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患者经行或经后两乳作胀,腰膝酸软,两目干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二至丸
B.沙参麦冬汤
C.一贯煎
D.六味地黄丸
E.左归丸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行乳房胀痛肝肾亏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经后两乳作胀作痛,乳房按之柔软无块,月经量少,色淡;两目干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淡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和胃通络。
方药: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麦芽、鸡内金。
第162题 经行吐衄与之相关的脏腑主要是
A.肝脾肾
B.心肝肺
C.心脾肺
D.肺肝肾
E.心肝肾
参考答案:D
解析:
经行吐衄病因病机:本病之因,由血热而冲气上逆,迫血妄行所致。出于口者为吐,出于鼻者为衄。临床以鼻衄为多。常见肝经郁火、肺肾阴虚。
第163题 患者每逢经期头痛剧烈如针刺半年,伴小腹疼痛拒按,经色黯红有块,舌黯或有瘀点,脉弦涩。其治疗首选方
A.失笑散合四物汤
B.桃红四物汤
C.大黄蟅虫丸
D.血府逐瘀汤
E.通窍活血汤
参考答案:E
解析:
经行头痛血瘀证
主要证候:每逢经前、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经色紫黯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胸闷不舒;舌黯或尖边有瘀点,脉细涩或弦涩。
治法:化瘀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
第164题 患者经前乳房胀痒作痛,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时叹息,苔薄白,脉弦。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A.逍遥散
B.丹栀逍遥散
C.柴胡疏肝散
D.四逆散
E.龙胆泻肝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经行乳房胀痛肝气郁结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行乳房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则痛不可触衣。经行不畅,血色黯红,小腹胀痛;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时叹息;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通络。
方药: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
第165题 气滞血瘀所致经行浮肿的最佳选方是
A.逍遥散
B.八物汤
C.调肝汤
D.乌药汤
E.柴胡疏肝散
参考答案:B
解析:
经行浮肿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行肢体肿胀,按之随手而起,经血色黯有块,脘闷胁胀,善叹息;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理气行滞,养血调经。
方药:八物汤加泽泻、益母草。
第166题 经前、经期面目四肢浮肿,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者,多属于
A.心脾两虚
B.脾虚肝旺
C.脾肾阳虚
D.血虚肝旺
E.脾胃虚弱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行浮肿脾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面浮肢肿,按之没指,晨起头面肿甚,月经推迟,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腹胀纳减,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
治法:温肾化气,健脾利水。
方药: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第167题 哪一项不是气滞血瘀型经行浮肿的主证
A.经行肢体肿胀
B.脘闷胁胀,善叹息
C.大便溏薄,腹胀纳减
D.舌苔薄白
E.脉弦涩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行浮肿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行肢体肿胀,按之随手而起,经血色黯有块,脘闷胁胀,善叹息;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理气行滞,养血调经。
方药:八物汤加泽泻、益母草。
第168题 肾阳虚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其最佳选方是
A.真武汤
B.右归丸
C.附桂八昧丸
D.肾气丸
E.附桂理中丸
参考答案:B
解析:
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断前后,经行量多,经色淡黯,或崩中漏下;精神萎靡,面色晦黯,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面浮肢肿;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肾扶阳。
方药:右归丸加减。
第169题 以下哪一症状不属于肾阳虚绝经前后诸证
A.面色晦黯
B.精神萎靡
C.形寒肢冷
D.腰膝酸冷
E.五心烦热
参考答案:E
解析:
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断前后,经行量多,经色淡黯,或崩中漏下;精神萎靡,面色晦黯,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面浮肢肿;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肾扶阳。
方药:右归丸加减。
第170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肾阴虚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证
A.头晕目眩,耳鸣
B.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
C.五心烦热
D.腰膝酸痛
E.形寒肢冷
参考答案:E
解析:
绝经前后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月经提前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经色鲜红;头晕目眩,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疼,足跟疼痛,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便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第171题 肾气亏损型痛经的临床特点是
A.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
B.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C.经期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
D.经后小腹隐隐作痛,腰骶酸胀,头晕耳鸣
E.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少腹空坠喜按揉
参考答案:D
解析:
痛经肾气亏损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黯,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方药: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第172题 痛经的主要证候表现为
A.经行腹痛,起于初潮者,称原发性痛经;经行以后出现腹痛,称继发性痛经
B.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剧痛或隐痛,伴随月经周期发作
C.经前、经期腹痛属虚;经后腹痛属实
D.胀甚于痛者为血瘀;痛甚于胀者为气滞
E.刺痛属寒;绞痛属热
参考答案:B
解析: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膜骶,甚至剧痛晕厥者,又称“经行腹痛”。
西医妇产科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属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以青少年女性多见,继发性痛经则常见于育龄期妇女。
灼痛得热反剧属热,绞痛、冷痛得热减轻属寒。痛甚于胀,持续作痛属血瘀;胀甚于痛,时痛时止属气滞等。
第173题 痛经气血虚弱证,其主要证候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小腹隐隐作痛
B.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
C.经血量多,色红质稠
D.头晕心悸,神疲乏力
E.舌质淡,脉细无力
参考答案:C
解析:
痛经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
第174题 治疗血瘀经行身痛的首选方是
A.当归补血汤
B.血府逐瘀汤
C.趁痛散
D.通窍活血汤
E.人参养荣汤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行身痛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行时腰膝、肢体、关节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疼甚,月经推迟,经量少,色黯,或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
方药:趁痛散。
第175题 血瘀型经行身痛的主要治法为
A.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
B.养血祛风,散寒除痛
C.补气养血,柔筋止痛
D.祛风散寒,活血调经
E.疏肝益肾,散寒止痛
参考答案:A
解析:
经行身痛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行时腰膝、肢体、关节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疼甚,月经推迟,经量少,色黯,或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
方药:趁痛散。
第176题 哪一项不是血瘀型经行身痛的症状
A.经行腰膝关节疼痛
B.得热痛减,遇寒痛甚
C.腰膝酸软,夜尿频多
D.经量少,色黯红有血块
E.苔薄白,脉沉紧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行身痛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行时腰膝、肢体、关节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疼甚,月经推迟,经量少,色黯,或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
方药:趁痛散。
第177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湿热下注之经断复来证候
A.绝经后阴道出血色红,量较多
B.带下色白、质稀、无异味
C.外阴瘙痒
D.口苦咽干,纳谷不香
E.舌红,苔黄腻
参考答案:B
解析:
经断复来湿热下注证
主要证候:绝经后阴道出血,色红或紫红,量较多,平时带下色黄有臭味,外阴及阴道瘙痒,口苦咽干,疲惫无力,纳谷不馨,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凉血。
方药: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叶、大小蓟。
第178题 肾阴虚可导致经断复来,其治法是
A.滋阴清热,凉血固经
B.益肾养血,止血安神
C.补益肝肾,清热凉血
D.清泻肾火,固摄冲任
E.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经断复来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稠,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口咽干燥;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第179题 经断复来属湿热下注证,用易黄汤加下列哪项
A.大小蓟、仙鹤草
B.荆芥炭、藕节炭、泽泻
C.茯苓、泽泻、黄芩、大小蓟、侧柏叶
D.车前草、侧柏叶、紫珠草
E.绵茵陈、黄芩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断复来湿热下注证
主要证候:绝经后阴道出血,色红或紫红,量较多,平时带下色黄有臭味,外阴及阴道瘙痒,口苦咽干,疲惫无力,纳谷不馨,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凉血。
方药: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叶、大小蓟。
第180题 肾阴虚绝经前后诸证的治法是
A.滋养脾肾,佐以潜阳
B.滋肾养肝,佐以潜阳
C.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D.滋养肝肾,佐以潜阳
E.滋阴潜阳,阴阳双补
参考答案:C
解析:
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月经提前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经色鲜红;头晕目眩,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疼,足跟疼痛,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便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