长的治法是


A.清热泻火止血

B.清热化瘀止血

C.清肝泻热止血

D.养阴清热止血

E.清热凉血止血


参考答案:D


解析:

经期延长虚热证
主要证候:经行时间延长,量少,色鲜红,质稠;咽干口燥,或见潮热颧红,或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或固经丸。


第243题 患者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质黯淡,苔白,脉沉紧。应诊断为


A.肾虚型月经后期

B.虚寒型月经后期

C.气滞型月经后期

D.血瘀型月经后期

E.实寒型月经后期


参考答案:E


解析:

月经后期实寒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或面色青白;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第244题 经来淋沥八九日至十余日始净,量少,色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脉涩。治宜


A.活血祛瘀止血

B.活血调经

C.养阴清热止血

D.疏肝理气止血

E.祛瘀调经


参考答案:A


解析:

经期延长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止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或桂枝茯苓丸加味。


第245题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沥半月方净者,应诊为


A.月经过多

B.经期延长

C.漏下

D.月经过多

E.崩漏


参考答案:B


解析:

经期延长又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等,其主症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沥半月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


第246题

患者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迟。应诊断为


A.肾虚型月经后期

B.虚寒型月经后期

C.实寒型月经后期

D.血虚型月经后期

E.气滞型月经后期


参考答案:B


解析:

月经后期虚寒证
主要证候: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弱。
治法:扶阳祛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金匮要略》)或艾附暖宫丸。


第247题 一妇人,月经周期正常,经血量多,色深红,质黏稠,有多量血块,伴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证属


A.寒凝型月经过多

B.阳盛型月经过多

C.气滞型月经过多

D.气虚型月经过多

E.血热型月经过多


参考答案:E


解析:

月经过多血热证
主要证候: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黏稠,或有小血块;伴口渴心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保阴煎加地榆、茜草。


第248题 患者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有血块,小腹胀痛,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最佳治法是


A.疏肝清热调经

B.平冲降逆调经

C.理气行滞调经

D.理气散寒调经

E.疏肝健脾调经


参考答案:C


解析:

月经后期气滞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或精神抑郁,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理气行滞调经。
方药:乌药汤。


第249题 血瘀型经期延长的最佳选方是


A.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B.少腹逐瘀汤

C.膈下逐瘀汤

D.身痛逐瘀汤

E.血府逐瘀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经期延长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止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或桂枝茯苓丸加味。


第250题 血虚证月经后期的首选方是


A.归肾丸

B.大补元煎

C.当归地黄饮

D.大营煎

E.归脾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月经后期血虚证
主要证候: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绵绵作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


第251题 患者经前乳房乳头胀痛,甚至不能触衣,胸胁作胀,烦躁易怒,舌苔正常,脉弦。最佳选方为


A.加味乌药散

B.清肝引经汤

C.逍遥散

D.四逆散

E.柴胡疏肝散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行乳房胀痛肝气郁结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行乳房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则痛不可触衣。经行不畅,血色黯红,小腹胀痛;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时叹息;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通络。
方药: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


第252题 肾虚证月经后期的首选方是


A.当归地黄饮

B.右归丸

C.二仙汤

D.金匮肾气丸

E.加减肉苁蓉丸


参考答案:A


解析:

月经后期肾虚证
主要证候: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淡,质清稀,或带下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地黄饮。


第253题 气虚型经期延长的治法是


A.健脾和胃,固冲调经

B.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C.凉血清热,固冲调经

D.健脾除湿,固冲调经

E.温阳益气,固冲调经


参考答案:B


解析:

经期延长气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过期不净,量多,色淡,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方药: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


第254题 某女,已婚32岁,经行面浮肢肿,按之没指,晨起头面肿甚,月经推迟,经量多,色淡质薄,腹胀,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方选


A.肾气丸

B.白术散

C.健固汤

D.八物汤

E.真武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经行浮肿脾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面浮肢肿,按之没指,晨起头面肿甚,月经推迟,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腹胀纳减,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
治法:温肾化气,健脾利水。
方药: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第255题 虚寒证月经后期的最佳治法是


A.扶阳祛寒调经

B.祛寒除湿调经

C.散寒祛瘀调经

D.温补肾阳调经

E.温中散寒调经


参考答案:A


解析:

月经后期虚寒证
主要证候: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弱。
治法:扶阳祛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金匮要略》)或艾附暖宫丸。


第256题 患者月经量少,色黯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或小腹冷,夜尿多;舌淡,脉沉弱。其诊断应为


A.痰湿型月经过少

B.气虚型月经过少

C.血虚型月经过少

D.血瘀型月经过少

E.肾虚型月经过少


参考答案:E


解析:

月经过少肾虚证
主要证候:经量素少或渐少,色黯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或当归地黄饮。


第257题 肝郁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证候中,错误的是


A.月经周期或先或后

B.经量或多或少

C.经行不畅,色黯有块

D.胸胁、乳房胀痛

E.小腹绞痛,拒按


参考答案:E


解析:

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
主要证候:经来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或紫红,或有血块,或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嗳气食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方药:逍遥散。


第258题 患者行经时间延长,量少,色鲜红,质稠;咽干口燥,或见潮热颧红,或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其治法应为


A.养阴清热止血

B.清热泻火止血

C.清肝止血调经

D.清热化瘀止血

E.清热凉血止血


参考答案:A


解析:

经期延长虚热证
主要证候:经行时间延长,量少,色鲜红,质稠;咽干口燥,或见潮热颧红,或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或固经丸。


第259题 患者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黯,质清;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方选


A.固阴煎

B.丹栀逍遥散

C.定经汤

D.逍遥散

E.左归丸


参考答案:A


解析:

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黯,质清;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肾调经。
方药:固阴煎。


第260题 患者经行点滴即净,色黯红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细涩或弦涩。其诊断为


A.气虚型月经过少

B.血热型月经过少

C.血寒型月经过少

D.血瘀型月经过少

E.肾虚型月经过少


参考答案:D


解析:

月经过少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行涩少,色紫黯,有血块;小腹胀痛,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