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题库(181题)


第21题 免疫最先出现是蛋白是


A.IgM

B.IgE

C.IgD

D.IgC

E.IgG


参考答案:A


解析:

IgM 是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Ig 。 


第22题 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


A.艾滋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疟疾

D.狂犬病

E.甲型病毒性肝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母婴传播
1.病原体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病原体从阴道通过子宫的细微破口进入羊水,再感染胎儿,这也称上行性感染。或者先发生子宫等邻近组织病变,随后病原侵及胎儿。其中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情况最为多见。可以经胎盘传给胎儿的主要病原体有: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DA病毒和水痘病毒等。此外,梅毒螺旋体,结核杆菌,疟原虫和弓形虫等也可发生。上行性感染常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
2.出生时由产道传播:如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见。还可见到单纯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A族乙型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感染。
3.生后母乳感染:如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可以通过母乳传给新生儿。此外艾滋病毒等也有可以通过母乳传给婴儿。 


第23题 急性重型肝炎防治肝性脑病措施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口服乳果糖

B.给以六合氨基酸

C.口服乳梨醇

D.导泻

E.高蛋白饮食


参考答案:E


解析:

高蛋白饮食会使氨的产生增多,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 


第24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

C.尿毒症

D.脑血管病

E.肝性脑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巩膜黄染,颈部可见蜘蛛痣,肝肋下未触及,脾大,为肝硬化的典型表现。呕吐后出现意识障碍,说明易发生肝性脑病。


第25题 对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腹部BT

B.肾功能

C.肝功能

D.血氨

E.血气分析


参考答案:D


解析:

氨中毒学说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因此本例诊断首选血氨的测定。


第26题 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口服乳果糖

B.静滴精氨酸

C.肥皂水灌肠

D.补充支链氨基酸

E.禁食蛋白质


参考答案:C


解析:

肥皂水多为碱性溶液,可增加肠道氨的吸收,故肝性脑病患者严禁使用肥皂水灌肠。


第27题

慢性肝病时血清球蛋白升高原因是


A.氨基酸吸收障碍

B.肝脏清除来自门脉抗原物能力下降

C.体液免疫能力增强

D.球蛋白破坏减少

E.白蛋白合成减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慢性肝病时血清球蛋白升高原因是肝脏清除来自门脉抗原物能力下降。
慢性肝病时,由于来自门静脉的各种有抗原性物质通过滤过能力降低的肝脏进入体循环刺激免疫系统,后者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而导致血清球蛋白浓度上升。因而,A/G的检测有助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 


第28题

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程一般为


A.2~4个月

B.<5个月

C.<半年

D.>半年

E.<2个月


参考答案:D


解析:

(1)急性肝炎:①有与确诊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②指近期内出现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体征有肝大并有压痛和叩痛,轻度脾大;③化验血清ALT升高。血清胆红素>17.1μmol/L,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否则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慢性肝炎:诊断标准同前临床表现所述,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 


第29题

急性重型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肾功能障碍

B.出血倾向明显

C.腹腔积液出现

D.两周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

E.黄疸加深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重型肝炎:①既往无同型病原的肝炎病史;②起病14日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昏迷Ⅱ度以上而能排除其他原因;③有肝浊音界缩小和皮肤、黏膜或穿刺部位出血点和瘀斑等体征和出血倾向;④黄疸迅速加深,胆红素每日上升≥17.1μmol/L以上;⑤PTA降低至40%以下。 


第30题 此患诊断应考虑


A.亚急性重型肝炎

B.慢性重型肝炎

C.淤胆型肝炎

D.原发性肝癌

E.急性重型肝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μmol/L,同时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第31题 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最有意义


A.血胆红素定量

B.甲胎蛋白(AFP)

C.凝血酶时间

D.血清白蛋白

E.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于凝血酶原半衰期短,在急性重型肝炎发病后的短时间内即有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变,故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有助于重型肝炎的诊断,病情和预后的判定。


第32题 此患最终易发展为


A.原发性肝癌

B.淤胆型肝炎

C.胆汁性肝硬化

D.坏死后肝硬化

E.慢性肝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坏死后肝硬化多数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发展而来。亚急性重型肝炎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细胞和纤维组织再生,假小叶形成,最终形成肝硬化。


第33题 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A.黄疽前期

B.黄疸期

C.恢复期

D.慢性期

E.潜伏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型感染者,HEV病毒血症始于黄疸前2~3周,持续至黄疸出现为止,此期血液有传染性。 


第34题

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


A.乙型肝炎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戊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甲型肝炎病毒


参考答案:B


解析:

丙型肝炎病毒(HCV)己成为输血后肝炎的主要原因,约80%~90%输血后肝炎由HCV引起 


第35题

血清酶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哪项最为敏感和有意义


A.ALT

B.AKP

C.γ-谷氨酰转肽酶

D.乳酸脱氢酶

E.AST


参考答案:A


解析:

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临床意义
由于整个肝脏内转氨酶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如果释放的酶全部保持活性,只要1%的肝细胞坏死,便足以使血清中的酶活性增加1倍。又由于肝细胞内转氨酶浓度比血清高1000~5000倍,肝细胞内转氨酶也可由于此种浓度差而泄漏入血中。因此,血清转氨酶活性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


第36题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下列哪项不是干扰素治疗适应证


A.血清ALT升高

B.HBeAg阳性

C.HBV-DNA阳性

D.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E.血清胆红素正常


参考答案:D


解析:

干扰素能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样综合征、血管炎综合征和1型糖尿病等,停药可减轻。


第37题 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助于


A.流行病学调查

B.评定传染性大小

C.确定抗病毒治疗措施

D.判断预后

E.病原学诊断


参考答案:A


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助于对流行病学调查,预防研究有一定意义。 


第38题

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A.HADEg

B.HBcAg

C.抗-HBc

D.抗-HBs

E.HBeAg


参考答案:B


解析:

由于极少有游离的HBcAg,使用常规方法在血清不能直接检出HBcAg。 


第39题

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A.抗HBs

B.CNE.聚合酶

C.抗核抗体

D.抗HBc

E.抗HBe


参考答案:A


解析:

抗-HBs就是乙肝表面抗体;是乙肝的保护性抗体,也就是说:抗-HBs阳性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有了免疫力。 


第40题

患者男性,25岁,在入职体检中发现HBsAg(+),当时无自觉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正常。近来因突然乏力、恶心、厌食、尿色黄而入院。化验:ALT500U/L,血清总胆红素88μmol/L,抗-HAVIgM(+)。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B.急性乙型肝炎,合并甲型肝炎

C.乙型肝炎,慢性迁延型,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

D.急性黄疸型肝炎,甲、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

E.乙型肝炎,慢性活动型,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一次体检中发现HBsAg(+)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突然乏力、恶心、厌食、尿黄,化验:ALT500U,血清总胆红素88μmol/L,抗-HAVIgM(+)提示为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