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口腔助理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学题库(618题)


第221题 判断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否有脓肿形成的方法不包括


A.波动试验

B.穿刺法

C.B超

D.CT

E.曲面体层片


参考答案:E


解析:

炎症初期,感染区的红、肿、热、痛等主要表现,也是诊断局部感染的基本依据。在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后,波动感又是诊断脓肿的重要特征,波动试验是临床上诊断浅部脓肿的主要方法,而对于深部脓肿,为了确定有无脓肿或脓肿的部位可用穿刺法以协助诊断,必要时还可借助B超、CT等检查,故此题选E。


第222题

混合细菌感染的脓液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混合性细菌感染为灰白色或灰褐色脓液,有明显的腐败坏死臭味。


第223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形成的脓液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形成黄色黏稠脓液。


第224题

结核性冷脓肿的脓液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结核性冷脓肿的脓液为稀薄污浊、暗灰色米汤样夹杂干酪样坏死物。


第225题

链球菌感染形成的脓液一般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链球菌的感染一般为淡黄或淡红稀薄脓液,有时由于溶血而成褐色。


第226题

铜绿假单胞菌的典型脓液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典型脓液为翠绿色稍黏稠,有酸臭味。


第227题 以下可引起眶下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灶牙是


A.上颌磨牙

B.上颌侧切牙

C.上颌智牙

D.下颌磨牙

E.下颌双尖牙


参考答案:B


解析:

眶下间隙感染多来源于上颌尖牙、第一前磨牙和上颌切牙的根尖化脓性炎症。


第228题 下列哪项不是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病灶清除术的指征


A.经药物治疗、拔牙或切开引流后仍遗留经久不愈的瘘管

B.X线片可见有死骨形成

C.可从瘘管探得骨面粗糙

D.感染发生后2~3周

E.病员全身情况可耐受手术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病灶清除术的指征为:经药物治疗、拔牙或切开引流后,仍遗留经久不愈的瘘管;长期流脓,或从瘘管探得骨面粗糙,甚至发现已有活动的死骨。X线片发现有颌骨骨质破坏者;患者全身条件能耐受手术者。


第229题 咬肌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灶牙是


A.下颌尖牙

B.下颌前磨牙

C.下颌中切牙

D.下颌侧切牙

E.下颌磨牙


参考答案:E


解析:

咬肌间隙感染来源主要是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磨牙的根尖炎、牙槽脓肿等。


第230题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的X线片表现是


A.骨小梁有斑点状吸收

B.有骨膜反应

C.有死骨形成

D.破坏区周围有骨质增生

E.颌骨未见明显改变


参考答案:E


解析:

骨髓炎在急性期常看不到有骨质破坏,一般在发病2~4周,进入慢性期,颌骨已有明显破坏后X线片检查才具有诊断价值。


第231题 眶下间隙脓肿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从口外切开引流

B.从口内切开引流

C.拔除病源牙

D.病源牙行根管开放引流

E.局部理疗


参考答案:B


解析:

脓肿形成后首要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引流,低位引流原则常在口内上颌尖牙及前磨牙唇侧前庭黏膜转折处做切口。


第232题 下列哪项不是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


A.病程发展缓慢,可在放疗后10余年才出现症状

B.死骨分离速度缓慢

C.死骨与正常骨界线清楚

D.骨面暴露部位长期溢脓,久治难愈

E.可形成口腔和面颊部洞穿缺损


参考答案:C


解析: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往往在放射治疗后数月乃至10余年才出现症状;发病初期呈针刺样剧痛,放疗引起黏膜或皮肤破溃,骨面暴露长期溢脓久治不愈;放射后颌骨破骨细胞与造骨细胞再生能力低下,致死骨分离速度缓慢,因此死骨与正常骨界限不清。软组织因局部血运障碍,易因感染组织坏死形成口腔和面颊部洞穿性缺损。


第233题 慢性边缘性骨髓炎如已明确骨质破坏的部位和范围,一般在病程多长时可施行病灶清除术


A.1周以后

B.4周后

C.6周后

D.8周后

E.10周后


参考答案:B


解析:

慢性边缘性骨髓炎如已明确骨质破坏的部位和范围,一般在病程2~4周后,即可施行病灶清除术。


第234题 眶下间隙感染向颅内扩散,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其扩散途径是


A.面前静脉、颈内动脉

B.颞浅静脉、内眦静脉

C.面前静脉、颢浅静脉、颈内动脉

D.面前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

E.眶内静脉、面前静脉


参考答案:D


解析:

眶下间隙感染可沿面前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向颅内扩散,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第235题 通常不会引起开口受限的间隙感染


A.咬肌间隙感染

B.翼下颌间隙感染

C.颞间隙感染

D.颊间隙感染

E.颞下间隙感染


参考答案:D


解析:

咬肌、颞肌、翼内肌是主要的升颌肌群,受累常会引起开口受限,颊间隙感染通常不会造成开口受限。


第236题 腺源性感染常见于哪个间隙


A.下颌下间隙

B.舌下间隙

C.翼下颌间隙

D.咽旁间隙

E.咬肌间隙


参考答案:A


解析:

腺源性感染是指来源于淋巴结感染,下颌下间隙内包含有下颌下腺和下颌下淋巴结,是最常见的腺源性感染间隙。


第237题 在下列间隙感染中,哪一个最常引起颌骨边缘性骨髓炎


A.颞间隙

B.咬肌间隙

C.下颌下间隙

D.颏下间隙

E.眶下间隙


参考答案:B


解析:

边缘性骨髓炎是指发生于骨膜炎或骨膜下脓肿的骨密质外板的炎症性病变,常在颌周间隙感染的基础上发生。下颌骨为好发的部位,其中以下颌支和下颌角居多,所以咬肌间隙感染最易好发边缘性骨髓炎。


第238题 以下间隙感染中容易引起严重开口受限的是


A.舌下间隙

B.咬肌间隙

C.下颌下间隙

D.眶下间隙

E.颏下间隙


参考答案:B


解析:

咬肌是主要的升颌肌群之一,咬肌间隙感染可造成严重的开口受限,其余几个选项不能造成开口受限。


第239题 上前牙牙槽突骨折,应用


A.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复位固定

B.颌间结扎牵引复位固定

C.颌间结扎固定

D.颌间结扎加颅颌绷带复位固定

E.骨间固定加牙弓夹板固定


参考答案:A


解析:

单颌牙弓夹板固定即将成品或弯制的牙弓夹板横跨骨折线安置到两侧健康牙上,用金属丝将夹板与牙体逐个结扎起来,利用健康牙固定骨折的方法,临床上常用于牙槽突骨折和移位不大的颏部线形骨折。


第240题

眶底骨折常伴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眶底骨折可能会出现眼球移位、局部水肿及撕裂的眼下斜肌嵌入骨折线中,限制眼球运动,从而出现复视。故选C。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