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1题 柴胡疏肝散是何种治法的代表方
A.疏肝解郁
B.疏肝清热
C.养血柔肝
D.育阴潜阳
E.疏肝清热利湿
参考答案:A
解析:
疏肝解郁:肝失条达,治宜疏肝解郁。常用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青皮、橘叶、枳壳、白芍、佛手等药。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乌药汤。一般行气药多辛燥,用量不宜过重,以免耗散阴血;或于行气药中,酌佐山茱萸、麦冬、枸杞子、制首乌、地黄类滋阴养血药,预培其损或避制其弊。
第123题 因阴精亏损,阴不敛阳,以致阳失潜藏,虚热内生,而致妇科疾病者,治则应是
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滋肾养阴,填精益髓
D.温补肾阳,引火归原
E.补益肾气,滋阴潜阳
参考答案:B
解析:
肾阴不足,阴不敛阳,可呈现阴虚阳亢之候,需佐以镇摄潜阳之品,如龟甲、龙骨、牡蛎、鳖甲、珍珠母、石决明之类。虚热内生,主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随机加入养阴清热药,标本同治之。肾水滋养肝木,上济心火,是以肾阴亏虚又易于继发肝肾、心肾同病之证,当两脏甚或三脏同治。
第125题 余某,32岁,素性多郁,复为情志所伤,致月经紊乱,经量或多或少,乳房胀痛不适,嗳气食少,苔薄,脉弦,辨证属肝郁。宜采用
A.滋肾养肝法
B.疏肝解郁法
C.疏肝清热法
D.养血柔肝法
E.疏肝和胃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辨证属肝郁,宜采用疏肝解郁法。
第128题 肝失条达,治宜疏肝解郁。常用的药物是
A.细辛、乌药
B.香附、郁金
C.乳香、没药
D.川楝子、丹皮
E.蒲黄、五灵脂
参考答案:B
解析:
疏肝解郁:肝失条达,治宜疏肝解郁。常用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青皮、橘叶、枳壳、白芍、佛手等药。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乌药汤。一般行气药多辛燥,用量不宜过重,以免耗散阴血;或于行气药中,酌佐山茱萸、麦冬、枸杞子、制首乌、地黄类滋阴养血药,预培其损或避制其弊。
第129题 滋肾益阴法的代表方剂是
A.归肾丸
B.肾气丸
C.寿胎丸
D.右归丸
E.补肾地黄汤
参考答案:E
解析:
滋肾益阴(滋肾填精)肾阴不足,治宜滋肾益阴。常用地黄、枸杞子、黄精、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菟丝子、桑椹子等。方如左归丸、补肾地黄汤、六味地黄丸。若先天禀赋不足肾精未实或多产房劳耗损肾精而为肾精不足之证者,又当滋肾填精。常在滋肾益阴基础上,继以血肉有情之品养之,可酌选加紫河车、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共奏填精益髓之功。
第130题 右归丸是何种治法的代表方
A.补益肾气
B.滋肾益阴
C.温补肾阳
D.滋肾填精
E.补肾扶脾
参考答案:C
解析:
温补肾阳:常用药如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仙茅、补骨脂、菟丝子、鹿角霜、益智仁、蛇床子等。代表方如右归丸、右归饮、温胞饮等。
第131题 治疗性外阴、阴道冲洗,药液常用量为
A.100ml左右
B.200ml左右
C.300ml左右
D.400ml左右
E.500ml左右
参考答案:E
解析:
外阴、阴道冲洗:
以药液直接冲洗外阴、阴道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常用于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引起带下病、阴痒的治疗,以及阴道手术前的准备。
治疗性冲洗者,常用量为每次500ml左右,倾入阴道冲洗器具内每日1~2次,连续冲洗至自觉症状消失。若为术前准备,可用1‰浓度新沽尔灭。
第132题 以加减苁蓉菟丝子丸为代表方的治法是
A.补肾滋肾
B.温补肾阳
C.滋肾益阴
D.补益肾气
E.补肾养肝
参考答案:D
解析:
补益肾气常从肾阴阳两方面着手调补,阳生阴长,肾气自旺。或在调补肾阴阳之中适当加入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以养先天。常用方如寿胎丸、肾气丸、归肾丸、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补肾固冲丸。
第135题 以乌药汤为代表方的治法是
A.疏肝理气
B.养血柔肝
C.疏肝清热
D.补肾疏肝
E.疏肝解郁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失条达,治宜疏肝解郁。常用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青皮、橘叶、枳壳、白芍、佛手等药。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乌药汤。
第138题 因寒而致痛经,宜选用的止痛药是
A.香附、郁金
B.艾叶、吴茱萸
C.当归、川芎
D.丹皮、赤芍
E.青皮、川楝子
参考答案:B
解析:
寒邪客于冲任、胞络,影响血气运行,致瘀血形成或不通则痛,应以温经散寒法主之。常选用肉桂、桂枝、吴茱萸、小茴香、鸟药、补骨脂、细辛、艾叶诸药,方如温经汤、少腹逐瘀汤、艾附暖宫丸等,其中均体现有温经散寒与化瘀止痛之品同用的治法。
第139题 疏肝清热法的代表方剂是
A.柴胡疏肝散
B.宣郁通经汤
C.一贯煎
D.逍遥散
E.清肝止淋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疏肝清热:肝郁化火,治宜疏肝理气、清肝泄热。常用川楝子、丹皮、栀子、黄芩、桑叶、夏枯草、菊花等药,代表方如丹栀逍遥散、宣郁通经汤。
第140题 外阴血肿,宜选用下述何种外治法
A.坐浴
B.外阴冲洗
C.阴道纳药
D.贴敷
E.宫腔注入
参考答案:D
解析:
贴敷法是将外治用药的水剂或制成的散剂、膏剂、糊剂,直接或用无菌纱布贴敷于患处,取得治疗作用的方法。可用于外阴血肿、溃疡、脓肿切开,也可用于乳痈或回乳,还应用于痛经、产后腹痛、妇产科术后腹痛、不孕症、癥瘕等。常选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温经散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生肌排脓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