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儿科疾病题库(607题)


第501题 患儿,10岁。反复水肿,少尿1年。体检:四肢明显水肿,呈凹陷性,血压:17/12kPa(130//90mmHg),心肺正常,腹软,尿检:蛋白(+++),红细胞15~20个/HP,血白蛋白23g/L,胆固醇9.2mmol/L。该患儿做肾病理活检可呈以下改变,但除了


A.微小病变型

B.系膜增生性

C.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D.膜性肾病

E.膜增生性肾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这个小儿明显是个肾炎型肾病(红细胞15~20个/HP),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是微小病变型了,单纯性肾病才极有可能是微小病变型。故应该除外微小病变型。


第502题 该患儿诊断为


A.急性肾炎

B.肾炎性肾病

C.急进性肾炎

D.单纯性肾病

E.病毒性肾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儿年龄3岁,主要症状为眼睑浮肿,双下肢明显可凹性水肿。血压90/60mmHg正常。尿常规蛋白+++,无血尿(红细胞0~3/HP正常),总蛋白45g/L和白蛋白22g/L均降低,C3补体正常,胆固醇11.2mmol/L明显升高,符合单纯性肾病的诊断。 


第503题 该患儿治疗应选


A.强的松短疗程法

B.强的松中疗程法

C.强的松长疗程法

D.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程法

E.强的松+环磷酰胺


参考答案:B


解析:

单纯性肾病诊断、病理、激素治疗方法
本病对强的松治疗多数敏感,但易复发,仅1/3病儿经一次治疗不复发,2/3均有复发。该患儿治疗应选强的松中疗程法,短疗程法虽然可以控制症状,但易复发。长疗程法激素副作用明显。现在国内多应用强的松中疗程法,可以减少复发及激素副作用。中疗程多用于初次治疗。长疗程多用于复发的治疗。 


第504题

女孩,5岁,入托后出现眼睑水肿2周就诊。查体:尿蛋白(+++),血白蛋白27g/L,尿红细胞(+),尿比重1.026,Hb 97g/L,胆固醇9.8mmol/L,C3 460mg/L。该患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急进性肾炎

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C.肾炎性肾病

D.单纯性肾病

E.急性肾盂肾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肾炎性肾病除具备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外,还具备以下四项之一或多项表现:①尿红细胞>10/HP,(两周内3次离心尿检查);②氮质血症,尿素氮>10.7mmol/L,排除血容量不足所致;③反复或持续高血压,除外糖皮质激素所致,学龄儿童>17.3/12.0kPa,学龄前儿童>16.0/10.7kPa;④持续低补体血症。


第505题 5岁女孩,颜面四肢水肿2个月,血压120/80mmHg,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15个/HP,血总蛋白40g/L,白蛋白25g/L。该患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肾炎

B.慢性肾炎

C.急进性肾炎

D.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E.肾炎性肾病综合征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炎型肾病:除典型的“三高一低”临床表现外,尚具有以下4项肾炎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①2周内分别3次以上离心尿检,RBC≥10个/HPF,并证实为肾小球源性血尿者;②反复或持续高血压,学龄前儿童≥120/80mmHg,学龄儿童≥130/90mmHg,并除外糖皮质激素等所致者;③肾功能不全.并除外由于血容量不足等所致者;④血补体(C3)反复或持续降低者。肾炎型肾病对应的病理类型多为非微小病变型肾病,多呈非进择性蛋白尿,常对皮质激素耐药或呈部分效应。 


第506题 6个月~6岁小儿HA值的低限是


A.100g/L

B.110g/L

C.120g/L

D.130g/L

E.90g/L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HA的低限值在6个月~6岁者为110g/L,6~14岁为120g/L,海拔每升高1000米,HA上升4%,低于此值者为贫血。6个月以下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HA变化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国小儿血液会议暂定:新生儿期HA<145g/L,1~4个月时HA<90g/L,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


第507题 贫血形态学分类不正确的是


A.再障——正细胞性贫血

B.巨幼贫——大细胞性贫血

C.慢性肾病——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海洋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慢性肝病——正细胞性贫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慢性肝病等慢性病引起的贫血属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第508题 正常小儿血象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的年龄为


A.生后7~10天前及7~10岁后

B.生后4~6天前及4~6岁后

C.生后2~4天前及2~4岁后

D.生后15天前及18岁后

E.生后30天前及20岁后


参考答案:B


解析:

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 0.65,淋巴细胞约占0.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


第509题 由CIB引起的贫血属于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中毒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失血性贫血


参考答案:B


解析:

由于血管内凝血所形成纤维蛋白条状物与网眼使红细胞通过时受到机械损伤,同时红细胞因缺血、缺氧、毒素以及表面有纤维蛋白附着而脆性增加,导致红细胞变形、破裂而出现溶血,从而导致贫血。


第510题

患儿1岁,男性,因长期腹泻引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近1个月来患支气管肺炎,HA40g/L,RAB2.5×1012/L,应首选哪项措施


A.肌注右旋糖酐铁

B.增加富含铁质的食品

C.抗感染治疗

D.输血

E.硫酸亚铁口服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HA的低限值在6个月~6岁者为110g/L,6~14岁为120g/L,海拔每升高1000米,HA上升4%,低于此值者为贫血。6个月以下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HA变化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国小儿血液会议暂定:新生儿期HA<145g/L,1~4个月时HA<90g/L,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现在患儿是血红蛋白是40g/L,是极度贫血,需要紧急输血治疗。


第511题 慢性严重贫血的病儿输血时需要考虑的原则下列哪一项正确


A.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速度不考虑

B.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速度也愈快

C.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但速度要快

D.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但速度要慢

E.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速度也宜慢


参考答案:E


解析:

慢性严重贫血的病儿若需输血,原则是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应愈小,速度也宜慢。


第512题 出生20天女婴。皮肤蜡黄色3天、不喜吃奶就诊。经查血常规:HA50g/L,该患儿属于


A.轻度贫血

B.中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极重度贫血

E.正常


参考答案:D


解析:

新生儿HA为144~120g/L者为轻度贫血,~90g/L者为中度贫血,~60g/L者为重度,


第513题 6~14岁儿童贫血的血红蛋白值的低限是


A.90g/L

B.100g/L

C.110g/L

D.120g/L

E.130g/L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资料,HA的低限值在6个月~6岁者为110g/L,6~14岁为120g/L,海拔每升高 1000米,HA上升4%,低于此值者为贫血。6个月以下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HA变化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国小儿血液会议暂定:新生儿期HA<145g/L,1~4个月时 HA<90g/L, 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 


第514题 2周岁正常小儿血象白细胞分类以


A.杆状核细胞占优势

B.单核细胞占优势

C.分叶粒细胞占优势

D.淋巴细胞占优势

E.幼稚淋巴细胞占优势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儿婴幼儿期血象特点
小儿出生后4~6天至9岁前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10~12)×109/L左右。分类淋巴细胞占优势。占0.60,中性粒细胞占0.3~0.35。


第515题

刚出生的新生儿,尚未哺乳,无黄疸,血象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最大可能是


A.正常现象

B.新生儿败血症

C.先天性白血病

D.新生儿溶血

E.宫内感染


参考答案:A


解析:

新生儿血象特点

新生儿初生,血象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无临床有关症状,最大可能是正常血象。


第516题 小儿时期白细胞总数,正确的是


A.出生时为(30~40)×109/L

B.婴儿期约10×109/L

C.3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D.1周时平均为20×109/L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儿白细胞特点

小儿时期白细胞总数大致规律是:出生时白细胞计数最高(15~20)×109/L。婴儿期(10~12)×109/L,学龄前期儿童(8~10)×109/L,6岁后达成人水平(5~10)×109/L左右。年龄越小总数越高,再结合血象分类判断结果。 


第517题 以下哪项不是红细胞破坏过多所致的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C.地中海贫血

D.PNH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参考答案:A


解析:

再障是骨髓造血障碍所致,属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分类。


第518题 胚胎期8个月时,体内最主要的造血器官是


A.卵黄囊

B.骨髓

C.肝脾脏

D.肝脏

E.胸腺


参考答案:B


解析:

胚胎第6周时骨髓腔发育已初具规模,但其造血功能在第4个月才开始,第6个月后才渐趋稳定,并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


第519题 学龄期儿童造血的红骨髓位于


A.胸骨

B.尺骨

C.肱骨

D.胫骨

E.股骨


参考答案:A


解析: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随年龄的增长(6岁前后),长骨(多位于四肢,如肱骨、股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成为黄骨髓.正常情况下,黄骨髓已不具备造血能力,但当体内大量失血时,它仍可能转化为红骨髓而恢复造血功能,成人的长骨的两端、短骨(如手的腕骨)、扁骨(如胸骨)和不规则骨(如椎骨,骨盆)的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正确答案为A。此时期红骨髓主要存在于扁骨,故正确答案为A。 


第520题 以下关于小儿贫血分度不正确的是


A.新生儿血红蛋白130g/L为轻度

B.6岁小儿血红蛋白100g/L为轻度

C.7岁小儿血红蛋白50g/L为重度

D.4岁小儿血红蛋白100g为中度

E.一般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6岁,血红蛋白90~110g/L为轻度。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