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心血管系统题库(360题)


第161题 下列哪项不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


A.Roth点

B.Janeways结

C.Osler结

D.蝶形红斑

E.指甲下出血


参考答案:D


解析: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周围体征A Roth点B Janeways结C Osler结D 瘀点E 指甲下出血 F 杵状指 
Roth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毒素和(或)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微小血管壁受损,发生漏出性出血。临床表现为皮肤(颈、胸部)、粘膜(如口腔、睑结膜)及眼底出血点(Roth点)。
Osler结呈紫或红色,稍高于皮面,小的约1~2mm,大者可达5~15mm,多发生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的掌面,大小鱼际或足底可有压痛,常持续4~5天才消退。
Janeways结:位于手掌或足底、无压痛。
蝶形红斑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两侧面颊对称性的面部红斑,通过鼻梁相连,颜色可以是淡红色也可以是鲜红色,如一只蝴蝶覆之,故称为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特异性较高的一种皮损。蝶形红斑是一种水肿性红斑,高于皮肤,边缘或清楚或模糊,起初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后可变为暗红色,表面多光滑,严重者可伴有水疱、结痂,继之出现鳞屑、毛囊角质栓和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消失后,一般不留有瘢痕,可有棕色色素沉着。较少出现皮肤萎缩现象,应与妊娠斑、雀斑相鉴别。


第162题 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感染性心内膜炎

E.室间隔缺损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发热、心脏有杂音、栓塞(突发失明)、贫血、血尿、脾大”应首先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此外患者发热病程已达1个月,故属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163题 为确诊,最重要的临床检查是


A.胸部X线片

B.血培养加药敏

C.超声心动图

D.肾活检

E.心电图


参考答案:B


解析:

临床确诊此病的最重要指征是血培养发现病原菌,因此血培养加药敏是最重要的检查。


第164题 女性,32岁。因不明原因发热2周来院门诊。体检:心脏有杂音。拟诊感染性心内膜炎入院为明确诊断抽血培养的最佳时间是


A.先用抗生素3d,体温不退时抽取

B.停用原用的抗生素2d后,抽取3~5次血培养

C.在抗生素应用前,在24小时中,于畏寒发热时抽3次血培养

D.原先抗生素可继续应用,抽取3次血培养

E.停用抗生素1~2周后抽取血培养3次


参考答案:C


解析:

因为使用抗生素会干扰病情诊断,所以应该是在抗生素应用前,在24小时中,于畏寒发热时抽3次血培养,更准确。 


第165题 Osler结见于


A.急性风湿热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结核性胸腺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人体的指尖、足趾、大小鱼际肌处的蓝色或者粉红色并且有压痛的小结节称为Osler小结,常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166题 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最支持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是


A.体温38.5°C

B.胸痛并有胸膜摩擦音

C.超声心动图显示有赘生物

D.白细胞增高

E.心电图ST-T改变


参考答案:C


解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在心瓣膜表面附着由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感染病原体沉着而组成的赘生物。故超声心动图上发现赘生物是最直接的证据。故选C。 


第167题 治疗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早期应用大剂量长疗程杀菌剂的理由是


A.消灭潜伏在血液中的致病菌

B.消灭隐藏于赘生物内的致病菌

C.消灭血中流动致病菌

D.保持较高和稳定的血药浓度

E.减少体循环栓塞事件


参考答案:B


解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因此应早期应用大剂量长疗程杀菌剂消灭隐藏于赘生物内高密度的致病菌。


第168题

患者男性,28岁。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近半月来发热,T 38.3℃,右下睑结膜见一出血点,双肺无啰音,脾肋下可扪及边缘,双下肢皮肤少数紫癜。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75%,血小板150×109/L。应考虑的诊断是


A.过敏性紫癜

B.脾功能亢进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急性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患者具备风心病史,症状有发热,体征有贫血、心脏杂音、脾大,周围体征,且血象偏高而肺部无明显感染体征,可诊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169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心力衰竭

B.心肌脓肿

C.急性心肌梗死

D.化脓性心包炎

E.转移性脓肿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力衰竭为最常见并发症,主要由瓣膜关闭不全所致,主动脉瓣受损者最常发生。 


第170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原则是


A.需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

B.体温正常后需及时停药

C.连续使用足量敏感抗生素

D.应尽量使用抗生素4-8周

E.在血培养结果回报之前避免使用抗生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应用的原则是:早期用药,足量用药,静脉用药为主,选用敏感抗生素。 


第171题 女性,32岁。因不明原因发热2周来院门诊。体检:心脏有杂音,拟诊感染性心内膜炎入院如果患者发生猝死。最常见原因是


A.心力衰竭

B.心肌或心包脓肿

C.感染性动脉瘤

D.室性心律失常

E.脏器栓塞


参考答案:E


解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较风湿性心内膜炎所产生者大而脆,容易碎落成感染栓子,随大循环血流播散到身体各部产生栓塞,尤以脑、脾、肾和肢体动脉为多,引起相应脏器的梗塞或脓肿。 


第172题 女性,33岁。因风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收入院,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抽取血培养前可以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B.选用杀菌剂

C.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检出后调整抗生素种类

D.疗程至少4~6周

E.感染未控制时,绝对禁忌手术


参考答案:E


解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抽血前可以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停药2~7天后采血。
感染没有控制时,可以手术。
外科手术的主要指征包括:①经抗生素治疗仍发生心瓣膜功能不全并导致中度以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②反复发生内脏器官栓塞;③未能控制的感染,经大剂量多种抗生素合用,血培养仍持续阳性;④真菌性心内膜炎;⑤出现严重合并症,内科治疗不可能改善的,如主动脉瓣受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室间隔脓肿形成或破裂、腱索或乳头肌断裂、主动脉窦破裂等;⑥PVE经治疗仍有瓣周漏、瓣膜移位、裂开、梗阻、瓣周或心肌脓肿等;⑦化脓性心包炎。 


第173题

女性,34岁,3周来发热、干咳、食欲缺乏、乏力。检查:心尖部有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与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率100次/分,心律规整,肺(-) ,肝肋下未触及,脾侧位肋下可触及,Hb 88g/l,WBC 13×109/l,尿中RBC(++),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呼吸道感染

C.缺铁性贫血

D.风心病+肝炎

E.风心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根据“心尖部有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与舒张期雷鸣样杂音”可判断该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再根据“近2周发热伴脾大,血白细胞增高,轻至中度贫血,尿中有较多红细胞”,该患者可进一步诊断为“风心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174题 钙通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副作用中描述错误的是


A.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阶段有反射性交感活动增强

B.可以出现头痛、下肢水肿等

C.在心力衰竭中使用疗效良好

D.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抑制心肌收缩

E.不宜在窦房结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应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中应用。


第175题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肌酐正常,选用下列哪类降压药最合适


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B.利尿剂

C.β受体阻滞剂

D.钙拮抗剂

E.a受体阻滞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合并存在,并发肾脏损害时高血压的患病率达70%-80%,高血压患者约10%有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治疗通常在改善生活行为的基础上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ARB、ACEI、长效钙拮抗剂和小剂量利尿剂是合理的选择,故选A。 


第176题 合并双侧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降压不宜首选


A.钙通道阻滞剂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C.利尿剂

D.β受体阻滞剂

E.α受体阻滞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低出球动脉压大于降低入球动脉压力,可使肾小球滤过压降低,减少肾脏灌注,引起氮质潴留、肾缺血、坏死或肾衰。


第177题 高血压患者,伴发心悸(HR 99次/分)和劳力性心绞痛时,应首选的药物是


A.β受体阻滞剂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C.a受体阻滞剂

D.钙离子拮抗剂

E.利尿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β受体阻滞剂不仅是降压药同时是Ⅱ类抗心律失常药,它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减少心肌耗氧同时减慢心率,可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因此当高血压病合并心悸、劳力性心绞痛时,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 


第178题 鉴别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的要点是


A.血压高低

B.有无血尿

C.有无肾功能损害

D.有无左室增大

E.尿改变和高血压发病的先后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性高血压常先有肾功能损害且肾损害较严重,然后出现血压升高。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常先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而后出现肾损害,且肾损害较轻。这是两者的鉴别要点。


第179题 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在


A.130/80mmHg

B.130/85mmHg

C.135/85mmHg

D.140/90mmHg

E.150/90mmHg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压控制目标值:原则上以血压降至患者的最大耐受水平。一般为<140/90mmHg;对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者应<130/80mmHg;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 


第180题

女,66岁,体检发现血压高,无不适,其父亲于49岁时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查体:血压155/100mmHg,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固醇5.90mmol/L,尿蛋白240mg/24h,对该患者高血压的诊断应为


A.1级,高危

B.2级,高危

C.2级,很高危

D.1级,中危

E.1级,很高危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压155/100mmHg,属于二级高血压,有两个危险因素,血脂高,有心血管病家族史,一个靶器官受损,尿蛋白240mg/24h,所以是2级,高危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