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1题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感
B.持续数分钟,经停止活动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C.疼痛是钝痛性质
D.没有放射痛
E.症状严重时可伴出汗
参考答案:D
解析:
有时可放射至左肩背部、左上臂、左前臂及左手尺侧、咽部、下颌等部位。
第242题 男性,57岁 ,血压180/105mmHg,胸骨后反复疼痛3周,心率128次/分,伴房性早搏8次/分,有短暂心房颤动,选哪项治疗效果最佳
A.口服尼群地平
B.口服美多洛尔
C.含服硝苯吡啶
D.口服巯甲丙脯酸
E.口服硝酸甘油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为高血压病3级,初发型心绞痛,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早、房颤。
治疗选用美多洛尔+硝酸甘油。
房早诱导室上速和房颤的发生。选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美多洛尔还可降血压。
第243题 心肌梗死后24 小时内避免使用
A.洋地黄
B.罂粟碱
C.速尿
D.吗啡
E.杜冷丁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24h不宜使用洋地黄类制剂,早期使用洋地黄制剂可以诱发严重心律失常,促进心肌重构的发生与发展,但确切的机制并未阐明清楚。
A.低血糖
B.不典型心绞痛
C.糖尿病酸中毒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E
解析:
题干中的信息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根据患者“无呼吸深长、无恶心、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可排除糖尿病酸中毒。根据患者“突然胸闷明显,出汗,恐惧感,2小时未缓解” ,可排除低血糖、不典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
第245题 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
A.家族史
B.吸烟、饮酒史
C.近期服用药物的情况
D.近期心电图检查结果
E.胸痛部位、性质、放射部位、诱因及缓解方式
参考答案:E
解析:
根据初步病史,此病人很可能是心绞痛,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确诊的重要依据,所以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胸痛的所有特点,而其余选项对诊断意义较小。
第246题 最有价值的无创检查方法是
A.动态心电图检查
B.心脏X线检查
C.超声心动图
D.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E.心脏晚电位检查
参考答案:D
解析: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可显示心肌缺血的范围、大小和部位,具有确诊价值。
第247题 判断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最有价值的是
A.Q波的宽度,深度
B.白细胞增加的程度
C.疼痛和持续时间
D.血沉增快的程度
E.血清CK-MB增高的程度
参考答案:E
解析:
CK-MB是肌酸激酶同工酶,是用于心肌梗死中的一项检测指标。该值的高低与心肌梗死的范围呈正相关。
第248题 心肌梗死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是
A.恶心、呕吐、腹痛
B.剧烈胸痛
C.心律失常
D.发热
E.心力衰竭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梗时发生心肌缺血坏死,由于缺血、坏死、局部多种炎症致痛物质的释放最先出现的症状是剧烈胸痛,难以缓解。
第249题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见原因是
A.右冠状动脉病变
B.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C.左冠状动脉前壁支
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选A。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速,多源性或“R on T”,常为心室颤动先兆。特别是持续性室速,这常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形成室壁瘤、心室瘢痕、心功能不全所致,也是心脏性猝死的根源之一。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多伴发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见原因是右冠状动脉病变。
第250题 男性,59岁。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检查BP 90/65mmHg,心率41次/分,律齐。最可能的心律,常是
A.心房纤颤
B.房性期前收缩
C.室性心动过速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D
解析:
下壁心肌梗死常累及心传导系统,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第251题 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化验改变是
A.血清肌红蛋白下降
B.血清GPT(ALT)水平增高
C.血清GOT(AST)水平增高
D.血清LDH水平增高
E.血清CK-MB水平增高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3.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
采用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的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4.其他
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第252题 起病4周后,患者反复低热,左肺底部有湿性啰音,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出现了哪种并发症
A.急性心包炎
B.肺栓塞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肺部感染
E.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约10%,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该患者即出现了心包炎、肺炎,故选E。
第253题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胸闷憋气明显,心率140次/分,双肺可闻弥漫性小水泡音,首选最佳处理应为
A.给予洋地黄制剂,以增加心肌收缩力
B.给予β受体阻滞剂,以降低心室率
C.给予血管扩张剂,以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D.给予钙拮抗剂,以缓解冠状动脉痉挛
E.给予补液,以补充循环血容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心功能不全,应尽快控制心衰,首选给予血管扩张剂,以减少心脏前后负荷。
第254题 某患者70岁,高血压史30年,糖尿病史20年,1个月前发生颅内出血,3小时前发生心肌梗死,以下不能做的治疗是
A.溶栓治疗
B.降压治疗
C.胰岛素治疗
D.限制糖类饮食治疗
E.嘱患者休息
参考答案:A
解析:
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包括:颅内出血或性质不明的卒中史、6个月缺血性卒中史、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或房室畸形、3周内严重创伤/大手术/头部外伤史、1个月内胃肠道出血史、明确的出血性疾病、主动脉夹层、24小时内做过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穿刺,相对禁忌证包括:6个月内TIA发作史、口服抗凝药、妊娠或产后未超过1周、未能控制的高血压、严重肝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期消化性溃疡、长时间或创伤性胸外按压。
第255题 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
A.血清LDH上升
B.血清GOT上升
C.血清GPT上升
D.血清CK-MB上升
E.血清肌红蛋白下降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3.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
采用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的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4.其他
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第256题 住院第2 日患者出现胸闷、大汗、面色苍白,体检心率126次/分,律齐。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压90/50mmHg,考虑合并心源性休克。此时不宜使用
A.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B.静注呋塞米(速尿)
C.静滴多巴胺
D.静滴多巴酚丁胺
E.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有心源性休克,再用速尿,则更加减少血容量,加重休克。
第257题 某女性患者50岁,突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没有溶栓禁忌证,给予溶栓治疗,以下不能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成功的选项是
A.2小时内胸痛程度减轻一半以上
B.ST弓背向下
C.2小时内ST段抬高的幅度降低一半以上
D.心肌损伤标志物高峰提前出现
E.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治疗成功的判断标准是:
1)2小时内胸痛程度减轻一半以上;
2)2小时内ST段抬高的幅度降低一半以上;
3)心肌损伤标志物高峰提前出现;
4)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以上4项中符合2项以上(排除1+4)提示溶栓成功。
第258题 女性,55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后1小时突然心悸、晕厥伴抽搐,宽大畸形QRS波,频率170次/分,可见心室夺获,治疗首选
A.利多卡因静注
B.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
C.毛花苷丙静注
D.胺碘酮静注
E.硝酸甘油静点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再根据“突然心悸、晕厥伴抽搐”可判断该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因此应迅速施行电复律。
第259题 某患者60岁,发生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下列不能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成功的临床指标为
A.2小时内胸痛程度减轻一半以上
B.心肌损伤标志物高峰推后出现
C.2小时内ST段抬高的幅度降低一半以上
D.心肌损伤标志物高峰提前出现
E.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治疗成功的判断标准是:
1)2小时内胸痛程度减轻一半以上;
2)2小时内ST段抬高的幅度降低一半以上;
3)心肌损伤标志物高峰提前出现;
4)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以上4项中符合2项以上(排除1+4)提示溶栓成功。
第260题 男性,51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起病第2天发生心房颤动。心室率184次/分,血压84/60mmHg,气急发绀,宜首选哪项治疗措施
A.静脉注射西地兰
B.电复律
C.静脉注射美多心安
D.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
E.静注乙胺碘呋酮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选B。
急性心梗时,可出现泵功能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
由于最早出现的心力衰竭主要是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引起顺应性下降所致,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尚不增大,因此在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宜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题中没有标明具体时间,但需要注意这一点)
患者起病第2天发生心房颤动,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变化,有呼吸循环衰竭表现,需紧急纠正,最好采用电复律(快速而有效)。