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儿科疾病题库(607题)


第581题

9个月女婴,频繁抽搐,高热4天,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外观微混,细胞数1200×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糖2.2mmol/L,氯化物100 mmol/L,该患儿首选治疗方案是  


A.头孢噻肟

B.两性霉素A

C.青霉素+庆大霉素

D.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E.雷米封+链霉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化脑的诊断、处理
患儿为8个婴儿,高热、抽搐,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细胞数目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生化检查脑脊液糖降低。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应作脑脊液涂片找菌及培养。在病因未明确时首选用头孢噻肟,抗菌谱广,通透血脑屏障好。庆大霉素、链霉素耳毒性大,儿科慎用、不用。 


第582题 婴儿出现化脓性脑膜炎怀疑合并硬膜下积液,最简便的诊断方法是


A.颅脑MRI检查

B.颅脑A超检查

C.腰穿脑脊液检查

D.试验性硬膜下穿刺

E.颅透光检查


参考答案:E


解析: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怀疑合并硬膜下积液时,颅透光检查和BT扫描可协助诊断,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可起到确诊加治疗的目的。 


第583题 女,6岁。发热2周,轻咳,精神差,一直抗生素静脉治疗,仍发热。近2日诉头痛,时有呕吐,突起抽搐,经用止痉剂、脱水剂好转后仍有间断抽搐,为明确诊断,首选下列哪种检查


A.脑电图

B.血钙测定

C.脑脊液检查

D.血PTH测定

E.血培养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者可疑脑膜炎,脑膜炎一般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年长儿会诉头痛,婴儿则烦躁不安,易激惹,可出现惊厥和意识障碍,故应首先进行脑脊液检查。 


第584题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应用的时间是


A.脑脊液正常即可停药

B.脑脊液虽不正常临床症状已消失1周以上即可停药

C.用药1周即可停药

D.脑脊液正常后再用1~2周

E.临床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参考答案:E


解析:

婴儿化脑治疗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正确治疗前应了解其特点:①致病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②临床症状重、起病急,感染中毒症状重,脑膜刺激征多不明显;③合并症多,在病程中反复、加重,应考虑合并硬膜下积液、脑室膜炎、脑脓肿、脑积水等。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是三代头孢类。疗程较长2~3周。停药指征:临床症状消失;热退一周以上;脑脊液细胞数 <20×106/L,均为淋巴细胞;蛋白质及糖恢复正常。 


第585题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是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脑膜炎双球菌

E.淋球菌


参考答案:B


解析:

新生儿化脑病因
新生儿最常见的脑膜炎病原菌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面色差、精神萎靡、呕吐、嗜睡、惊厥、两眼凝视、前囟饱满。易发生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 


第586题 小于3个月的幼婴和新生儿化脑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可能仅有吐奶、尖叫

B.体温升高明显

C.由于前行尚未闭合,颅缝可以裂开

D.惊厥可不典型

E.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参考答案:B


解析:

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


第587题 14岁的儿童,患化脓性脑膜炎时,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B.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C.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D.绿脓杆菌,β-溶血性链球菌

E.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参考答案:C


解析:

新生儿和<2个月婴儿以及免疫缺陷病患者的常见致病菌为: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最多见,其次为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产气杆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2个月婴儿~12岁儿童以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12岁小儿的常见致病菌则以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球菌多见。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或飞沫传播。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呈流行性。 


第588题 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区别为


A.OT试验

B.胸部X线检查

C.周围血象变化

D.脑脊液检查

E.病史


参考答案:D


解析:

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
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区别:除病史、OT试验、胸部X线片、周围血象变化外,主要区别是脑脊液检查。化脑脑脊液外观混浊,糖明显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脑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糖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升高,细胞数升高,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 


第589题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B.化脓性脑膜炎

C.脑发育不全

D.低钙惊厥

E.颅内出血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儿脐部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说明患儿有感染灶,前囟膨满,提示患儿有颅内高压体征,双眼凝视,说明神经症状,考虑是化脓性脑膜炎。 


第590题 该患儿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智力落后

B.硬膜下积液

C.脑积水

D.脑萎缩

E.低血钙抽搐


参考答案:B


解析:

硬脑膜下积液 本症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婴儿。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患儿多见。临床特点为:①凡经化脑有效治疗48~72小时后脑脊液有好转,但体温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再升高;②或一般症状好转后又出现意识障碍、惊厥;③病程中出现进行性前囟饱满或前囟隆起,颅缝分离,头围增大或颅内压增高等症状、头颅透光检查和BT扫描可协助诊断,但最后确诊仍有赖于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同时也达到治疗目的、积液应送常规和细菌学检查。正常婴儿硬脑膜下积液量不超过2ml,蛋白定量低于400mg/L。硬膜下积液时头颅BT显示硬膜下梭形低密度灶,硬膜下穿刺积液量>2ml、蛋白质含量>400mg/L。 


第591题 为了明确是否发生了并发症,应首选


A.查瞳孔大小,做对光反射

B.叩头颅骨是否有“破壶”音

C.做颅骨透照试验

D.血生化检查

E.腰穿查脑脊液


参考答案:C


第592题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的原因是


A.脑膜炎症不如年长儿强

B.颅缝及前囟未闭,对颅压升高起缓冲作用

C.颈肌尚不发达

D.大脑处于抑制状态

E.机体的反应能力差


参考答案:B


解析: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体征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原因是颅缝及前囟未闭,对颅压升高起缓冲作用。主要表现:眼神发直,抽搐,前囟膨隆,触之紧张感,颅缝增宽,提示颅压已明显升高。 


第593题 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应注意的体征是


A.克氏征

B.布氏征

C.前囟隆起

D.巴氏征

E.颈抵抗


参考答案:C


解析:

婴儿颅压增高体征
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典型体征为前囟隆起,示颅压增高,在体征上可以及时发现。 


第594题 患儿,6岁。低热,乏力半月余,头痛,呕吐1周,体检:精神不振,颈强(+),克氏征阳性,疑结核性脑膜炎,做脑脊液检查。下列哪项检查最具灵敏性和特异性


A.聚合酶链反应(PBR)

B.脑脊液化学成分

C.脑脊液细胞数及分类

D.脑脊液淋巴细胞亚群

E.抗结核抗体


参考答案:A


解析:

聚合酶链反应或多聚酶链反应(又称无细胞克隆技术,是一种对特定的CNE片段在体外进行快速扩增的新方法。
研究结果显示 : 痰液 PBR +探针检测可获得比涂片镜检明显高的阳性率和略高于培养的阳性率 , 且省时快速 , 成为结核病病原学诊断重要参考。 


第595题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服用甲状腺制剂治疗时间是


A.2~4年

B.4~6年

C.6~8年

D.终生

E.1~2年


参考答案:D


解析: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治疗
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都需要甲状腺素治疗。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每1~2周增加1次剂量。直至临床症状改善、血清T4和TSH正常,即作为维持量使用。一般在出生后1~2个月即开始治疗者,不致遗留神经系统损害,因此治疗时间愈早愈好。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必须终生替代治疗,服用甲状腺素。 


第596题 男,1岁,智能落后,表情呆滞,鼻梁低,舌宽大并常伸出口外,皮肤苍黄、粗糙,四肢粗短,腱反射减弱。最可能的诊断是


A.软骨发育不良

B.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佝偻病

D.苯丙酮尿症

E.Cown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参考答案:B


解析:

婴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断
本病例是先天性甲低的特殊外貌。典型临床表现:①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身材比例不匀称。②运动和智力发育落后。③特殊面容:表情淡漠、面部苍黄、臃肿、鼻梁宽低平、眼距宽、唇厚、舌体宽厚、伸出口外。皮肤粗糙、头发稀疏干燥、腹大、脐疝。脊柱畸形、手足心发黄。④代谢低下:体温低、四肢凉、怕冷、心脏增大、心率缓慢、心音低钝。⑤喂养困难、腹胀、便秘。 


第597题 早期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实验室检查是


A.TRH兴奋实验

B.血清T3、T4、TSH测定

C.甲状腺扫描

D.骨龄测定

E.甲状腺抗体的测定


参考答案:B


解析: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断
早期确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实验室检查是测定血清T3、T4、TSH水平,TSH明显增高、T4降低支持原发性甲低的诊断。 


第598题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治疗错误的是


A.青春期甲状腺素治疗可停药

B.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C.治疗剂量结合年龄个体化

D.治疗后智力发育可正常

E.早期治疗,生长发育可正常


参考答案:A


解析: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包括:①早期诊断(新生儿筛查)、早期治疗、坚持终生治疗,可使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大致正常。②L-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根据年龄调整剂量,注意剂量个体化。③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监测身高、体重等。以指导调整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维持到青春期即停药是错误的。 


第599题 7岁男孩,经查眼距宽,鼻梁平,舌厚肥大,面部臃肿,皮肤粗糙,头发干稀,智力低下,身高80Bm,腕部X线检查显示一枚骨化中心,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苯丙酮尿症

B.粘多糖病

C.先天愚型

D.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E.软骨发育不良


参考答案:D


解析:

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动作发育迟缓,生理功能下降,特殊面容和体态。此患儿面容特殊,智力低下,身材矮小,骨化中心少,支持本病诊断。 


第600题 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主要原因是


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B.甲状腺发育异常

C.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D.母体在妊娠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E.母亲孕期饮食中缺碘


参考答案:E


解析:

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主要原因是孕妇饮食中缺乏碘,导致胎儿在胚胎期就因碘缺乏而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这是造成地方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原因。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